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 特

他一直主张介入和干预,贴近现实,所以一度很对中国作家的口味。不过比起一般作家来,他还是一个哲学家,活得更真实,有一副称得上天才的不凡的头脑。大概一个作家有了这样的本钱,然后再力主干预生活,就显得更可信更有价值,会焕发出新的光彩。

他的戏剧比小说更为成功,我想这是因为他作为一个外向的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戏剧这种形式更合适一些,更容易直接面对广大民众。他们是他特殊需要的。

他有极高的艺术才能吗?这往往令人怀疑。他是一个综合体:艺术的, 哲学的,社会学的,诸方面的综合。他最突出的方面或许不是才华,而是敏感与聪慧,是介入社会生活的巨大勇气和激情,是一份真实有力的人生。

这就构成了他的艺术品格,使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上。

萨特比任何作家哲学家都更具有“当代性”。理解他离不开那个时代, 他是与时代紧紧结合和互助的思想艺术巨人。我们也许难以独立考察他的学术和艺术成就,因为这种独立剖析会弄伤了他的思想和艺术肌体。他是那个季节里茂长的一棵枝叶浓密的大树,旁边还长有差不多的另一株树:波伏瓦, 即被他称为“河狸”的非凡女人。

{ewc MVIMAGE,MVIMAGE, !99700150_0039_1.bmp}

萨特(1905~1980),法国作家、哲学家。幼年丧父。二战中他应征入伍,曾被德军俘虏,获释后参加地下抵抗运动。他是法国战后重要文学流派存在主义的倡导者。代表作为小说《恶心》、剧本《群蝇》等。1964 年瑞典文学院决定授与他诺贝尔文学奖,被他谢绝。

{ewc MVIMAGE,MVIMAGE, !99700150_0040_1.bmp}

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哥伦比亚作家。生于医生家庭。代表作为《百年孤独》、《家长的没落》、《霍乱时期的爱情》等。以魔幻现实主义手法著称,80 年代来在世界文坛有重大影响。1982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