春蕾何时绽开

——中国农村女孩教育现状透视

当都市里的少年儿童庄严地向民族、社会、师长承诺:“努力学习,全面发展,成为 21 世纪合格公民”时,我们为之欣然,为之感动。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有孩子们神圣的目光,花朵般灿烂和健康的脸庞,整洁的校服, 以及站在他们身后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精良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设备。然而,当我们将视线投向占学龄人口 80%的农村,投向农村的女孩子们时,我们不禁为她们个人的命运担忧,也为未来一代的母亲素质以及下一个世纪中国的教育现代化进程担忧。

中国农村女孩在教育中的不利处境,一方面指与城市同龄女孩相比,在入学率、辍学率、失学率、升学率以及学习成就等反映社会和家庭在教育投入上的指标所表明的差距,另一方面也指与相同背景的农村男孩相比,女孩在上述指标上以及传统的性别歧视和婚嫁习俗带来的差距和不利处境。城乡差距,性别歧视使广大的农村女孩在教育中处于双重不利的处境。此外,现行学校教育制度中,如教材、教学组织形式以及乡村女教师的比例上,也存在许多不切合农村实际、不利于女孩平等发展的问题。

——谁为女孩教育投资——

在发展中国家普及义务教育,尤其在中国“穷国办大教育”的现状下, 国家对每一个适龄儿童的教育投入是有限的,这就意味着每个家庭必须为其子女受教育作一定的经济投入。在贫困的广大农村,尤其是在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的老少边穷地区,一笔对城市居民来说不成为负担的教育费用,几十元, 甚至几元的教育费用也是沉重的负担。农民对其女儿的教育投入还有两个更为现实的困难:第一,在多子女的家庭中,尤其当丈夫出外打工后,女孩大多在 6~7 岁已经成为母亲家务劳动的帮手。女孩入学,除了经济投入外,还意味着减少了家务劳动的劳动力。第二,我国农村的婚嫁制度是“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读不读书都是人家的人,娘家投入,婆家受益,这种浅显的道理也是女孩父母不关注女儿教育投入的主要因素。此外,在一般的农民家庭中,“重男轻女”的传统偏见使得许多家长为确保儿子受教育而放弃对女儿的教育投入。我国农村女孩教育投入严重不足是政府、家庭投入不足以及投入和收益不对等这些多重原因造成的。

——在投入不足与教育浪费的困惑中——

农村女孩在进入学校的机会上即使平等了,那么,这些女孩学习的成绩如何?女孩教育的质量如何?在教育投入有限的条件下办教育,减少浪费, 增大效益是人们首先关注的问题。如果女孩入学以后仅仅能接受低质量的教育,或大面积被淘汰,那么,从某种意义上人们可以说,入学的人数越多, 造成的浪费越大,然而。不幸的是,农村女童教育正是在“投入不足——机会不均——成就不高”的恶性循环中挣扎着,“成绩不理想”和“教育浪费”

又将是决定投入和机会的新一轮不平等的法码。国家教委 1992 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在贫困地区,每 100 名 7~15 岁的女孩中,就有留级生 33 人,女孩在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等方面落后于同龄男生。女孩在进入学校后所面对的障碍和阻力是无形的,多重的,也是不容忽视的:女孩课余时间所肩负的繁重的家务劳动;边远地区女性教师奇缺、学校路程远而造成的女孩及其父母的不安全感;家庭和社会性别角色教育带来的女孩的被动、自卑、害羞、依附心理,这种心理品质造成在课堂上和成绩上的与同龄男生的差距;现行学校教材的城市化,为升学眼务以及忽略和轻视女性的社会、历史作用的倾向等等。据《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概观》一书的调查表明,在农村女性中,20~24 岁年龄阶段内,在问及未能上学和未能继续升学的原因时,有 37%的女性回答是“自己不想上”,居各类原因之首。由此可见,教育的现代化和民主化,反映在性别平等上,除了入学机会的平等外,入学后如何获得平等的教育,争取平等的发展和成就,这也是农村女孩教育的又一个严峻的任务。

——在城乡夹缝中的女孩及教育——

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随着涌动的经济浪潮, 凭借体力和双手走向城市。在这都市化潮流中,有大量的农村少女,她们年龄大多在 15~20 岁之间;也有一批已婚的青年妇女,她们大多从事保姆、眼务员或小商小贩的工作。她们大多最初的想法是进城开眼界或凭借自己的体力、智力和城市人不具备的吃苦精神,挣一笔钱以求生存和帮助贫困的家庭。然而,在教育意识上,她们比留守在家里的同龄女性们提前觉醒了,她们中绝大多数后悔辍学或没好好念书。她们明显地意识到,除掉先天的城乡、家庭贫富的差别外,她们在城市中最不利的条件是:和同龄人相比,她们的教育程度是最低的。笔者曾走访一位在北京做保姆的女孩,她痛切地讲述最初进城的感受:“我发现我什么都不行,什么都不会,因为我没有文化,不懂科学。我万万没有想到城里人收钱都用机器,而我却什么带电的机器都不会用。”用城乡的反差刺激农村女孩的教育意识固然是绝对有效的,然而,她们所面临的困境是:在城市里打工,根本没有时间求学,而且打工所挣的钱与城市中的各门热门专业的自费教育的学费相比,实在少得可怜。上不起这种学,然而城市中的普通中学教育的门又是不对她们开放的,即使开放,也是高收费。因为她们没有户口,是城市的边缘人。而一些已婚的进城打工的男女农民,他们为生计所迫,可能放弃自己的再受教育机会。但他们中的大多数意识到了下一代教育的重要性,他们的子女受教育的方式一是送回老家,二是留在身边。无论哪种方式,繁重的生计劳动以及自身的教育水平使他们不可能像城里人一样尽心于其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城里读了书的农村孩子,除了其父母要交纳高额学费外,孩子自身或多或少还要受到些家庭背景、文化、语言方面的差异的歧视。在这种教育中,农村女孩所感受到的不平等又是最多的,如穿着、服饰上的差异等。

——谁是女孩教育的受益者——

农村女孩教育在当前成为热点的原因之一,是人们看到了在社会转型时期,教育,尤其是初级的功能性教育对妇女生产力的提高,对农民家庭的脱

贫致富的重要性。功能性教育又主要表现为实用技术的培训,包括养殖、编织、种植等农业和手工业技术。这种教育的直接获益者是女性所生活的家庭

(娘家或婆家),可以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也或多或少能帮助改善女性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人们看重女孩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未来农村孩子们的母亲角色和素质的问题,这是可以上升到民族素质提高的高度来看的问题。因此,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重视农村女孩教育是全民族受益的问题,是未来母亲的教育,除了急功近利的实用技术教育以外,还应加强基础文化教育。

家庭受益,下一代受益,全民族受益,这是人们透过今天的农村女孩教育所能看到的。此外,我们更应该知道,今天的农村女孩不仅应是未来社会生产中的合格的劳动者、妻子、母亲,而且应该是与男子一样平等地享有各种社会权利的人。同样,也应该是与城市公民一样享有各种机会和权利的新世纪的公民。因此,今天的农村女孩教育应指向她们自身的利益,自身的解放和发展。诚如一位女界有影响的人士所指出的那样:如果说过去妇女的命运与家庭联系在一起,21 世纪妇女的命运将与教育联系在一起。保证妇女有平等的教育权利,提高妇女受教育程度,是 21 世纪妇女解放与发展运动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