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汾酒的制曲酿酒

从隋、唐、宋、辽、金一直到元代,使用“干和”工艺酿造的汾酒,连续800年称雄酒坛,历数代而不衰,成为世界酒文化中的一大奇观。

两宋时期,宋与辽继而与金之间长久对峙,自然要以国家的财力物力为代价,酿酒业再次为填补国家的财政缺口发挥重要作用。

“国酒昌,汾酒兴”。宋时,杏花村酒家林立,产销两旺,每年端午节时都要举办“花酒会”。届时,各地的名花异草,陈年美酒,云集杏花村,远近客商百姓,纷纷赶来品酒赏花,热闹非凡。

特别是八槐街车水马龙,甘露堂、醉仙居、杏花春等酒家纷纷翻新房屋,增加铺面,酒旗高挂,并集资建了大戏台,与周围的老爷庙、真武庙、郎神庙和宏伟的护国寺浑然一体,气势非凡。以八槐街为中心,逐渐形成了多达70余家酒垆的酒乡闹市。其中甘露堂、醉仙居门执纱灯上书写“太白遗风”大字,格外醒目。

宋时,汾酒仍称为干和,每年向朝廷贡酒,均由甘露堂大酒肆提取,故宋时汾酒又被称为“甘露堂”。张能臣《酒名记》载:“汾州甘露堂最有名。”甘露堂成为当时汾酒“干和”工艺的代表。

当时汾州所产“羊羔酒”也很有名气,《北山酒经》详细记载了其酿法:

取肥嫩之羯羊肉,加水煮烂,肉丝加于米之上蒸饭,肉汁在蒸饭过程中加入米饭内,或在下酿时加入米饭中,酿法同其他酒。由于作料加入了羊肉,因而味极甘滑。

《北山酒经》中提出,判定酒曲好坏的主要标志,是曲中有用的霉菌长得多少,“心内黄白,或上面有花纹,乃是好曲。”这成为后世初步判定汾酒大曲青茬曲的质量标准。这种技术上的绵延流传,也证明了汾酒在宋代的制曲酿酒技术之高。

《北山酒经》中又载:“竹叶青曲法”和“羊羔洒法”在原来曲子配方的基础上又加进了川芎、白术、苍耳等,以增加酒的风味。这和后世竹叶青酒的做法已比较接近。

历史小说《金瓶梅》中有“一杯竹叶穿肠过,两朵桃花脸上来”的对联,说明竹叶青酒在当时名气之大,流传之广。

汾酒历经唐宋的重大发展、转变后,在元代开始出口西欧,汾酒代表着我国酒业一步步走向成熟,走向国外、跻身于世界名酒之列。

元代,我国的蒸馏白酒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和普及,尤其在北方逐步与黄酒平分秋色。杏花村在宋时发展起来的羊羔酒,在元代经过工艺改革,成酒后色如冰清,香如幽兰,味赛甘露露,即成酒中绝佳,很快闻名全国。

不仅国人称道,连洋人也嗜饮,政府于是将羊羔酒以我国特产出口英、法等国,并在出口酒瓶上贴上杏花村商标,商标上尚有一副题联:“金蹬马踏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这是我国第一次贴标出口。从此,山西杏花村的羊羔酒便在世界崭露头角,为中华美酒增光添彩。

至元末,杏花村各酒坊所产之酒作为汾州府最重要的特产,几乎成了汾州府的代名词。故而杏花村各酒坊的酒开始被统称为“汾酒”,远销省外和国外之酒则署名“山西汾酒”。

金辽时期,汾阳地区的酒具比较丰厚,而且地方特色非常明显,如辽三彩龙把葫芦瓶、白釉鸡首斋、白釉鸡冠壶;金代黑釉堆贴人头纹双系把流壶、褐釉双鱼酒瓶,等等。

名酒配名器,相映竞争辉,使汾酒文化和我国酒文化更加流光溢彩。

[旁注]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起源于我国,最初是我国人们以祛病防疫的节日,后来传说爱国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也同时成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

竹叶青 我国传统保健名酒。以汾酒为“底酒”,保留了竹叶的特色,再添加十余种名贵中药材以及冰糖、雪花白糖、蛋清等配伍,精制陈酿而成,使该酒具有性平暖胃、舒肝益脾、活血补血、顺气除烦、消食生津之多种功效。

辽三彩 辽代生产的低温彩色釉陶制品。受唐三彩影响,辽代也烧这类品种。辽三彩多用黄、绿、褐三色釉,器型中的方碟、海棠花式长盘、鸡冠壶、筒式瓶等,富有契丹民族的风格。其中赤峰缸瓦窑烧造三彩釉陶器胎质细软,呈淡红色,釉色娇艳光洁,可与唐三彩媲美。

[阅读链接]

从史料中可知,以“干和”工艺为特色的汾酒,经历了隋、唐、宋、辽、金直到元仍有名,是6个朝代的“国家名酒”。同时也说明,汾酒在公元56l年至564年间,以“清酒”的技术革新一举成名之后,又在工艺上有了大的突破。

比如,元代宋伯仁《酒小史》罗列当时全国名酒,“汾州干和酒”、“干和仍有名”又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