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

我始终相信,他是赢得作家的尊敬最多的一个作家。没有一个人敢于用轻薄的口吻谈论他,没有一个当代艺术家不去仰视他。他的天才、难以企及的技巧,比较起他的伟大人格,似乎都是可以略而不谈的因素了。没有人敢于断言自己比他更爱人、爱劳动者,比他更为仇恨贫困和苦痛、蒙昧。

他的作品多得不可胜数,又由于都是从那颗扑扑跳动的伟大心灵中滋生出来的,所以一旦让我们从中加以比较和鉴别时,就不由得使人分外胆怯, 涌起阵阵袭来的羞愧。它们都由生命之丝紧紧相联,不可分割,不可剥离, 真正成为一个博大的整体。于是他的一部长篇巨制和一篇短文同样伟大。

我们在现代作家的机智和领悟面前发出惊叹时,最好忘掉托尔斯泰。因为一想到他,现代作家的那些光华就要受到不可思议的损失。在他面前,聪明和睿智都显得不太必要,也似乎有些多余了。

他是“伟大”的代名词。

他多么偏激,可是他多么真诚。在这种大写的人的真实面前,我们第一次想到了伟大的作家原来都是超越了自己的艺术的。而那些创造了现代艺术的辉煌的作家们,总是被自己的艺术所淹没,这同样是一种不幸。

{ewc MVIMAGE,MVIMAGE, !99700150_0025_1.bmp}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社会活动家。他先以文学扬名天下,其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被视为不朽之作, 对世界文坛影响巨大。后热心于平民教育和社会进步事业,强调道德的完善, 提出“不以恶抗恶”的托尔斯泰主义,被奉为道德的楷模,民族精神的领袖。晚年作品《复活》是一部反映其精神轨迹的杰作。

{ewc MVIMAGE,MVIMAGE, !99700150_0026_1.bmp}

兰波(1854~1891),法国诗人。由于父母不和,自幼悒郁寡欢。16 岁起常外出流浪,与著名诗人魏尔伦交往亲密,后发生冲突,被魏尔伦打伤。1876 年参加荷兰殖民武装到爪哇服役,后曾参加贩卖军火。其诗作现存 140

首左右,主要为 16 至 19 岁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