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乡土风情的客家围屋

客家围屋,也称为围龙屋、围屋、转龙屋,是客家文化中著名的特色民居建筑。

客家围龙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我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

历史上,客家人经历了5次大迁移,先后流落南方。由于平坦地区已有人居住,只好迁于山区或丘陵地带。为防外敌及野兽侵扰,多数客家人聚族而居,便形成了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土围楼、四角楼等民居形式,其中以围龙屋存世最多和最为著名,是客家建筑文化的集中体现。

围龙屋始见于唐宋,兴盛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选择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

普通的围龙屋占地8亩、10亩,大围龙屋的面积已在30亩以上,建好一座完整的围龙屋往往需要5年、10年,有的甚至更长时间。

围龙屋的整体布局是一个大圆形,在整体造型上,围龙屋就是一个太极图。

围龙屋不论大小,前半部为半月形池塘,后半部为半月形的房舍建筑。两个半部的接合部位由一长方形空地隔开,空地用三合土夯实铺平,叫“禾坪”,或叫地堂,是居民活动或晾晒的场所。

“禾坪”与池塘的连接处,用石灰、小石砌起一堵或高或矮的石墙,矮的叫“墙埂”,高的叫“照墙”。半月形的池塘主要用来放养鱼虾、浇灌菜地和蓄水防旱、防火,它既是天然的肥料仓库,也是污水自然净化池。

大门之内,分上中下三个大厅,左右分两厢或四厢,俗称横屋,一直向后延伸,在左右横屋的尽头,筑起围墙形的房屋,把正屋包围起来,小的十几间,大的二十几间,正中一间为“龙厅”,故名“围龙”屋。小围龙屋一般只有一至二条围龙,大型围龙屋则有四条五条甚至六条围龙,在兴宁花螺墩罗屋就有一座6围的围龙屋。

龙厅正对上堂祖龛,是存放公共物品的保管厅。在围屋与正堂之间有一块半月形空地,称“花头”,或“化胎”。“化胎”的斜面用作种植花木或用碎石、鹅卵石铺砌,而不用石块或三合土铺平,寓有龙气不会闭塞而化为胎息之意,是全屋的风水宝地。

在正屋与化胎之间,开一深沟,作为围屋与正屋的分界,其主要作用在于有利排水,以免正屋潮湿。在中轴线上为上、中、下三堂,正对中轴大门。上堂主要为祭祀场所;中堂为议事、宴会场所;下堂为婚丧礼仪时乐坛和轿夫席位。

上堂与中堂、中堂与下堂之间左右两厅,为南北厅,亦称“十字厅”,是公共会客厅。并排在上、中、下三堂两侧的房间为正房;中堂与下三堂两侧的房间为正房;中堂与下堂先靠横屋的正房为花厅,是本族子弟读书场所,内设小天井、假山、花圃等。

围龙屋,主要是土木结构。其墙以泥土夯筑为多,或用泥砖砌至顶部。历史比较久远的建筑物,其墙体多用纯土夯筑。历史越短,所掺杂的材料越多。

以泥土为主,掺杂灰、沙、碎石或卵石、稻秆、竹枝,还有糯米、红糖等搅拌在一起,泥土经过搅拌,已不是纯粹的生土了。围龙屋多用这种建筑材料。建成的墙体坚固耐久。墙体的基部厚度为30至50厘米,然后逐渐减薄。其高度在正梁处5至7米。墙体干固以后,以石灰泥抹盖一层墙面。因此,墙体呈白色。

上盖是以原木为梁,木片为桷,建成两面倾斜的屋顶,以小青瓦互扣,不用瓦筒,也不用灰浆固定。压七突三的称为“三七瓦”,压六突四的称为“四六瓦”。白墙与青瓦屋顶,形成强烈对比,甚是美观。

屋内的地面,厅堂多是三合土磨光地面,房间多是泥地面。天井地面石板或鹅卵石铺砌。大门框、天井沿、走廊沿口及屋内台阶,一般用石板铺砌,房间的门框有以石板为之,也有用木镶嵌。

围龙屋内的柱、梁、枋、门等雕绘上山水花鸟、飞禽走兽等栩栩如生的图案,并涂上鲜艳夺目的油漆,显得金碧辉煌,古色古香,十分壮观、气派。

弧形的围屋间,拱卫着正屋,形成一道防御屏障,围屋间窗户一般不大,是天然的瞭望孔、射击孔,便于用弓箭、土枪、土炮等武器抗击来攻之敌。

围龙屋还建有坚固的多层“角楼”,既可用来储备粮食、草料,又可居高临下射击来犯之敌。如遇盗匪前来扰劫,只要把大门、后门一关,村民们便携武器进入围龙屋和角楼,进行抗击。

一般来说,一座围龙屋聚居着一个近亲家庭,相互之间和睦共处,尊老爱幼。逢年过节,男女老少齐集正屋上厅祭拜祖宗,在正中大门前的禾坪上舞龙舞狮,敲锣打鼓,尽情欢乐,呈现出一派喜悦、祥和景象。

在我国,广东以及香港、澳门地区,是客家人聚居的主要区域之一。客家人的传统居所客家围屋,主要分布于粤东、粤北、赣南,东江流域和环处珠江口的深圳、香港等地,其内涵丰富,形式多姿多彩,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粤港地区的客家围屋,大体可以分为15种类型,其中尤以围龙式围屋、城堡式围楼和四角楼最具地方特色,最具代表性的围龙屋有松山下赖屋、南华又庐、宇安庐、棣华居、崇庆第、光禄第和九栋居等。

其中,松山下赖屋,又名松山下老屋,位于广东省兴宁市永和镇长安村,是典型的客家围龙屋。由于老屋刚好坐落在松山下,故名松山下老屋。

松山下老屋坐东向西,为三堂二横一围半围龙屋,门前有菜地、水塘和禾坪,分布面积705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4714平方米。共6厅121间房,3个小门,14条落地柱。老屋中厅宽敞,可一次摆放16张八仙桌。中厅有一横额“桥梓继美”,所书意指子承父业,继承美德。

松山下老屋是长安村最大的老屋,也是兴宁市著名的老屋之一。松山下老屋一带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气候宜人,特别适合居住。

南华又庐位于梅县南口镇,是1904年清朝人潘祥初所建。占地面积10000多平方米,外观宏伟,气势不凡。

南华又庐屋内分上、中、下三堂,二横共八堂,左右两侧各四堂,左边为“中、兴、伊、始”堂,右边为“长、发、其、祥”堂,上堂后面还有枕屋一排、厨房二座,屋背后有果园,种有各样优良的岭南佳果。右边有花园,建有莲池、石山、奇花异草。

全屋总共有118间房,大小厅堂几十个,所以又称“十厅九井”。

据说,当年,潘家人光建这个房子就用了18年的时间。屋内各堂既可独立又可连体,更有“屋中屋”之称。

宇安庐位于梅县南口镇。此围屋为三堂四横,围屋外半径为15米,内径为11米,共15个扇形房间;花台、围屋内是呈半圆的斜坡地,用卵石砌筑地面,并种上常青观赏花木。

上堂进深较大,中堂则比上堂下堂宽广,两边有8柱擎托栋宇,下堂前为大门,后为天井,用雕刻精致的木屏风隔开;屋内空气清爽,厅房内外互相融洽,遥相呼应。外大门为独立式的门楼,内大门为凹门,附加门罩式,外形美观。

围龙屋的客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从建筑风格到民风民俗处处展示了客家的人文历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被众多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璀璨的明珠、世界上的民居建筑奇葩、一部读不完的百科全书。

[旁注]

四合院 是华北地区民用住宅中的一种组合建筑形式,是一种四四方方或者是长方形的院落。四合院建筑是我国古老、传统的文化象征。“四”代表东西南北四面,“合”是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这就是四合院的基本特征。四合院建筑之雅致,结构之巧,数量之众多,当推北京为最。

一颗印 是云南昆明地区汉族、彝族普遍采用的一种住屋形式。它由正房、耳房(厢房)和入口门墙围合成正方如印的外观,俗称“一颗印”。“一颗印”无论在山区、平坝、城镇、村寨都宜修建。可单幢,也可联幢,可豪华,也能简朴,千百年来是滇池地区最普遍、最温馨的平民住宅。

太极图 据说是宋朝道士陈抟所传出,原叫《无极图》。陈抟是五代至宋初的一位道士,相传对内丹术和易学都有很深造诣。据史书记载,陈抟曾将《先天图》、《太极图》以及《河图》、《洛书》传给其学生种放,种放以之分别传穆修、李溉等人,后来穆修将《太极图》传给周敦颐。周敦颐写了《太极图说》加以解释。现在我们看到的太极图,就是周敦颐所传的。

祭祀 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更是儒教礼仪中最重要的部分。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祭祀有严格的等级界限。天神地祇只能由天子祭祀。诸侯大夫可以祭祀山川。士庶人则只能祭祀自己的祖先和灶神。清明节、寒食节、端午节、中元节、重阳节是祭祖日。

枋 又称檐枋、阑额,指横架在檐柱头上连贯两檐柱的横木,又称为额枋。在我国古建中,有些额枋是上下两层叠重叠的,在上的称为大额枋,在下的称为小额枋。大额枋和小额枋之间夹垫板,称为由额垫板。额枋上多置平板枋。在南北朝及之前多置于柱顶,隋唐后才移到柱间。

八仙桌 指桌面四边长度相等的、桌面较宽的方桌,大方桌四边,每边可坐两人,四边围坐8人,犹如“八仙”,所以我国古人习惯雅称它为“八仙桌”。普遍认为,在大型家具中八仙桌的结构最简单,用料最经济,也是最实用的家具。

屏风 是古时建筑物内部挡风用的一种家具。屏风作为传统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由来已久。屏风一般陈设于室内的显著位置,起到分隔、美化、挡风、协调等作用。它与古典家具相互辉映,相得益彰,浑然一体,成为家居装饰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呈现出一种和谐之美、宁静之美。

[阅读链接]

客家围屋民居中,南华又庐的正门门联为“南华节度;华国文章”。关于这个门联,据还有这样一个典故。

南华又庐是潘氏后人所建。据说,潘氏起源于周朝,毕公子季孙食采邑于潘,因以为氏。晋中牟潘岳,官居著作郎,以文章传世,名满天下,故称“华国文章”。

北宋名将潘美,于宋初率军南下,克南汉,定江南,累官忠武军节度使,故云“南华节度”。潘岳、潘安均为关东梅州梅县潘氏的远祖,所以,梅县南口潘氏便做了“南华节度;华国文章”这个门联,并为这座民居取名为“南华又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