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树一帜的客家茶篮灯

客家人在开发与建设赣南的历程中,创造出辉煌的业绩和灿烂的文化,留存于赣南各地丰富的历史文物遗迹,就是最好的证明。茶篮灯便是赣南客家文化中一种优秀的舞蹈形式。

茶蓝灯可以说是客家歌舞花灯的源流,也是客家采茶戏的原型。茶蓝灯俗称“茶灯”,在于都、瑞金客家俗称“揩茶篓”,宁都客家则俗称“搬灯子”、“搬茶灯”。

“茶篮灯”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唐、宋时期。在唐朝末年,动荡的社会导致了大批中原人南下,部分人到达于都黄麟、宽田等地落户后,他们与山为伍,伴水为邻,终日爬山种茶,辛勤耕作。

为消除劳动中的疲劳和传递情感,他们唱起了山歌、茶歌。最早的茶歌有“十二月采茶歌”。从正月顺次唱到十二月的叫“顺采茶”,从年尾十二月唱到年头正月的叫“倒采茶”,唱春夏秋冬的叫“四季茶”。

随着采茶歌的传唱与发展,客家人加上采茶、摘茶的动作,借以当时盛行茶区的马灯、龙灯和舞狮形式,发展成了载歌载舞的“茶篮灯”。到明清时期,只要有客家人居住的地方便有茶蓝灯灯会。

清康熙年间吴震方《岭南杂记》记载:

潮州灯节,有鱼龙之戏。又每夕,各坊市扮唱秧歌,与京师无异,而采茶歌尤妙丽。饰姣童为采茶女,每队八人或十二人,手挚花篮,迭进而歌,俯仰抑扬,备极妖妍。

又有少长者二人为队首,擎彩灯,缀以扶桑茉莉诸花,采女进退行止,皆视队首。

又李调元《粤东笔记》载有:

而采茶歌尤善,粤俗,岁之正月,饰儿童为彩女,每队十二人,人持花篮,篮中燃一宝灯,罩以绛纱,以为圈,缘之踏歌,歌《十二月采茶》。

茶蓝灯作为赣南客家独树一帜的客家灯彩,自其形成之日开始就纯粹为客家新春歌舞所用。它以一男丑角手捧宝伞灯,四旦角手捧茶篮灯,在传统客家管弦乐的伴奏下,载歌载舞。基本舞步是穿对角、押篱笆、绕八字、占四方等。

这种表演形式的形成在石城县还有一段传说。说的是石城名山通天岩盛产岩茶,岩茶进贡后皇帝龙颜大悦,于是赐赠御制黄罗宝伞。

县令携茶农夹道迎接,当县令接过黄罗宝伞时,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茶农们也跟着歌舞起来,并从此年年春节延续下去。

茶蓝灯有两大表演体系,一种是手举茶篮花灯进行表演,一种是肩挑茶篓花灯载歌载舞。花灯形制上,前者是茶篮形,后者则是茶篓形。

两者的灯歌、灯词基本没有任何区别,只是队形、舞步各有要求。石城、宁都等地客家茶蓝灯会多属于前者,于都县沙心乡、瑞金县万田乡客家茶蓝灯会则完全属于后者。

客家茶蓝灯的经典灯歌有《十二月采茶歌》、《倒采茶》等。其最初的演唱形式比较简单,先是一人清唱,一唱众和的联唱形式。后来则发展到用笛子、勾筒、锣鼓伴奏,演员也由一人发展到多人,单人清唱也就演变成多人的自然和声。

茶蓝灯都是由姣童扮演采茶女、茶婆,手提花篮,边歌边舞,另有男队首一两人,作为茶蓝灯队的指挥穿插其间。

由于角色的差别,茶蓝灯会表演中男女舞步也极有讲究。如石城《倒采茶》动作诀窍:“左手举灯不偏斜,交叉踮步手帕花;步轻如云走,扭动风摆柳;跳起如虎,蹲下如鼠;站四方走对角,上下调换穿篱笆。劳动生活入歌舞,围绕宝伞唱采茶。”

男女动作的相同之处表现在举、扭两个字上,举灯必须正、不能斜,扭动必须轻如风摆柳。男女动作不同之处,女的主要以转、蹉、蹲、跳四个基本动作来表现舞姿的轻快、柔美潇洒和细腻。

如《倒采茶》的手帕转花、四方手帕花、左右摆和穿插花四个动作,都十分富有乡村妇女的生活动作。男的动作主要以摆、矮、弓、跳4个基本功作来表现舞姿的轻松、活泼、粗犷和稳重。如《倒采茶》的左右点步、起势、狗蹶土和半转身扇花四动作都是乡村生活常见动作。

茶蓝灯一般从正月初二开始出演,除了正月初三“凶日”、正月初五“月忌日”不作灯会,其余日子基本上每支茶蓝灯队每晚要演出两场以上,直至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才散灯。

当茶蓝灯队敲锣打鼓来到围屋、祠堂外面的大路边时,茶蓝灯队队首会高举茶蓝灯,乐队则会奏出欢快、流畅的“闹台锣鼓”。

这时,围屋或祠堂会点燃爆竹表示迎接。茶蓝灯队在进大门时会由队首唱祝赞歌,进入大门到了上厅堂后又再次唱祝赞歌。

祝赞内容多为客家人都憧憬的子孙满堂、世代荣昌、荣华富贵、步步高升、福星高照、财源滚滚、身体康健等吉祥语,七字一句,四句一段。

祝赞歌多为清唱,以彰显茶蓝灯队对东家及其祖先的恭敬,段落之间有简短的锣鼓协奏或笛子独奏“过门”。祝赞仪式完毕后即开始表演茶蓝歌舞。

整套茶蓝灯歌舞结束后,东家就要张罗出一桌桌的茶果,盛情招待茶蓝灯队员。茶蓝灯队最后离场也是在喜庆的锣鼓声中,手举茶蓝、肩挑茶篓笑语盈盈地与东家告别。

[旁注]

岩茶 属半发酵茶,青茶,以“岩骨花香”的独特岩韵著称。历代对岩茶的分类严格,品种花色数以百计,茶名繁杂最为突出。其中最著名的有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等,还有普通名枞如瓜子金、金钥匙、半天夭等。

县令 古代官名。县令之名,起于战国,其时秦及三晋县的长官均称为令。县令本直隶于国君,战国末年,郡县两级制形成,县属于郡,县令成为郡守的下属。秦、汉法令规定,人口万户以上的县,县官称县令,秩六百石至千石。元为县尹。明、清以知县为正式官名。

勾筒 又称瓢琴。它是广泛流传在赣南客家地区的一种民间乐器,类似二胡,却有着不同于二胡的音色与构造。琴筒、琴杆、琴弓、琴扭、琴码均为竹制品。琴筒内径8厘米,长14厘米,蒙上田鸡皮,琴杆直径2厘米,长约70厘米,弓短而弯度大,弓毛粗而松,原采用棕丝后改用马尾来拉丝弦。

祠堂 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祠堂有多种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用。另外,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

[阅读链接]

明清时期,茶蓝灯除了在传统客家地区广泛流传外,还波及江西、福建、广东三省非客家地区,以及安徽、湖南、湖北、浙江、广西、贵州等地。

贵州、广西、安徽以及江西、福建两省非客家地区多称作“茶灯”或“采茶灯”,湖南、湖北则多称为“采茶”和“茶歌”,广西壮族聚居区又称为“壮采茶”和“唱采舞”。

各地茶灯歌舞不仅名称不一,舞步、跳法也各有千秋。但是,一般基本上是由一男一女或一男二女或多男多女参加表演。舞者腰系红绸带,男的持扁担、锄头等,女的左手提茶篮、右手拿扇边歌边舞,主要表现姑娘们在茶园的劳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