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泸州酒业

明朝时期的泸州酒业,已经是“江阳酒熟花如锦”的时代。

明仁宗洪熙年间,泸州酿酒史上出现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施敬章。他于1425年改进了曲药中的成分,而且还研制了窖藏酿制法,促使泸州大曲进入了向泥窖生香转化的第二代。

施敬章研制的窖藏酿制法的工艺特色,是用缸或桶发酵后,将蒸馏酿出的大曲酒转入泥窖中储存,让其在窖中低温条件下继续缓慢地发酵,以淡化酒中的燥、辣成分,让酒体醇和、浓香、甘美,并兼有陈年后酒力绵厚、回味悠长的口感风格。

明天启年间,泸州专酿大曲酒的作坊“舒聚源”传人舒承宗,是泸州大曲工艺发展历史上继郭怀玉、施敬章之后的第三代窖酿大曲的创始人,被后世称为“酒圣”。

舒承宗原是学文的,后来弃文从武并中武举,因为仕途不顺,于是解甲归田。

舒承宗继承舒氏酒业后,直接从事生产经营和酿造工艺研究,总结探索了从窖藏储酒到“培坛入窖、固态发酵、脂化老熟、泥窖生香”的一整套大曲酒的工艺技术,使浓香型大曲酒的酿造进入“大成”阶段,为尔后全国浓香型白酒酿造工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可贵的基础,从而推动泸州酒业进入到了空前的兴旺发达时期。

泸州舒聚源酿酒作坊,继承了原来当地的大曲酒生产工艺,除了继续生产大曲酒外,出现的另外一大奇迹就是创立了“泸州大曲老窖”池群,这就是后来人们所称的“1573国宝窖池群”。

自此之后,泸州老窖酿酒人士为表达对上天沃土的敬重和感恩,一直保持着“二月二”祭天敬地、拜先祭祖的习俗,后来逐渐演变成泸州老窖的年度盛典,也成为我国白酒行业的年度盛事。泸州老窖封藏大典的祭祖仪式上,祭祀的就是舒承宗这位国窖1573的始祖。

明代泸州大曲老窖池遗址位于泸州下营沟,当时约有8个窖池之多,其中最早的窖池4口,都是明代万历年间所建的“舒聚源”酒坊传下来的。这4口窖池纵向排列,均为鸳鸯窖,即每口窖池内为两个地坑,中间以池干分开,粮糟发酵时,两个池坑作为一个窖池,以提高容量。

鸳鸯窖的每一个坑由两个小坑组成,对称均匀,紧紧相依,而两个小坑又有很细小的区别:一个稍大一点,一个稍小一点,大的谓之“夫窖”,小的谓之“妻窖”,“夫妻窖”或者“鸳鸯窖”也就是取夫妻鸳鸯“长久相伴,不离不弃”之意。在建酒窖的时候,建窖人赋予其“吉祥长久”的美好愿望。

这4口老窖池旁有一口“龙泉井”,水清洌甘甜,同窖中五渡溪优质黄泥相得益彰。关于龙泉井,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很久以前,泸州城南凤凰山下,住着一户以砍柴卖柴维生的舒姓父女。

有一年的夏天,父亲舒老大从山中挑柴路过山谷时,发现有一眼清泉涌出,泉水清澈见底。舒老大见此便放下担子,用手捧几口水一喝,顿觉如甘露,使人精神大振,不渴也不饿。接着舒老大面堂发热,便有了几分醉意。这时,舒老大突见泉中露出一条红色大道来,他就踉踉跄跄一直顺路走去,不知所归。

天色已晚,女儿不见父归,心中十分着急,于是举着松明子火把,沿盘山小道寻父。后来,她终于在一个山坡上找着了似醉非醉的父亲,一手还按在一个酒坛上。

女儿追问之下,父亲说出了原委。原来前几天舒老大砍柴时,见一大鸟去吞噬一条小青蛇,他就用斧头砍死了大鸟,救了小青蛇的性命。那小青蛇恰好是龙王的儿子,龙王得知后,重谢舒老大一坛仙酒,并说:“恩人请带上这酒,你们父女一辈子也不愁吃穿了。”

舒老大被女儿喊醒后,站起身随女儿回家,不料路上一不小心把仙酒打倒在一口井中。舒老大舀出井水一喝,真如仙酒一般,父女俩就把这口井称为“龙泉井”。父女俩挑此井泉水酿成的酒醇香浓郁,清洌甘爽,饮后留香,回味悠长。

父女俩酿出好酒的消息一下子轰动了全泸州,人们排着长队争相购买。从此,龙泉井酿出的酒就名扬九州了。正因为有了龙泉井,才有了泸州老窖悠长的酒香。

明代大诗人杨慎对泸州酒城一往情深,他在诗中写道:“花骋小市频频过,落日凝光缓缓归。”生动地描述了在泸州小市饮泸州美酒后归家的情景。

杨慎又有诗:“玉壶美酒开华宴,团扇熏风坐午凉。”是说他常常在夏令时节小市半山上的一座小园林中果实成熟之际,枝头红绿相映,在此邀集诗友聚会。

杨慎还在小园中独擅风流,开怀畅饮泸州小市美酒,唱出“江阳酒熟花如锦,别后何人共醉狂”的醉时歌,吐露自己醉卧泸州的情愫。

清代,泸州美酒历经几朝风雨,更是醇香万里。上千口老窖池已经形成,酿酒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到清乾隆时,所产曲酒已闻名遐迩。

1792年腊七月初九,“巴蜀第一才子”张问陶写诗描写泸州酒城风貌,成为吟诵这座酒城的千古绝唱。其中有一首七绝诗写道:

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

衔杯却爱泸州好,十指含香给客橙。

四川佳酿多,张问陶偏偏只爱泸州的老窖,可见此酒的魅力无限。

清代光绪年间,泸州城下十余里江面上密密麻麻停泊着过往盐米大船,像树林一样的船桅,俨然城墙外的又一道木栅。商品沟通,极大地促进了当地酒业的发展。

1879年,泸州可考的窖酒年产量超过10吨。到清末时,泸州城里已经遍布酒窖。曲酒酿造作坊可考者有温永盛、天成生、协泰祥、春和荣、永兴成、鸿兴和、义泰和、爱人堂、大兴和、新华等十余家,年产曲酒240吨以上。民间流传“酒窖比井还多”的说法,正是泸州酒业兴旺昌盛的又一见证。

1873年,“洋务运动”代表张之洞出任四川的学政,他沿途饮酒做诗,来到了泸州。他刚上船,就闻到一股扑鼻的酒香,顿觉心旷神怡,于是就请仆人给他打酒来。

谁知仆人一去就是一个上午,日到中午时,张之洞等得又饥又渴,才看见仆人慌慌张张地抬着一坛酒一阵小跑而来。

张之洞感到很生气。待仆人打开酒坛,顿时酒香沁人心脾,张之洞连说:“好酒,好酒!”于是猛饮一口,顿觉甘甜清爽,于是气也消了。

随后,张之洞问道:“你是从哪里打来的酒?”

仆人连忙回答:“小人听说营沟头温永盛作坊里的酒最好,所以,小人拐弯弯,穿过长长的酒巷到了最后一家温永盛作坊里买酒。”

张之洞点头微笑地说道:“真是酒好不怕巷子深啊。”

泸州老窖酒传统酿造技艺中,自原粮进入生产现场起,经过挖糟、下粮、拌粮、上甑、摘酒、出甑、打量水、推晾、下曲、入窖、封窖、滴窖、起糟、堆糟、洞藏、勾调等工序后,包装为成品,进入流通环节。

梅瓣碎粮、打梗推晾、回马上甑、看花摘酒、手捻酒液等,这一系列类似武术功夫的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仅限于师徒之间“口传心悟”;经历数十代人的用心领悟和传承,代代相继。

这样一个酿酒过程,几百年来不知在国宝窖池已轮回了多少次。其中每个环节紧密相扣,同时却各不相同,互不干涉的各个环节,却又配合得默契十足,天衣无缝,没有谁离得开谁,也没有谁比谁更重要,因为离开了其中任一环节都无法制出上乘的美酒。

智慧的先人们遁自然之法悟出“相生相谐、互补共辉”的酿制之道,这是人性之道,亦是万物天道。

龙泉洞就在国宝窖池所在的凤凰山上,洞口就是昔日老窖造酒用的龙泉井。数百年来,酒工们用龙泉井的水造酒,再将新酒储存于洞中等待其自然老熟,井与洞相得益彰。

泸州老窖拥有3个天然山洞:纯阳洞、龙泉洞和醉翁洞。洞内终年不见阳光,空气流动极为缓慢,温度常年保持在20度左右。恒温恒湿、微生物种群丰富的环境为白酒酒体的酯化、老熟提供了优质的场所,有助于酒体实现从新酒的“极阳状态”转化为陈酒的“极阴状态”。

进入山洞储藏的陈酒,经过了漫长时间的陈化,表面已经淡然含蓄了,把所有的刺激性都收敛了起来,而内劲都藏在了酒体之中。山洞因为酒也有了灵性,被誉为“会呼吸的山洞”。

[旁注]

武举 唐代武则天始创选拔武将的武举考试,至清代时改称武科。历史上武举一共进行过约500次。相对于文科举,武科举较为不受重视。历代的武举时而被废,时而恢复。而武举出身的地位亦低于文科出身的进士。

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传说经过冬眠的龙,到了这一天,就被隆隆的春雷惊醒,抬头而起。所以古人称为春龙节,又叫龙头节或青龙节。因为二月正是农作物播种的季节,百姓通过各种纪念活动,寄托了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愿望。

龙王 神话传说中在水里统领水族的王,掌管兴云降雨。唐玄宗时,诏祠龙池,设坛官致祭,以祭雨师之仪祭龙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龙之制,诏天下五龙皆封王爵。由此,龙王之职就是兴云布雨,为人消灭炎热和烦恼,龙王治水成了民间普遍的信仰。

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四川新都人,即现在的成都市新都区。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终明一世,记诵最博,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张问陶(1764年~1814年),字仲冶,一字柳门,自号船山,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其诗天才横溢,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张之洞(1837年~1909年)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他创办了自强学堂、三江师范学堂等。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阅读链接]

封藏国窖1573的龙泉洞,可以说是专门用于储藏刚生产好的新酒。新酒火性高,被称为白酒起初的“极阳状态”,充满了新酒的阳刚之气,酒体刺激辛辣。这时候,阴性的山洞就起了作用,经过一定时间的储存后,酒体日趋平衡和缓冲,最后变得细腻、柔顺。

在泸州,白酒的“终极状态”是一种洞藏的状态。泸州老窖的储酒山洞因此被誉为“会呼吸的山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