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性别,一个天地

几年前,我们曾在一所小学五年级搞了一次儿童选择职业的性别倾向的测试。我们是通过主题绘画的形式进行的,美术教师告诉全班同学,以“我长大以后”为主题画一幅画。参加测试的同学有三十多人,男女同学各占一半。同学们的“作品”交上来后,我们逐一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发现了许多有趣而又令人深思的现象:

首先,从绘画的构图和技能风格上看,女孩的画都十分仔细、认真,无论是着色,还是描红。男孩的画真是“大手笔”,不认真者,那画简直是涂鸦;而许多画却是更显生动,精彩,无论是构图还是着色,都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相比之下,同等水平的女生的画要刻板一些,尽管画面更整洁。

其次,从孩子们未来职业的选择来看,女生大多选择社会生活中比较女性化的职业,有想当歌星、主持人的,有想当记者的,有想做服装设计师和模特儿的,还有相当一部分愿做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师;而男孩子的未来职业选择,就表现得广阔得多,有愿当保镖的,有愿当大经理和大老板的,有愿意驾驶潜水艇的,也有愿意乘宇宙飞船上天的,还有愿意考古的、研究生物学的,也有愿意当教师的、当歌星的,还有一个男生非常有诗意地画出甘愿守护绿色的地球村⋯⋯

孩子们画中明显的性别倾向表现为,女孩未来职业选择的范围是狭小的,是非常传统的女性化的,女孩子基本上不选择挑战性和冒险性强的职业。我曾经把这些画拿给几位女中学生看。有趣的是,她们一眼就能分辨出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画的,而且还十分自信地说:“从内容和画法一眼就能看出是男孩还是女孩”。我也问她们为什么只选择这类职业,一个女孩告诉我, 因为探险、吃苦、赚大钱的职业都应该是男人的,所以女孩不会选择。

我得到了答案,我也感到失去了些什么。在信息交通十分发达的现代社会,却有一些非常封闭的狭窄天地,这种狭窄和封闭的性别框架比高速公路和全球联网的信息网还神奇。它能使两性世界固守成规,不越雷池。成人世界就罢了,在多梦和爱幻想的儿童少年时代,他们也不会好奇地去敲一敲另一个性别天地的大门,而且还仅仅是在画片上。是孩子们失去了探究和创新的本能冲动力了吗?不是,是成人世界限制了他们整合和纵览两性世界的精彩的自由和机会。

在另一项研究高中学生填报升学志愿的性别倾向的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女生填报的专业和方向远比男生窄。一个高中女生谈到,我报志愿时, 凡是看到“工程”二字的专业,一律跳过。殊不知,有许多带工程字样的专业是适合女生选择的,如“文秘工程”、“信息工程”。而相反,一些男生在报志愿时,会报一些非常新和冷门的专业。究其原因,是“我不知道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好奇,没听说过,就试着报了”。这个男孩子或许在未来职业选择上不够谨慎,但至少还是有勇气和冒险精神的。

有一种说法,“妇女能顶半边天”,我想。如果男女都各自只顶自己的“半边天”,这个完整的天一定是阴沉的、不平衡的。而且,妇女这半边天, 多半是更狭窄、更封闭、更被动,也更琐碎的;另一半边天,多半更广阔、更精彩,更刺激,可能也包含了暴力、战争和罪恶,而且这种战争和罪恶直接殃及的多半是另一半边天下的女性。

共在一片蓝天下的两个性别,不光只可以通过拥抱、分工、婚姻来进行沟通和连结,还可以通过无性别歧视的广泛的职业选择,角色互换,平等合作,相互尊重,共同分担,共同参与,来共同撑起一个更蓝、更明亮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