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姆的试验和理论说起
女心理学家本姆(S.L.Bern)70 年代提出了一个新的学说,这就是性别角色双性化理论。本姆一直希望以一套非性别歧视的方式来教育儿童,使男女儿童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她认为,我们的文化把男女性别分类看得太重, 甚至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上也要运用性别框架,成年人当中对性别的特别注意,使性别在儿童的观念中成为十分突出的东西。
本姆认为,我们的教育,应该使儿童很早就认识到性别是一种生物学的事实。就男女生殖器的构造和功能的差异而言,许多父母羞于向孩子讲明这种差别,而是从衣着行为方面引导孩子认识性别。本姆通过自己 4 岁的儿子杰里米进行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她让儿子别着发卡去托儿所。在托儿所, 许多男孩儿告诉杰里米,“你是女孩”、“女孩才戴发卡”。小杰里米按照妈妈教给的方法对伙伴进行解释:“戴了发卡不一定是男孩,有阴茎和睾丸
才是男孩。”显然,杰里米的小朋友不相信他的解释。杰里米为了使他的解释更有说服力,竟脱下衬裤。就这样,许多男孩子仍坚持,“只有女孩才带发卡”。无独有偶,不久前我们去托儿所观察幼儿的性别意识的发生和萌芽, 其中一个测试,就是给 2~3 岁的幼儿们一个光身子的娃娃,问“这个娃娃是男的还是女的”。许多幼儿都说:“不知道,你给它穿上衣服,我就告诉你。”可见,小孩是从衣着、行为、活动方式等两性差异来区分性别的,而且认为是神圣不可变更的。
在这类观察和试验的基础上,本姆提出性别角色双性化研究的目的是使“人类个性从个体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形成健康的心理概念”,“从文化强加给的男性化、女性化限制中解脱出来”。
心理学家以前一直认为基于自然生理差别形成的性格差异的男性化和女性化是相对的两极,如男性刚强,女性温柔,男性独立,女性依赖,男性粗心,女性细心。而本姆则认为,人可以双性化,即既可具备典型的男性性格特征,又可具备典型的女性性格特征。她的基本假设是:男性性格特征和女性性格特征,是两个独立的维度。如果一个人具有大量的男性性格特征和少量的女性性格特征,可以称之为具备男性性格特征;反之,具有更多的女性性格特征,少量的男性性格特征,可称之为具有女性性格特征;同时既具有大量的男性性格,又具有女性性格特征的人,可称为双性化个体,有些又称之为心理上的“男女同体”。
基于这种假设,本姆和其他一些心理学工作者运用一种特制的量表,对成人和儿童进行测试,发现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中,约 27%~32%的人是双性化的,此外还有“未分化的”(即在男性性格特征和女性性格特征上都得分较低)和“与性别相反的”(具有男性性格特征的女子和具有女性性格特征的男子)。
本姆和其他心理学家又将双性化个体和其他类型的个体进行比较研究, 均发现双性化个体优于其他类型化性别的个体,因为他们没有严格的性别角色概念的限制,能够更灵活更有效地对各种情境作出及时反应。研究还表明, 双性化的青少年比其他性别类型化的同龄人自我评价更高,更有自信心,也更受同伴欢迎。
从本姆的试验和理论中,我们得到这样的启发,一种有效的性别教育应该是培养儿童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性格中优秀的成分,而摒弃男女两性性格中的弱点和短处。在生活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优秀的男女常常并不是极端化或性别化的个体,而是具备了人类较多优秀的品性和特质,例如:开朗、进取、合作、有效率、诚实、关心他人、善于沟通和理解、独立性强、有责任感。其实,历史和传统曾将这些品性按性别分类,而越来越开放、文明的时代又将重新把分裂了的两性世界整合起来,尤其是整合在人的个性的充分全面发展之中。
本姆的理论还告诉我们,培养双性化的健全个性,首先就要淡化性别界限,实施一种无性别歧视的教育和教养。在国外一些无性别歧视教养活动中, 要求教师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女孩(男孩)应该怎样”、“这不像个好女(男) 孩”的性别化话语,不要仅用“干净”、“整洁”、“漂亮”来肯定女孩, 用“真勇敢”、“像个男子汉”来夸奖男学生,而应针对每个儿童的性格发展的特点去加以鼓励和批评。
最后,介绍一个量表*,也请中学生朋友测测自己的性格特征的性别倾
向,量表中的每一特征分五个等级,分“最适合——比较适合——一般—— 不太适合——根本不适合”五级,可自己判别与这些特征的适合程度。人们可能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男性量表上的分数与女性量表上的分数并不相干,即女性量表上的高分并不意味着男性量表上的低分。有的人可能在两个量表上都得高分,有的人可能都得低分,或者一个高分和一个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