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汾酒的繁荣振兴

公元163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大明王朝,改元洪武。而就在同一年的正月,离帝都千里之遥的山西杏花村,有一家酒坊换了新老板,老掌柜因病去世前,把酒业和女儿一起托付给了徒弟刘嘉杰。

大明王朝新建,百废待兴,朱元璋面临着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新王朝需要发行新货币,并颁布制钱,他计划在国库里把元代的钱币溶化重新铸造。但前朝撤退时搬空了国库的银子,于是朱元璋下令各个地方要员想办法筹钱。

在山西负责全面工作的将军郝景田接到皇帝的命令后,急忙召下属文武官员商讨对策。可是几天下来,也没想出好办法。最后,他在全省张贴了一个布告,凡大明百姓,能想到筹钱方法者,如能采用,呈报皇帝奖励,可提升为官员。另一方面在私下里却传出一条消息:对一毛不拔的富豪,朝廷绝不手软。

布告一经张贴,山西就沸腾起来了,应者如云。民众想尽种种方法,希望博得一官半职,但大多都不切实际,或者冒犯皇帝忌讳,皆不敢采用。

消息传到了酒坊老板刘嘉杰的耳朵里,刚接手生意的他,不被朝廷强行收缴家产成了他当前最大的事情。他听说城里有几家大商行因为不捐款都被抄家了,这让刘嘉杰感到坐立不安。

一番思索,刘嘉杰找到郝将军,与其他献策者不同,他直接对将军说:“我愿意捐献纹银一万两。”将军不解,刘嘉杰解释道:“皇帝还我华夏衣冠,我辈商人,不能左右侍候,也不能征战沙场,唯有献上些许银两,以资国家。”

郝将军大喜,表示要呈报皇帝,奖励他的行为。但是刘嘉杰却拒绝了,这让郝将军更加高兴。

回到酒坊后,刘嘉杰苦思如何才能宣传到位,在捐出的上万两银子当中找回一些损失来。刘嘉杰心想,皇帝要铸铜钱,何不直接在铜钱上做文章呢?自家产的酒取名杏花村,一则因为产地,二则取了大诗人杜牧的诗意“牧童遥指杏花村”,可不可以在铜钱背面铸一个牧童呢?

刘嘉杰将这个想法禀报给郝将军,将军同意了他的方案。山西新印制的铜钱,采取政府统一的模具,正面印制“洪武通宝”,背面则是牧童骑牛吹笛的图案。

当成品流行于市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感到十分好奇,人们纷纷询问这图案是什么意思,后来大家都知道了刘嘉杰掌柜捐资助军的事情。就这样,汾酒“杏花村”名声大振。

一年后,大明王朝走上了正轨,为避免落下口实,刘嘉杰取消了在铜钱上印制的广告,但前期的制钱早已流通民间,“杏花村”的大名无人不知了。

杏花村中有一座粉墙青瓦的建筑,被称为“陆舫”。据历史记载,最初是一座小桥,由于风景优美引得无数才子佳人来此赏景叙情,到明朝时贵池县令成都人张灿垣修建了一下,取名“陆舫”。

杏花亭则是当年为一些文人墨客来这里会友观景而特别建造的。此亭最早在明嘉靖年间由山西蒲州人张邦教兴建的,并撰联“胜地已无沽酒肆,荒村忽有惜花人。”后来此亭又于崇祯年间由时任池州知府的顾元镜重修。亭内书有杜牧《清明》诗中的石碑而成为杏花村的象征。

明代王世贞在《酒品》中曾称赞汾酒说:

羊羔酒出汾州孝义等县,白色莹澈,如冰清美,饶有风味,远出襄陵之上。

明末爱国诗人、书法家和医学家傅山,曾为杏花村申明亭古井亲笔题写了“得造花香”4个大字,说明杏花井泉得天独厚,酿出的美酒如同花香沁人心脾。酿造名酒,必有绝技。

明末时,李自成进军北京,路经杏花村畅饮汾酒,赞誉为“尽善尽美”。

到了清代,杏花村汾酒业继续发展。唐时杏花村有72家酒作坊,经过明末清初的发展,至清中其更增至220余家。

1736年,26岁的乾隆皇帝登基,他这时已经注意到了市场上直线上升的粮价。很多大臣也都向乾隆皇帝进谏,要禁采曲酒,因其消耗粮食较大,怕大灾之年粮食供应没有保障。乾隆皇帝年纪虽轻,但行事老成,并未断然下旨,而是要求各地汇报采曲酒的情况,再做决定。

在众多的奏折当中,甘肃、山西巡抚所上奏折中出现了“汾酒”,这是“汾酒”称谓在正史中的第一次出现,进一步佐证了汾酒的历史。

1737年农历八月初五日呈给乾隆皇帝的《甘肃巡抚德沛为陈烧酒毋庸严禁以免国法纷纭事奏折》中,记载了用汾酒称谓陈奏:

查甘省烧酒,向用糜谷、大麦。计其工本、通盘核算,每糜麦一斗,造成烧酒,仅获利银五分。缘利息既微,且民鲜盖藏珍重糜谷,是以无庸官严禁,而小民自不忍开设。至通行市卖之酒,俱来自山西,名曰汾酒。因来路甚遥,价亦昂贵。惟饶裕之家,始能沽饮;其蓬户小民,虽欲饮而力不胜也。是甘省非产酒之区,向鲜私烧之弊,似可毋庸置议。

奏折中的一个“俱”字,生动地说明了汾酒已然成为当时畅销甘肃,名传西北的名酒品牌。以至于无数小贩甘愿经历遥远的路途来引进山西汾酒。

1742年农历十二月十八日呈给乾隆皇帝的《护理山西巡抚严瑞龙为报地方查禁酒曲及得雪情形奏折》中,也记载有用汾酒称谓的奏报汾酒:

第查晋省烧锅,惟汾州府属为最,四远驰名,所谓汾酒是也。且该属秋收丰捻,粮食充裕,民间烧造,视同世业。若未奉禁止以前所烧之酒,一概禁其售卖,民情恐有未便。

从这份奏折则可以看出,山西汾州府的酿酒业至少在清乾隆时期已经非常鼎盛,汾酒更是酒中奇葩,四远驰名。当地的百姓则世世代代以酿酒为生,积累了丰富的酿酒经验。

这两份奏折,乾隆皇帝都作了朱批,并且对山西汾酒情有独钟。经山西巡抚多次上奏,最后未被列入查禁行列。

清代乾隆晚期文学家、大诗人袁枚编纂的《随园食单》被公认为我国饮食文化的经典,他在介绍山西特产汾酒时描述说:

既吃烧酒,以狠为佳,汾酒乃烧酒之至狠者。余谓烧酒者,人中之光棍,县中之酷吏也。打擂台,非光棍不可;除盗贼,非酷吏不可;驱风寒消积滞,非烧酒不可。

袁枚把汾酒比做光棍、酷吏,可见汾酒度数之高,口感之烈。

1875年,汾阳的一个王姓乡绅在杏花村创立了“宝泉益”酒作坊,以产“老白汾”酒而闻名于世。

1915年,宝泉益酒作坊兼并“德厚成”和“崇盛永”,易名为“义泉泳”。就在这一年,老白汾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甲等金质大奖章。

当时的《并州新报》以“佳酿之誉,宇内交驰,为国货吐一口不平之气”醒题,向国人欢呼曰:“老白汾大放异彩于南北美洲,巴拿马赛一鸣惊人。”自此,老白汾酒誉驰中外,名震四海。

[旁注]

制钱 我国历史上按其政府法定的钱币体制由官炉铸行的钱币,以别于前朝旧钱和本朝的私铸钱。并对旧钱、私铸钱进行取缔和制约。明代制钱始于1368年,当时在各行省设宝泉局铸“洪武通宝”钱,严禁私铸。清代制钱始于1644年,当时在北京设户部宝泉局、工部宝源局铸“顺治通宝”钱。

通宝 我国自唐至清末铜币的一种名称。唐高祖时铸造开元通宝。“开元”意思为开创新纪元,“通宝”的意思是“通行宝货”,以后历代沿用,并常在“通宝”二字前冠以年号、朝代或国名。从唐代起,钱就不再以重量为名称了,而改称宝。

傅山(1607年~1684年)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真山、浊翁、石人等别名。明清之际著名的学者,哲学、医学、儒学、武术及诗、书、画等无所不通。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颙、颜元一起被梁启超称为“清初六大师”,在当时有“医圣”之名。

申明亭 明代教化之所。明太祖朱元璋于1372年创建的读法、明理、彰善抑恶、剖决争讼小事、辅弼刑治之所。设申明亭处,也必设旌善亭,亭上书写善人善事,恶人恶事,以示惩劝。

奏折 也称折子、奏帖或折奏。清代官吏向皇帝奏事的文书,因用折本缮写,故名“奏摺”。也称“摺子”。奏折页数、行数、每行字数,皆有固定格式。奏折是重要官文书之一,它始用于清朝顺治年间,至清而废。奏折档案是最直接的原始文献史料。

袁枚(1716年~1797年)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清代诗人、散文家。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与赵翼、张问陶合称“性灵派三大家”。代表作品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等。

[阅读链接]

汾酒是清香型白酒的典范,堪称我国白酒的始祖,我国许多名酒如茅台、泸州大曲、双沟大曲等都曾借鉴过汾酒的酿造术。

酿造汾酒是选用晋中平原的“一把抓高粱”为原料,用大麦、豆制成的糖化发酵剂,采用“清蒸二次清”的独特酿造工艺。所谓“人必得其精,水必得共甘,曲必得其时,高粱必得其真实,陶具必得其洁,缸必得其湿,火必得其缓”。在后世汾酒酿造的流程中,它仍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