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传统的婚嫁之俗

婚姻是人生大事,作为一种人生仪礼,在我国各民族和地区都得到普遍重视。客家人的婚姻习俗在具备这一基本风格的同时,还掺杂了大量的民间歌谣,以及一系列的地方性仪礼法则,显得更为热闹和繁琐。

客家男女青年成年后,就可托媒人说媒,介绍婚事。一般是由男家父母托媒去女家说,也有女家请媒人先访男家的。男女两家通过央媒说合,如双方都有意,就约定时间“看妹子”。

双方同意后,就要互告男女生辰八字。回去后,各请算命先生来“合八字”。如八字合得来,不会相冲相克,就写出庚帖,各置于香案之上,如3天内无不祥之兆,这门亲事就定下来,如八字不合,男方要把女的庚帖送还女家。

客家一旦有媒人上门提亲,第一件事就是考察男女双方的“八字”是否相合。按照客家传统的婚姻观:合,则令后代子孙康健,恩爱同心,白头偕老;不合,则家境不宁,妻离子散,家庭解体,因而它是婚姻能否成功的先决条件。

八字又分“草八字”和“红八字”。草八字,是指媒人最初向女家讨取的八字帖,由于多书于草纸上,故称“草八字’。

另外还有一种用嘴说的,称作“口八字”。两者都不属于正规的八字帖。“红八字”则不然,它是将男女双方的八字写在很正规的红纸封套内,表示两家正式定亲。

客家合八字,是请专门的“八字先生”进行查看和确定的。

合过八字,由男方父母、宗亲和媒人一起到女家,将男方要送给女家的财礼开具出来。红单中有的还要写上回婿礼品,如帽、银花、衣服、鞋、袜等。

开红单过程中,双方会讨价还价,最后协商敲定。红单开完后,男女双方还要交换信物,如戒指、手帕等。最后男方来人在女家吃完中饭回去。

接下来,就是定亲,也叫“大扎”,即再次正式把婚事确定下来。男青年及其父母等要去女家,送去猪头、鱼、肉等,女方父母、哥嫂、叔伯、外祖父母等都要出场。吃完中饭后,女孩子要出来见面,称男家父母为爸妈,两家父母相互称亲家、亲家母。

在“大扎”前,或在“大扎”后,女方去男方家看家方,去的人除女孩子及其父母亲外,姑嫂、姐妹等都要去,大大小小十几人,不带礼品,就是带一点,男家也不敢接。

婚事定下以后,男方要请算命先生择定过门日子,包括新娘出门的日子、时辰,到男家后归门的时辰,此外女方裁红衣、男方铺床的日子也要同时择定。

在结亲的当天上午或前一日,进行过礼,也就是由男女双方互相交换结婚礼物。首先由男方选年轻健壮的男子数名,作为前往女家的送礼之人。这些人装扮洁净,相貌英俊。礼物多为用红墨水点染过的花生、鸡蛋、核桃,以及一个完整的猪头和数十把挂面。

关于猪头,客家人有专门的顺口溜述说它的好处:“猪头扁尖,换你屋里的大毛辫。”

女方回礼实际是娘家的陪奁和嫁妆,这些回礼无需自送,就由男方的送礼之人顺便带回。

由于“过礼”通常是用箩装肩挑,因此到了冬腊月,客家聚居地的乡村田野便呈现一种花花绿绿的过礼奇观,一拨刚去,一拨又来,引得过往行人和田中农夫翘首观望。

客家结亲时,要杀喜猪。和年节杀猪不同,年节杀猪一般在院外空旷处,而结亲时的杀猪则在堂屋中。家主以是否一刀致命判别结亲后的吉凶。

新娘在过门的前一天晚上,须于娘家悲悲切切地大哭一场,谓之“哭嫁”。

客家哭嫁之俗从宋代开始,凡闺女出嫁,女家一定要大哭一场,有句俗话叫“女家唔哭,郎家冇福”,“女家哭得多,郎家子孙多”。传承上千年的哭嫁礼俗有着浓厚的客家文化色彩。

客家嫁女哭嫁,开始是由母亲带女儿在祖宗神位前哭,一边上供点烛焚香,一边膜拜道吉,祈祷祖先保佑闺女进婆家大门后,能夫妻白头偕老,子孙满堂,家财万贯、富贵荣华。

其仪式表示尽做闺女最后一次敬奉祖宗之职,因为出嫁后已成夫家婆太,要敬奉夫家祖先了。而客家人把这一场哭嫁敬祖仪式叫“辞祖”或“辞神”礼。

敬完祖宗后,进入第二场哭嫁仪式,即闺女、母亲、婶嫂、姐妹等人分别到“行嫁酒宴”上给诸亲六眷斟酒,以敬宾道别,一边斟酒,一边诉说亲友的教诲、关爱之情,并请列位亲友今后要到夫家来走访、关照。在此时间内,诸位男宾朋会赠给闺女“压腰礼”红包,并赐吉言祝语。

闺女斟完酒后,即由母亲带到闺房中洗“行嫁”汤,浴毕,闺女头发不扎起,自然蓬发,换上红衫、红鞋后。进入第三场哭嫁仪式,亦是场面最感人的一场哭嫁仪式。首先由母亲给闺女梳三下新人长发头,边梳边说:“一梳梳到尾,一条辫子同到尾;二梳梳齐眉,公婆共齐眉;三梳梳得长,子孙满祠堂。”

梳毕,打开闺房门,母女俩相抱而哭,两人边哭边诉,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声有色,情意绵绵,哭口成歌。

片刻,外婆、舅妈及女宾客、婶嫂、姐妹、邻妇们纷纷进入闺房“劝哭、陪哭”,边哭边赠给闺女“压腰礼”红包,其哭者越来越多,哭声越来越响,但大家的心情还是很喜悦、欢畅的。

客家哭嫁词汇精炼,内容丰富,寓意深刻,大多为闺女与陪哭者劝答式语言,富有情感和民间乡土气息。母女俩哭嫁时,母亲教女儿为人处理之世俗情理,为妇之道,孝敬之道,养儿育女之道。

女儿诉说离别之情和养育之恩,祝福父母福寿康宁,百岁承欢。其他女宾则相互诉说离别之情和祝福之语。

上头开脸。新娘于出嫁这日清晨需早起,穿好嫁裳坐在妆台前,背上背一面镜子、一本日历,脚下踏着一面竹筛。懂得“黄历”的妇女于新妇背上耐心翻看日历,待择得上头吉辰,再由另一名女客操梳。只梳三下,然后用丝线搓绞新妇脸上颈下的汗毛。此时忌毛脸姑娘、孕妇、寡妇在旁窥看。

客家迎亲由媒人率新郎及12名童男,一起前往女家。去时,媒人手提一只红毛线拴缚了提梁的烘笼,预备为新娘暖轿时使用,因为过去的客家新娘出嫁,无论贫富,都是坐轿前往。

烘笼的另一个用处,据说是为了新娘解手方便。倘若遇到几十里、上百里的路程,有个烘笼在轿中,也可免新娘内急之苦。娘家送亲,需选4至6对童男女随同新娘和媒人一起前往男家。

媒人率新郎等来到女家迎亲时,女家需用长凳拦住大门,其余通道也派人把守,俗称“拦媒”。当媒人把新娘迎回男家时,并不急于进入男家院落,而是于大门外高傲立住等待新郎及其父母前去谢媒,客家也称“谢红”。媒人此时信口诌说四言八句,到一段落,男家需马上递以“红包”。

旧时花轿抵达男家,还要行“回车马仪”。俗传新妇出嫁,本家死去的祖宗也要前来送亲,故此时需将其遣回。通常主持回车马仪的都是客家厨师,因厨师对当地的红白习俗大多了如指掌。

轿夫一直将轿抬入男家天井,一头在堂屋台基上,一头在下面天井里,形成一种不均衡的斜势。男家这时需上前谢轿夫。当轿夫将轿落于堂屋平坦处时,需念:“轿子落地,买田置地;轿子放平,儿女成群。”

新妇下轿,烘笼交与一活泼可爱的男孩提住。一人急急趋上,端米筛于新妇头上猛筛。筛内置柏树枝,桠上拴小铜钱。又一人接过小孩手中烘笼,奔入厨房,添火加炭,提出后置堂屋地下,用一大箩筐翻转扣住。

娘亲牵引新娘坐箩上,曰:“烘胎”。烘胎之时,有妇女在旁念诵歌谣:“今年坐箩箩,明年做阿婆……”盼其早生早养,及早完成承嗣香烟的任务。

新娘在鼓乐声中进到大厅以后,就开始拜堂。大厅摆设香案,东边站父母、长辈,西边站外戚,北边站房亲,南边站小辈。拜堂前,外家要给新郎挂红,用5尺长的红布披在新郎身上。

礼生口念:“手拿幡红五尺长,一心拿来扮新郎,扮得新郎生贵子,早生贵子中个状元郎。”拜堂时,新郎站左,新娘站右。

婚宴开始后,新郎新娘挨桌敬散烟酒糖,务必成双。受敬者需即兴说唱祝贺词。送亲而来的娘家人单坐一桌,位置在堂屋正厅,且桌上的菜要比其他桌子多出三样,这三样还不能是“重皮子”。既然男女两家已结为秦晋,男家在道义上理当对娘家的人格外优待。

新娘于结亲后的次日清晨,需向公公婆婆敬奉洗脸水。尤其是第三日清早,需焚香膜拜男家的灶神,祈盼灶神赐福自己,烧火熊旺,煮出的饭菜可口香甜。

回门过后,男家还要举行“会亲”仪式,遍邀女家亲友前来赴席,加深彼此间的了解和认识。自此以后,一对新人的人生历程就算正式开始。

[旁注]

民间歌谣 民间短篇诗歌,包括抒情性的民歌与民谣。歌因为配乐和受曲谱制约,歌词有与之相适应的句法章法结构,节奏一般比较徐缓。谣不配乐,没有固定曲调,吟诵方式、章句格式比较自由,节奏一般比较紧促。古人对歌与谣也常联用,统称为“歌谣”,简称“民间歌谣”为“民歌”。

生辰八字 或者说八字,其实是周易术语四柱的另一种说法。四柱是指人出生的时间、即年、月、日、时。在人用天干和地支各出一字相配合分别来表示年、月、日、时,如甲子年、丙申月、辛丑日、壬寅时等,包含了一个人出生时的天体运行的基本状态。每柱两字,四柱共八字,所以又称“测八字”。

时辰 我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两小时。相传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从半夜起算,半夜11点到1点是子时,中午11点到1点是午时。

黄历 相传是由黄帝创制,故称为《黄历》。古时由钦天监计算颁订,因此也称皇历。其内容指导农民耕种时机,故又称农民历。黄历是在我国农历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带有许多表示当天吉凶的一种历法。《黄历》主要内容为二十四节气的日期表,每天的吉凶宜忌、生肖运程等。

状元 一般是指科举考试中,殿试考取一甲第一名的人。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

[阅读链接]

客家闹房仪式实际上是安装床榻的戏谑仪式,并通常由木匠主持,一面安装和架接着床板、床框,一面和围观的人一道共同取闹。这时闹房的人大多为男子,个个出口成章,言语粗放。木匠不时穿插具有固定格式的“斗床歌”,以此作为仪式的引导。

男子闹过,则由妇女、老人和孩子前去闹房。客家有经验的闹房者,往往能够触景生情,随手拿起一物,即能编成合辙押韵的顺口溜。

这种顺口溜,实际也就是我国古老的“撒帐词”,一词既出,新人必须向诌说者散发喜糖喜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