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酒坊——水井坊酒

水井街酒坊遗址是一座元、明、清三代川酒老烧坊遗址。水井街酒坊上起元末明初,历经明、清,呈“前店后坊”布局,延续600余年从未间断生产,是我国古代酿酒作坊和酒肆的唯一实例,被认定为“中国最古老的酒坊”。

水井坊酒传承酒文化之精粹,历久弥新,诠释了我国白酒的功能及酒的美学内涵,点点滴滴皆为天地灵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

水井街佳酿水井坊酒

元末明初的成都府,有一条地处东门之胜的水井街,是成都的水陆交通辐辏之地。达官、文人时常在此登临览胜、吟诗填词,市民百姓们亦纷纷在此娱乐联欢,车水马龙,商贾云集。

在当时,有一个姓王的小客商在水井街建造一个小酒坊。酒坊的主人精于酿酒技艺,拥有自己的酒铺是他毕生的心愿所聚,筹谋已久,几经奔波,终于开设了一家前店后坊式的酒作坊。

其实,王客商之所以在此地开酒坊,除了因为这一带人员流动大以外,更主要的是因为这里有一塘好水,也就是后来的“薛涛井”。这里的水清澈甘甜,正是酿酒的最佳水源。

薛涛井是人们为纪念唐代女诗人薛涛而命名的。薛涛出身贫寒,而才华出众,在成都度过了她的一生,和当时的元稹、白居易、牛僧儒、令狐楚、裴度、严绶、张籍、杜牧、刘禹锡等这些文豪,尽相唱和,写了大量诗篇,其中有不少是歌颂祖国美好山河、关切劳动人民疾苦的佳作,对中唐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薛涛的《洪度集》以及她创制的“浣花笺”一直流传千年,影响深远。

薛涛井之说,始于明代,宋、元以前不见记载。据明代何宇度《益部谈资》及曹学佺《四川名胜志》,薛涛井旧名“玉女津”,水极清澈,石栏环绕,为明代蜀地地方官制笺处,每年三月三日,汲此井水造薛涛笺24幅,入贡16幅,余者留藩邸自用,从不在市间出售。

由此可见,当时的“玉女津”,还在为仿效当年薛涛在浣花溪制造浣花笺而提供井水。

明代文学家杨慎《别周昌言黄孟至》有云:“重露桃花薛涛井,轻风杨柳文君垆。”这是诗歌中第一次出现“薛涛井”的例子。

明天启年间成书的《成都府志》对薛涛井有更多的记载:“薛涛井,旧名玉女津,在锦江南岸,水极清澈,石栏周环,为蜀王制笺处,有堂室数楹,令卒守之。”

年复年年,锦江有时水涨水消,殃及池塘和附近农田,因此又在“玉女津”前建“回澜塔”,后建“雷神庙”,以镇水怪。至明末,“玉女津”也由于历年变迁,渐渐地缩小成为了井的模样,仅供当地住户取水使用了。大家为了称呼方便,约定俗成,就这样把这里叫成了“薛涛井”。井的旁边就是滔滔锦江,四周田畴纵横,树影婆娑,云雾叆叇。

“薛涛井”的左面是水码头,右面是清水池塘,地下水脉与锦江相连。因为塘底是由多层沙石构成,所以塘水清洌,澄澈照人,是酿酒用水的最佳选择。

元末明初之际,王客商就是利用一塘好水即薛涛井的水酿酒。从那时起,酒坊自酿的美酒香遍府河、南河交汇一带无数大街小巷。

由于王客商的成功,后来水井街地区酒坊增多,如外东星桥街的周义昌永糟坊及谢裕发新糟坊,水井街的胡庆丰隆糟坊,中东大街的杨义丰号糟坊和彭八百春糟坊,外东大安街的傅聚川元糟坊,锦江桥的邓新泰源大曲烧房和陈大昌源糟坊。当时的水井街有名的酒有“锦春烧”、“天号陈”等。

明代末年,水井坊很可能毁于火灾,之后被废弃。清代初年,有一个酿酒世家的王姓陕西人来到成都,他看到水井坊这个废墟,认为这里是一个酿酒宝地,于是就把它买了下来,开始酿酒,经营酒坊。

王家酒坊继承了老品牌“锦春烧”、“天号陈”,开发了“薛涛酒”等新酒,事业也是越做越大,越做越红火。薛涛酒即是用薛涛井的水精心酿制而成的。当时的成都知府冀应熊曾手书“薛涛井”三字,勒石立于井前。

1786年,王姓三代孙将酒坊设在了香火极盛的大佛寺附近,名“福升全”,一是看中了大佛寺的风水宝地,二是看中了附近的薛涛井。

福升全采用薛涛井水酿酒,酿出的酒品质绝佳,一传十,十传百,不久“水井坊”就远近闻名了。许多人慕名而来,还有人托亲友代购,为的就是要好好地“品一品水井坊的酒”。

1795年,成都学使周厚辕来到成都,先在杜甫草堂、武侯祠题写之后,又来到薛涛井旁,雅兴盎然、浮想联翩。他推断薛涛井水既可汲来制笺,那么薛涛应该就住在此地,于是即兴手书了唐代诗人王建《赠薛涛诗》: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巷里闭门居。

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周厚辕又自己另外写了首《薛涛井诗》,然后将两首诗刻石附立“薛涛井”两旁,并修建成了牌坊的形式。

因为水井坊的酒是汲薛涛井水酿制的,所以当时的名人雅士总爱将水井坊与薛涛、薛涛井联系在一起。清代诗人冯家吉在某次美酒微醺的时候,写了《薛涛酒》一诗:

枇杷深处旧藏春,井水留香不染尘。

到底美人颜色好,造成佳酿最熏人。

才女薛涛聪明过人,美丽过人,薛涛井水清澈甘甜,是酿酒的最佳水源,所以才有了“水井坊”薛涛酒的香味隽永,回味悠长。同时,也因为有了水井街这样的风水宝地,有了水井坊这样的名酒酿造厂,薛涛井水的“内秀”才得以彰显。

1824年,历时数十年的福升全已是成都的老号了。这时的福升全正面临着扩大经营。为了光大老号,福升全的老板在城内暑袜街建立了新号,取福升全的尾字作首字,更名为全兴成,所酿之酒名为“全兴大曲”。

随后,周围的餐馆似乎都成了以全兴烧坊为主的饮食配套系列。远远近近的客人,不论走进哪家馆子,全兴酒都成了他们解乏消愁的最佳选择。“全兴酒”甘醇、浓香、爽口、绵甜,超过“薛涛酒”,酒盛至极!

清代著名小说家李汝珍《镜花缘》中将“成都薛涛酒”列入全国50余种名酒之中。

经过几代酿酒名师的精心培育,水井街的好酒不仅名动成都府,更是远传出川西坝子,整日里大江南北前来沽酒的商贩络绎不绝。酒坊的规模日益壮大,从发掘出的遗址可以看出,当时的水井街酒坊已是行业龙头,规模之大,无人出其右。

[旁注]

薛涛(约768年~832年)字洪度。唐代女诗人,因父亲做官而来到蜀地,父亲死后薛涛居于成都。当时成都的最高地方军政长官剑南西川节度使前后更换十一届,大多与薛涛有诗文往来。曾居浣花溪上,制作桃红色小笺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

冀应熊 清代河南辉县人。顺治末为成都知府。传说内江苏儒学后有石壁甚奇,冀应熊好作擘窠大书,一日至内江谒文庙,爱石壁之奇,书于石上,石破有清泉一泓,鱼十余头,游泳其中。见风水涸,鱼皆化为石。

杜甫草堂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是我国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入蜀,在成都营建茅屋而居,称“成都草堂”。

李汝珍(约1763年~约1830年)字松石,号松石道人。清代著名小说家。博学多才,精通文学、音韵等。他用20年时间写成可与《西游记》、《封神榜》媲美的《镜花缘》一书。这是作者凭借丰富的想象、幽默的笔调,运用夸张、隐喻、反衬等手法,创造出了结构独特、思想新颖的长篇小说。

[阅读链接]

水井坊自然老熟的窖池,是经过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时间,酿酒酒糟和黄泥窖池的不断接触,互相渗透老化,香味物质,微生物,营养物质等成分的不断积累产生的窖泥,从而组成的所谓百年老窖。浓香型白酒的窖香主要就是靠窖泥产生的,正所谓“窖香浓郁”,就是根据它发出的自然香味得来的对酒的评述语。

我国民间常把往事比作陈年老酒,水井坊酿造的是600多年的悠远历史,还有古老浓郁芬芳的水井坊酒文化,传承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