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开化——迁徙历史

中古以前,客家先民的主要居住地大约在黄河流域以南,长江流域以北,淮河流域以西,汉水流域以东。自秦汉开始,由于生存环境受到破坏,客家先民从中原不断往南迁徙。

在颠沛流离的迁移过程中,客家先民在疫瘴、疾病、盗寇掠夺、走失等诸多劫难中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客家先民并未放弃,逐步定居在赣南、闽西、粤东、粤北等闽粤赣边地区,并逐渐散及全国。

中原汉人南下迁入赣闽粤

上古时代,岭南地区就有人类居住,但在秦朝之前,与黄河、长江流域相比,岭南地区的文明程度属于相当落后的地方。

秦始皇派兵平定岭南之后,南北开始正式交往,中原地区的文化进入了岭南地区,这一地区得到了开发和发展。

秦始皇平定和治理岭南时的将士戌卒及官吏和他们的家属,是北方人向岭南移居的第一批移民。

这批人来到岭南之后不久,中原地区即发生了战乱,当时的南海尉赵佗为防岭南地区出现动乱,拥兵关隘,封闭南北通道,建立南越国,自封南越王。

南越国存在近百年,来自中原地区的秦朝将士戌卒及官吏和他们的家属滞留在岭南地区安居生息。到汉武帝时,南越国归并汉朝,这些人留下的子孙也没有再回到北方,名副其实地成为做客他乡之人。

西晋末期“永嘉之难”、东晋“五胡乱华”时期,为了避难,中原衣冠望族,被迫举家南迁。据史载,当时北方士族南渡,大都以原籍或宗族为单位,合族南移,表现为宗亲移民集团;并且南下人数众多,动辄以万户甚至十几万户计。

南迁之北人史称“流民”,多以规模行动,形成一些流民群,大股以地域关系聚拢,如“秦雍流人”、“青徐流人”、“司豫流人”等;小股则以亲族乡里为纽带,“姻昵及交游数十家”。

不同流民群沿不同路线南下:“青徐流人”顺淮水而至苏皖中部;“秦雍流人”沿汉水而入长江,辗转至江西鄱阳湖区;“司豫流人”则沿汝水上溯赣江,移居闽粤赣交界区。其中,定居闽粤赣交界区之“司豫流人”,构成客家先民的主体。

隋唐是空前统一的封建大国,百多年间,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中原地区人们生活比较稳定。自唐玄宗天宝以后,地方节度使势力发展,终于导致了毁灭中央政权的“安史之乱”。中原再次陷于战乱之中,所以这时不少中原汉人入川或南移。

875年,又有大批中原汉人南下迁入闽粤赣区。如宗室李孟,由长安迁汴梁,继迁福建宁化石壁乡。

尤其是唐末至五代这一段时间,藩镇掠地争城,使中原人纷纷南徙,如固始人王绪、王潮率光、寿二州5000人下江西,致使闽赣边一带人口激增。

907年,在闽、粤、赣边,尤其是汀江流域、梅江流域和东江流域部分地区,形成所谓三不管的地区。这给大批南下汉人在这一地区停留、集结和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

至北宋时,我国再次统一、稳定时,南方一些有客籍的州县客户已占了优势,其地位也随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据清末温仲和撰修的《嘉应州志》记载,北宋梅州已改变宋初畲民和瑶民等土著占绝对优势的局面,开始,主户畲、瑶为12109户、客户367户。百年间,神宗时代前者下降为5827户,后者增至6458户。闽西、赣南的情况亦与粤东梅州类似,客户超过原来的畲、瑶等,出现客强主弱局面。

1126年,北宋亡于金,开封被破以后,广大军民大举南下,形成百万军民南下局面。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庚岭,入南雄、始兴、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后由虔州入福建汀州;或滞留赣南各县。粤之土人,称该地之人为客,该地之人亦自称为客人,客家民系正式形成。

除以上大规模的南迁外,中原汉人也有因旱灾水患逃荒而南迁,另有历代官宦、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闽、粤、赣边地区的,但并不是所有南迁的汉族人都被称为客家人,他们中只有闽、粤、赣系和源自这一系的人,才被称为客家人。

这几次大规模的北人南迁,可以说,隋唐以前的南迁北人都是以平民为主的,人数居多,却缺乏文化底蕴;宋元之后的北人南迁则不同,他们除了一般平民外,还有不少官宦人家、文人骚客和仁人志士。

特别是宋朝,当时中原文化非常繁荣,北人南迁是随官府朝廷不断南移而进行的,他们不仅人来到南方,还带来了浓厚的中原文化。

所以,隋唐之前的中原人来到南方,为客家人的数量起了壮大的作用,但因缺乏文化因素,难以形成自己的特色民系文化。

宋元之后,随着一些望门贵族和文人骚客来到南方,即使客家壮大了规模,又使客家提升了社会地位和文化品位,促使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的最终形成。

[旁注]

赵佗(约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37年),秦朝恒山郡真定县人,秦朝著名将领,南越国创建者。赵佗是南越国第一代王和皇帝,公元前196年,赵佗接受了汉高祖赐给的南越王印绶,臣服汉朝,使南越国成为汉朝的一个藩属国。

节度使 古代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旋改称都督,惟朔方仍称总管,边州别置经略使,有屯田州置营田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

开封 古称东京、汴京,亦有大梁、汴梁之称,简称汴,有“十朝古都”、“七朝都会”之称。开封是清明上河图的原创地,有“东京梦华”之美誉。

士 上古掌刑狱之官。商、西周、春秋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的“士”,有学士、勇士、方士、策士等。

[阅读链接]

南越国是在秦朝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立国之后,赵佗沿袭了秦朝的郡县制。在郡的设置上,赵佗保留了南海郡和桂林郡,并把象郡拆分为交趾郡和九真郡。

鼎盛时期的南越国,其疆域北至我国岭南,南至越南中北部,“东西万余里”,实力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