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足乌

在寂静的太空中,玉立着挺拔的三足乌,它们在观察着什么,周围陪伴它的是规律成比例的运转众星。另一幅画面上,有一只巨虎在飞奔,三足乌紧随其后,周围是漫天星云和广袤无垠的苍茫宇宙,整个画境似处于一种横向运动的状态之中。在这里,虎是古代认为的四方神之一,即镇守西方之神; 而三足乌随其后,则表示运动的方向,就是说,此时的太阳已运行到西方,

是日落西山的时候了。

三足乌的故事同太阳的神话密切相关。这两幅画像石所描绘的内涵,自然也都与太阳、天体运行的科学观察结为一体了。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三足乌的神话已在民间流传;在稍后的一些著作中, 对它也都专门作了记载。

传说在太阳形成的蒙陇时代,太阳里面搬来了一个被称为三足乌、赤乌或金乌的新客。

三足乌,原是专为西王母寻找食物的一只神鸟。它具有高超无比的本领, 能日行几万里,干活儿从不知道疲倦和偷闲,因此,西王母很喜欢它的勤劳和勇敢,特地送了它一个亲切美好的名字叫“踆(村)鸟”。

三足乌在太阳里定居后,担负了一个新的任务,就是每天背负着太阳在空中自东往西横向巡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停息。这样,三足乌就成为太阳的伙伴,世世代代生活在太阳家族中。

这个富有幻想色彩的神话故事,建立在我国古代对天体运行观测的基础之上,是具有严格科学意义的产物。这正如两个画幅中所展示的那样,首先, 它揭示了太阳和行星的相互关系,为后人研究太阳系的构成提供了认识条件。再者,它本身就是一件重要的科学记录,表明我们的祖先在西汉时代就已经发现太阳中有黑子,由于其形状像三足乌,就把它画在画像石图像上。关于这点,在著名的天文学家张衡的《灵宪》中记载得很明确:“日者,阳精之宗,积而成乌,象乌而三趾。”我们再对照一下公元前 27 年“日出黄, 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的历史记载,更可肯定画像石图像的科学性。

现存的三足乌图像,是目前世界上有关太阳黑子的最原始的形象记录, 比欧洲人发现要早八九百年。从这一意义上说,它又是科学史上的一块艺术丰碑。此外,它通过传统的民间崇仰的鸟兽为象征,以素洁的画面表现宇宙的无穷空间运动,以及对自然天体多变性的高度抽象概括,在艺术史上也独树一帜。例如,三足乌与行星的运行,描绘了太阳系家族成员的相互关系; 三足乌的空间地位,它所代表的四时、方位等天文历律的自然演化规律,都是于轻轻几笔的素描淡彩中完成的。正是在这些平缓无奇的场景中,展示了汉画艺术的令人留恋之情。大概这“奇中有奇,且平之如水”的手法,又可算作是汉画艺术大师们的一点精深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