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黄酒的历史及酿制

公元前492年,越王勾践为吴国所败,带着妻子到吴国去当奴仆。临行之时群臣送别于临水祖道。医生种前为祝,言道:“臣请荐脯,行酒二觞。”当时的酒是浊酿,却已经叫越王仰天叹息,碰杯垂涕。这是黄酒在我国史册上第一次露面。这个黄酒就是绍兴酒。

勾践在吴3年,卧薪尝胆,当他回到越国,决心奋发图强。为了增加兵力和劳动力,他采取奖励生育的措施。据《国语·越语》载:“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把酒作为生育子女的奖品。

据《吕氏春秋·顺民篇》记载,越王勾践出师伐吴时,父老向他献酒,他把酒倒在河的上流,与将士们一起迎流共饮,于是士卒感奋,战气百倍,历史上称为“箪醪劳师”。宋代嘉泰年间修撰的《会稽志》说,这条河就是绍兴南郊的投醪河。

醪是一种带糟的浊酒,也就是当时普遍饮用的米酒。这些记载说明,早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越国的绍兴酒就已经十分流行。

绍兴地处东南,不产稷粟,向以稻米为酿酒的原料。所以当时绍兴地方所产之酒,无疑是属于上乘的。

西汉时,天下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酒的消费量相当可观。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汉武帝“初榷酒酤”,和盐铁一样,实行专卖。

东汉时期,会稽郡在越国时期开发富中大塘,兴建山阴故水道、故陆道基础上,进一步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把会稽山的山泉汇集于鉴湖内,为绍兴地方的酿酒业提供了优质、丰沛的水源,对于提高当地酒的质量,成为以后驰名中外的绍兴酒起了重要作用。

魏晋之际,氏族中很多人为了回避现实,往往纵酒佯狂。这期间,在绍兴生发出不少千载传诵的佳话。

353年三月初三日,大书法家王羲之与名士谢安、孙绰等在会稽山阴兰亭举行“曲水流觞”的盛会,乘着酒兴写下了千古珍品《兰亭集序》,可以说是绍兴酒史中熠熠生辉的一页。他儿子王徽之“雪夜访戴”的故事,也可以说是绍兴酒史中的一段佳话。

在晋代嵇含所著笔记《南方草木状》中,也提到了“女酒”的酿造储藏方法。“女酒”也就是绍兴“女儿红”的前身。

南北朝时,绍兴地方所产的酒,已由越王勾践时的浊醪演变成为“山阴甜酒”。清人梁章钜在《浪迹三谈》中认为,后来的绍兴酒就是从这种“山阴甜酒”开始的,并说:“彼时即名为甜酒,其醇美可知。”

就绍兴酒本身来说,确实是质愈厚则味愈甜,如加饭甜于元红,善酿又甜于加饭。而且这种甜酒冠以“山阴”二字,以产地命名,自必不同于一般地方所产。由此不难推想,绍兴酒的特色在南朝时已经形成。

唐宋时期,绍兴酒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唐时,绍兴称越州,又是浙东道道治所在。经济的发展,山水的清秀使这里成为人们向往之地。许多著名诗人如贺知章、宋之问、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等,或者是绍兴人,或者在绍兴作过官,或者慕名来游,他们和绍兴酒都有过不解之缘。

“酒中八仙”之首的贺知章,晚年从长安回到故乡,寓居“鉴湖一曲”,饮酒作诗自娱。

元稹在越州任刺史兼浙东观察使,此时白居易已为杭州刺史。两人自青年订交,是诗坛知己。在仅隔一条钱塘江的邻郡为官,互相酬唱甚勤。绍兴的山水,绍兴的酒,成为他们这段时期创作中的重要内容。

宋代把酒税作为重要的财政收入。在政府的鼓励和提倡下,原来已有深厚基础的绍兴酿酒事业自然更为发展了。据《文献通考》所载,1077年天下诸州酒课岁额,越州列在10万贯以上的等次,较附近各州高出一倍。

南宋建都临安,达官贵人云集,西湖游宴,“直把杭州作汴州”,酒的消费量很大。卖酒是一个十分挣钱的行业,当时绍兴城内酒肆林立,正如陆游说的“城中酒垆千百家”,“倾家酿酒三千石”,酒业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由于大量酿酒,原料糯米价格上涨,据《宋会要辑稿》所载,南宋初绍兴的糯米价格比粳米高出一倍。糯米贵了,农民种糯米的自然多了。

南宋理宗宝庆年间所修的《会稽续志》引孙因《越问》说,当时绍兴农田种糯米的竟占一半以上。这种情况几乎一直延续到明代,以致连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徐渭都发出了“酿日行而炊日阻”的感叹,但反过来却正反映了绍兴酿酒业之兴盛。

元明清时,绍兴酒业进一步发展。1394年恩准民间自设酒肆,1442年改前代酒课为地方税,以后又采取方便酒商贸易,减轻酒税的措施,因此酒的交流加快。明代徐渭在《兰亭次韵》诗中无限感慨地说:“春来无处不酒家”,可见当时的酒店之多。

在明初,绍兴酒的花色品种有新的增加。有用绿豆为曲酿制的豆酒,还有地黄酒、鲫鱼酒等。万历《绍兴府志》:“府城酿者甚多,而豆酒特佳。京师盛行,近省地每多用之。”

明中期以后,新的社会生产力使绍兴的酿酒业登上了新的高峰,它的标志就是大酿坊的陆续出现。绍兴县东浦镇的“孝贞”,湖塘乡的“叶万源”、“田德润”等酒坊,都创设于明代。

“孝贞”所产的竹叶青酒,因着色较淡,色如竹叶而得名,其味甘鲜爽口。湖塘乡还有“章万润”酒坊很有名,坊主原是“叶万源”的开耙技工,以后设坊自酿,具有相当规模。

入清以后,东浦的“王宝和”创设于清初,城内的“沈永和”创设于清康熙年间。清乾隆以后,东浦有“越明”、“贤良”、“诚实”、“汤元元”等,阮社乡有“章东明”、“高长兴”等。

这些都是比较有名的酒坊,资金雄厚,有宽大的作场,集中了当时的技术力量。又有称为“水客”的推销人员,还通过水路向苏南丹阳、无锡等产粮区大批收购糯米作为原料,以扩大生产。因而无论从生产规模、生产能力以及经营方法等方面,都是过去一家一户的家酿和零星小作坊所望尘莫及的。

尤其是清代饮食名著《调鼎集》,对绍兴酒的历史演变,品种和优良品质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在当时绍兴酒已风靡全国,在酒类中独树一帜。

绍兴酒之所以闻名于海内外,主要在于其优良的品质。清代袁枚《随园食单》中赞美:

绍兴酒如清官廉吏,不参一毫假,而其味方真又如名士耆英,长留人间,阅尽世故而其质愈厚。

《调鼎集》中把绍兴酒与清官廉吏相比,这说明绍兴酒的色香味格等方面已在酒类中独领风骚。

清初绍兴酒的行销范围已遍及全国各地。清康熙时期成书的《会稽县志》有“越酒行天下”之说。清乾隆年间著名诗人吴寿昌有《东浦酒》五律一首,盛赞东浦酒:

郡号黄封擅,流行遍域中,

地迁方不验,市倍榷逾充。

东浦酒流行于全国而且深得各地信任,可以不作验方而充实于市场,这些都非夸张之语。

绍兴酒名声大振,因而梁章钜在《浪迹续谈》中说:绍兴酒通行海内,可谓酒之正宗,“实无他酒足以相抗”。

绍兴黄酒的酿造技艺经历代发展,变得日益复杂,有浸米、蒸饭、摊饭、落缸、发酵、开耙、灌坛、压榨、煎酒等工序,而每一道工序的完成都是一门科学。如在发酵环节中,酿酒师傅就要根据气温、米质、酒酿和麦曲性能等多种因素灵活掌握,及时调整,光是这门手艺没有几十年的经验是掌握不了的。

从酿造时间上说,绍兴黄酒也有着非常独特的传统。一般来说,每年的农历七月制酒药,九月制麦曲,十月制酒酿,大雪前后开始酿酒,到次年立春结束。长达80多天的发酵时间,也被认为是绍兴黄酒不同于其他黄酒的特色所在。

绍兴黄河酿造技艺中有三大法宝:一是“为酿酒而生”的鉴湖水,二是精白度高的糯米,三是酿酒师傅的经验。

鉴湖之水根本就是为酿酒所生,是我国难得一见的酿造酒用水,因此绍兴以外的酿坊,就算技术再高超,用料再精良,也无法如法酿出绍兴黄酒。

除了有好水,如果没有好原料,一样酿不出好酒。绍兴黄酒用的原料是精白过的糯米和优质的黄皮小麦,其中精白糯米是主要原料,黄皮小麦则是制作麦曲的主要原料。

前两者尚可肉眼所见,而酿酒师傅的经验和手艺却只能世代相传,但这也正是绍兴黄酒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旁注]

《吕氏春秋》 亦称《吕览》,秦国丞相吕不韦集合门客们共同编撰的一部杂家名著。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儒、道思想为主,并融合进墨、法、兵、农、纵横、阴阳家等各家思想。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王羲之(303年~361年,或321年~379年)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梁章钜(1775年~1849年)字茝中、闳林,号茝邻,晚年自号退庵。曾任江苏布政使、广西巡抚、江苏巡抚等。主张重治鸦片,歌颂三元里人民抗英,提出以“收香港为首务”。是一位政绩突出、深受百姓拥戴的官员。著述颇丰,清代罕有其匹。

贺知章(659年~744年)字季真,少时就以诗文知名。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自号“四明狂客”。属于盛唐前期诗人,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又是著名书法家。

徐渭(1521年~1593年),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大才子”。

《调鼎集》 一般认为本书作者是扬州盐商童岳荐。清代中期的烹饪书,是厨师实践经验的集大成。全10卷。从日常小菜腌制到宫廷满汉全席,应有尽有。收劳素菜肴2000种、茶点果品1000类、烹调、制作、摆设方法,分条一一讲析明白。实为我国古代烹饪艺术集大成的巨著。

[阅读链接]

黄酒为世界三大古酒之一,源于我国,且唯我国有之,可称独树一帜。黄酒产地较广,品种很多,但是能够代表我国黄酒总的特色的,首推绍兴酒。

绍兴酒在清末就已声誉远播中外,1910年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上,谦豫萃、沈永和酿制的绍兴酒获金奖。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美国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绍兴云集信记酒坊的绍兴酒获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