誉为南国牡丹的闽西汉剧

被誉为“南国牡丹”的闽西汉剧,旧称“外江戏”,亦称“乱弹”,主要流行闽西、粤东客属地区。赣南和闽南等地亦有流行,影响遍及台湾和东南亚。

清乾隆年间,楚南戏传入闽西,在宁化县坊田乡大罗村池氏祠堂戏台后壁上,发现有“乾隆丙辰寒食节,湖南新喜堂班到此演出”的记载。

清中叶后,“喜光班”、“荣盛班”、“寿福台班”、“福泰兴班”、“新福祥班”、“荣德班”、“双贵班”、“恒兴班”等陆续来到闽西的龙岩、连城、永安、长汀、宁化等地演出,并收徒传艺,开始在闽西扎根落户。

其皮黄声腔以楚南戏为媒介流入闽西后,在流传过程中又吸收闽西木偶、西秦戏、饶平戏以及民间音乐小调等艺术养分,闽西汉剧成为既保留楚南戏皮黄声腔的风貌,又具有闽西特色的地方剧种。

闽西汉剧的传统剧目有800多个,《醉园》、《兰继子》、《时迁偷鸡》、《臧眉寺》、《审六曲》、《洛阳失印》、《百里奚》、《大闹开封府》、《二进宫》等是其中的代表剧目。

闽西汉剧角色行当分生、旦、丑、净4门,后为生、旦、丑、公、婆、净6行。一般都称小生、老生、青衣、花旦、正旦、老旦、红净、黑净等9个行当。旦行还有武旦,老生分文、武老生,黑净分大花、二花,丑分官袍丑、方巾丑、短衣丑。此外还有彩旦、大丑等。

闽西汉剧的表演程式十分丰富,而且各具特色。如“拉山膀”,又叫“开山”、“拉山”,是跳台的起始动作,而且各行当都有“右单山膀”、“左单山膀”、“开山膀”3个阶段。其与别的剧种不同的特色是,动作细腻,刚中带柔,手心朝外,手指向上,两手与头部成“山”字形,故而得名。

闽西汉剧的声腔属“板腔体”,以西皮、二黄为主,兼用部分昆腔、高腔、吹腔、南词北调,并吸收了大量在闽西、南广泛流行的民间小调和佛、道教曲调。

其中“二黄、西皮”旋律的基本形态,因长期受闽西民间音乐和按本地方言的声调正字行腔的创腔影响,从而产生了具有本剧种特色的有别于其他皮、黄剧种的闽西汉剧皮、黄声腔。

闽西汉剧的唱腔,各个行当有很多区别。老生、丑、老旦用本嗓;小生和旦用假嗓。老生的本嗓苍劲洪亮,稳实刚健;丑的嗓音偏暗,高低、强弱、缓急骤变,十分夸张,常用滑音、颤音润饰腔调;老旦则夹鼻喉之音,行腔温朴;乌净带炸音;红净高音用综合音,低音用本喉音,即俗称“双夹雪”的以鼻腔共鸣为主的音腔,为闽西汉剧独特的一种唱腔。

花旦的假嗓活泼轻快,柔和婉转;青衣却带花腔;正旦行腔静美圆润;小生嗓音清晰明亮,行腔飘洒、刚健,道白以湖广话为基础,押中州音韵,又吸收闽西方言,所以有“土官话”之称。

所用的伴奏曲牌和锣鼓经极为丰富,与其他剧种有明显区别。伴奏曲牌常用的有300多首,吹牌常用的100多首。

此外,还有许多经过闽西汉剧艺人改造的汉乐、十番、“中军班”音乐、民间小调以及来自闽西、南乃至广东潮汕地区的民间器乐曲都很有本剧种特色,极大地丰富了闽西汉剧音乐。

闽西汉剧的锣鼓经有100多套。其中,可分基本锣鼓点、小套锣鼓经、大套锣鼓经、皮黄锣鼓介、引白锣鼓介等五大类。

其中,以“十二景”最有代表性,它几乎包括了各种打法的套路和变化,闽西汉剧艺人分别称之为“火炮鼓”、“后槌”、“水波浪”等。这不仅名称形象化,而且只有用它的套路才能打出本剧种与众不同的音响效果。

闽西汉剧的乐队建制与其他皮黄剧种也有明显区别。它分文、武场。吊规、提胡、扬琴、小三弦为基础,加上椰胡、中胡、双青、阮、竹笛、唢呐、号头等民族乐器。

闽西汉剧道白和唱词以“官话”为基础,押中州韵。因结合闽西方言的发声而形成闽西的用韵特色。其中,语言的调值近似“洪武正韵”。

闽西汉剧的脸谱特色主要表现在净和丑两个行当。生和旦的脸部化装,除极个别有勾绘脸谱外,一般的主要是突出人物的俊和美,没有明显的脸谱图案。脸谱最多的当属净行,但不同人物共用的脸谱不多,多数是特定人物用特定脸谱。这些脸谱,往往立意奇特、造型生动。

白脸是奸臣、红脸是忠臣,这是民间对脸谱的最基本认识。闽西汉剧的曹操脸谱,除绘白脸之外,还在脑门上画一“显身镜”,以在不同场合涂以不同颜色,体现对他的不同的褒贬态度。

如《孟德献刀》一剧中的曹操,他行刺董卓是正义之举,故将“显身镜”涂以红色;在《战宛城》一剧中,他一方面因色欲引发降将叛变,一方面又自割须发以申军令,正邪参半,故将“显身镜”涂以灰色;在《陈宫计》中,他因疑心太重而妄杀无辜,纯为恶行,“显身镜”即涂成黑色。

尉迟恭的脸谱,为白脑门的黑脸膛,但下眼泡留出演员自己的肤色不涂黑,嘴部勾成框有白边的厚唇大口,一如清代木版年画中左门神的表现手法。在脑门正中画一条夸张的红色三角形“太阳筋”。

平时习惯说“黑张飞”,但却不抹黑脸,而是在深绿色脸膛上,勾画黑色飞蝠形纹饰和木梳样“猫公眉”,再在白脑门上画条绿色小蛇,印堂处点一红点,是喻示其擅长使用的丈八蛇矛和忠于桃园结义的红心。同为绿脸的姚刚,眉心上也点有红点,但白脑门上却勾画一只绿蜻蜓,令人费解。

旦行中勾花脸的人物,以《四国齐》、《齐王求将》、《采桑》诸戏中的钟无盐为最常见。钟无盐的花脸叫“二爿面”,右半边脸用俊扮,化装成花容娇艳的美女相;左半边脸勾画成红绿缤纷俨然是个夜叉相。

丑行脸谱是按人物类型套用,别有洞天。既寓美于丑、丑中见美,又富有民间哲理和讽刺情趣,同时,还传承着一条与众不同的规制:以环绕鼻眼间的白色色块面积的大小,来区分人物的权势与身份的高下。

白块大得覆盖半个脸庞的称“地瓜干式”,是丑扮昏主庸王暴君套用的谱式,《四国齐》中的齐王、《孟姜女》中的秦始皇都用此式勾脸。

白块不大不小的依其形状,各有“豆腐干”、“半边月”、“梅花”、“橄榄核”等称谓,是套用于所扮的贪官污吏、花花公子、淫僧恶奴等诸丑众生;降到《小落山》中思凡的小和尚慧吉,竟然是“白鼻头可点可不点”,已是近乎小生的俊扮程式。

女丑谱式少,但有种“葫芦式”颇有特色,使人一看就会立即联想到是位泼辣长舌妇的形象。旧时女丑照例由男角扮演,在鼻梁上勾画葫芦形白块,有大有小。

但到后来,出现女演员扮演的彩旦行,便扬弃了传统的程式,逐步改成仅用点黑痣、描八字眉等方式,作点题式的化装取代,女丑的传统脸谱便成为难得一见的品种。

[旁注]

寒食节 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在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西秦戏 又称乱弹戏,系明末西秦腔流入海丰后,与地方民间艺术结合,至清初遂逐渐游离于西秦腔而形成的一种别具风格与特色的剧种。设有老生、武生、文生、正旦、花旦、红面、乌面、公末、丑、婆等10个行当;主要声腔是正线和西皮、二黄,还有少量昆腔与杂调。

西皮 是戏曲腔调。明末清初秦腔经湖北襄阳传到武昌、汉口一带,同当地民间曲调结合演变而成。在京剧、汉剧、徽剧等剧种里,西皮都同二黄腔调并用,合称“皮黄”。在湘剧、桂剧等剧种里,西皮又称“北路”,同二黄称为“南路”相对,或合称“南北路”。同二黄相比,西皮一般较为高亢刚劲、活泼明快。

老生 又称须生,正生,或胡子生。老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的男性角色,唱和念白都用本嗓,老生基本上都是戴三绺的黑胡子,术语称“黑三”。另外还有灰色的,即花白的三绺胡子,专业名词叫“黪三”。白色的三绺胡子叫做“白三”。还有就是整片满口的胡子,不分绺,术语称“满”。

吊规 又名头弦,是闽西汉剧最具特色的乐器。头弦用坚硬的红木或梨木制成。琴筒头细、尾粗、长12厘米、厚2厘米;琴杆长60厘米;弓长78厘米。过去用丝线弦,音色高、尖、清脆、独具一格,音色透亮,音量增大,穿透力强。

净 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以主唱工为主的大花脸,如包拯;以做工为主的二花脸,如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人。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尉迟恭(585年~658年),字敬德,鲜卑族,朔州鄯阳人。我国唐朝名将,封鄂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尉迟恭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身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尉迟恭与秦叔宝是“门神”的原型。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中央实施三公九卿,地方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修筑万里长城。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阅读链接]

闽西最早的汉剧戏班有“荣天彩”、“新天彩”、“老三多”、“老福顺”,通称“四大班”。由于闽西地处九龙江及韩江上游,水路可通闽南漳州、厦门和粤东潮州、汕头,因此有关地区之间地方戏剧交往十分广泛,历史悠久。所谓“外江班”,就是流传在闽南的华安、漳州、龙溪、平和、漳浦、诏安和广东潮汕一带的民间戏曲班子。它们不但经常交往演出、还互教互学,或且同台合演,而且连戏班名字也相近似,所以有“福班”、“潮班”和“上四班”、“下四班”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