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茅台酒的酿造工艺

茅台酒历史悠久,其酿制工艺经历代发展而来。在唐宋时期,仁怀已成酒乡,酿酒之风遍及民间。

唐代茅台河谷生产的大曲酱香型白酒,人们多称之为酱酒。唐人有文记载说,酱酒的外观无色或微黄,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具有酱香突出、优雅细腻、醇和丰满、回味悠长、空杯留香的独特风格。

到了宋代,北宋政府于1109年在仁怀设县,提高了行政级别,更是促进了茅台地区酱香酒业的发展。

宋代的酿酒工业,是在汉唐的基础上进一步普及和发展起来的,在我国酿酒史上处于提高期和成熟期。北宋大量酿酒理论著作问世,蒸馏白酒出现,标志着酒文化的成熟和大发展。

宋代茅台酿制的优质大曲酒“风曲法酒”盛行于市。宋代琐记名家张能臣曾以此酒质量佳美而载入他写的《名酒记》一书中。此书是我国宋代关于蒸馏酒的一本名著,列举了北宋时期的名酒223种,是研究古代蒸馏酒的重要史料。

南宋时期,都城临安及江南一带的人都喜饮酱香酒,蜀商常贩酱香酒去销售。云贵川广大地区人民也颇喜欢酱香酒,酱香酒的需求量陡增,酱香酒业也因此空前发展。

除京城临安外,其他城市实行官府统一酿酒、统一发卖的榷酒政策。酒的质量有衡定标准,酒按质量等级论价。每个地方,都有代表性名酒。当时茅台地区酱香酒被定为甲等质价,为蜀中代表性名酒,称为“益部烧”,属江阳郡酒库管理。

宋代不仅酿酒管理方面已相当完善,技术方面也相当成熟。而茅台河谷酒的制曲工艺及蒸馏、储存、勾兑技术等都是很独特的。

制曲技术是我国特有的民族遗产,最早可溯至商周。春秋战国时期品种已达7种之多。制曲主要是用小麦,配上百余种中药材,高温生菌而成。我国传统制曲利用天然微生物开放式制作,既适于曲菌生长,又利于抑制杂菌。故制曲季节是保证制曲质量的重要条件。

宋代白酒生产曲的种类较多,按其形状和原料配制可分为大曲、小曲、麸曲。大曲按品温可分为高温大曲、中温大曲、低温大曲;按作用原料可分为酱香型大曲、浓香型大曲、清香型大曲、兼香型大曲。茅台河谷多用酱香型大曲。

茅台酱酒的生产,于每年重阳节前后投料,分下沙、糙沙两次投料;以曲养曲,以酒养糟养窖。同时,茅台酿酒采用开放式固态发酵,多轮次晾堂堆积高温开放式发酵与适时入窖封闭发酵相结合。然后高温蒸馏,量质取酒。

经过9次蒸馏7次取酒后,按酱香、醇甜、窖底香3种典型体和不同轮次,分别用陶制酒坛储存3年以上,再取出不同轮次、不同典型体、不同酒龄的原酒进行勾兑,生产出成品。

宋代茅台酱酒由于酵藏时间长,易挥发物质少,所以对人体的刺激小,有利健康。酒中易挥发物质少,对人的刺激小,不上头,不辣喉,不烧心。

宋代茅台酱酒有酸、甜、苦、辣、涩5种味道,酸度能达到其他酒的3至4倍。根据中医理论,酸主脾胃、保肝、能软化血管。道教、佛教也很重视酸的养身功能。

宋代茅台酱酒的酒精浓度53度左右,酒精浓度在53度时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缔合得最牢固。再加上此酒还要经过长期贮存,所以缔合更加牢固,随着贮存时间的增长,游离的酒精分子越来越少,对身体的刺激也越来越小,有利健康。所以喝酒时感到不辣喉,醇和回甜。

[旁注]

酱酒 酱香型白酒,亦称茅香型,是我国白酒的香型之一。得益于独特的酿酒环境,采用传统工艺,长期贮藏,科学勾兑,精心酿制而成。如茅台酒,具有酱香突出且香而不艳,低而不淡、酒体醇厚、幽雅细腻、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等特点。

江阳郡 东汉时期,汉献帝于213年置江阳郡,治江阳县,即今泸州市江阳区。西晋仍置江阳郡。南朝刘宋、南齐置东江阳郡。江阳郡辖江阳县、江安县、绵水县,此建置沿至北周,无大更改。隋开皇年间废江阳郡。

重阳节 又称“踏秋”,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我国传统祭祖节日,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阅读链接]

茅台酒的香气成分达110多种,饮后的空杯,长时间余香不散。有人赞美它有“风味隔壁三家醉,雨后开瓶十里芳”的魅力。

茅台酒香而不艳,它在酿制过程中从不加半点香料,香气成分全是在反复发酵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它的酒度一直稳定在52至54度之间,曾长期是全国名白酒中度数最低的。具有“喉咙不痛、也不上头,能消除疲劳,安定精神”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