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勃发与思路堵塞

似乎很少有人把灵感同青少年的学习联系起来。其实,灵感不一定就指发明创造,也并非为科学家、艺术家所独有。在平凡的学习与生活中,也会产生富有创造性的奇思妙想,也可能闪烁出星星点点的灵感火花。应当说, 谁具备了产生灵感的条件,谁同灵感就有了缘分。比方说,面对《日出》的作文题,一个同学憋了几日也憋不出来,即是思路堵塞了。一天清早,他睡不着出来散散步,走到小山坡前,看见几个老农民扛着锄头,挑着粪筐,迎着冉冉升起的朝阳走向田间,他突悟到什么似的,思路忽地畅通了,便以“日出而作”为内容,写出了一篇歌颂劳动的抒情散文。一个同学说:“一道习题,解了一天还是解不开,于是想轻松一下,不再去解它了。可是,突然间好像电光一闪在头脑中出现了一个想法,马上演算一遍,题就一下子被解开了。”在解题、科研、创作过程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经过各种各样的假设、推理,采用多种途径去探讨、摸索,都没有成功,在这走投无路的时候,往往由于偶然机遇,受到启发而突然闪出一个念头,想出一个办法。这办法做起来是那么得心应手,好像有种神奇的强烈的创造力,这种种现象,便是所谓的灵感。

那么什么是灵感呢?从心理学角度看,灵感是“人的精神与能力之特别充沛的状态”,“是浓厚的情绪的充沛状态”。这状态,保持着创造对象的注意力极度集中,创造过程的情绪极度专一,创造意识的极度明确。灵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是思维活动中由思想集中、情绪高涨而表现出来的创造能力。创造者在渊博的知识、丰厚积累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思考的紧张阶段,由于有关事物的触发、启示,促使在创造活动中所探索和捕捉的某些重要环节得到明确的解决,这就可以称为获得了灵感。2000 多年前的科学家阿基米德为测定一顶金王冠的体积,苦思冥想不得其解。有一次他在澡塘洗澡,当他进入澡盆时,盆里的水就溢出来,他突然醒悟道:“溢出去的水的体积不就是自己身体体积吗?”由此,他发现了浮力定律。俄国作家果戈理早就想写一部作品,描写与讽刺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官僚机构的黑暗腐败,因为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故事去把那些生动素材串联起来,所以迟迟不能动笔。一天,普希金说他曾到奥伦堡去搜集创作材料,人家把他当成了彼得堡派来“私访”的“钦差大臣”。听了这则笑话,果戈理苦闷之情为之一释, 捕捉到了构思链条上关键性的一环,找到了一个“突破点”,于是思路豁然贯通、文思泉涌,以不足两个月的时间,一挥而就,写成传世之作《钦差大臣》。由此可见,灵感并非“神力凭附”或“先天”固有的。它源于社会客观实践,是人脑对客观现实反映的一种机能。简单地说,灵感就是一种高明的突发性的创造力。它并不是那么玄妙神秘,那么可望不可及。它产生于社会的实践和积极的思考,谁在实践中付出的劳动代价越多,谁的灵感也就越多。青少年同学产生灵感的条件及其在思维活动中的作用,自然比不上科学家、艺术家。但他们也有不少激发灵感的有利条件和良好素质,如勤于思考, 思想敏锐,热爱幻想,勇于实践等等。青少年们只要善于诱发自己身上潜在的创造力,灵感就可能经常同他们作伴。那么,如何培养自己的灵感呢?

灵感同懒汉无缘,它是勤奋学习的报酬。高尔基说:“天才就是劳动, 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能燃烧起来,而逼使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灵感是天才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长期创造性劳动的必然结果,所以它自然需要由勤奋的汗水来浇灌。俄国音乐家柴科夫斯基说得好:“灵感是一个不喜欢访问懒汉的客人。”这是因为人们寻求灵感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的,也就是必须要以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勤奋精神为基础的。对同学们来讲:一要树立崇高的学习目的。一个人追求的目标愈是远大,他就愈有学习的韧性,目标愈是崇高,就愈有学习的毅力。二是有勤奋的学习精神。勤奋是获得一切成功的必备条件,于灵感的产生更是不可缺少的。因为灵感虽然带有偶然性和突发性,但它终究是长期努力、积累和思考的结果,即所谓“长期积累、偶然得之”。俗话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看似“不费功夫”的“灵感”,正是“踏破铁鞋”的长期努力换来的。所以,我们的同学们要坚信“下力多者收功远”的道理,树立“莫嫌海角天涯远,但肯摇鞭有到时”的信心。从而不停地顺畅自己的思路,使灵感在学习中不期而至。

灵感活跃于知识的“联系网”中,开拓知识领域能够产生灵感的机遇。实践调查告诉我们:知识广渊、经验丰富的人,比知识面窄和缺乏实际经验的人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特的见解。这是因为知识和经验是创造的素材。有了大量的素材,灵感才能“一触即发”、“俯拾即是”。在知识的汪洋大海中,不仅产生了愈来愈多的所谓边缘学科,而且各门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也在日益相互渗透着。只有知识“面”的广阔,才可能有知识的“点”的深入。而灵感的产生,又往往有一个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过程,亦即靠有关事物的启示、触发,引起联想与认识上的飞跃,进而产生灵感。所以说,灵感常常活跃于知识的联系网中,我们要在扩大知识领域的基础上,尽力去抓住知识联系网中的“网结”,特别要善于把人们容易忽略的,习惯上认为不相干的事,表面上看来微不足道的问题“联系”起来, “移植”过来。这“联系”和“移植”会给自己以启发,会激起自己去思索、去模仿、去借鉴、去探求。“联系”和“移植”,它有助于灵感迸发。

聪明的同学总是力求在开拓知识面和知识的联系中去发展自己的创造性,催促灵感的。像中国科大少年班的同学,就是这样。这个少年班研究组的同志曾提出了这样一个“能力金字塔”的设想:金字塔最底层(一、二年级)是庞大的十四种基础能力:生活自理、观察、查阅、表达、接受、组织、外语、自学、动手、记忆、逻辑思维、想象、总结、知识自我调节等。这是培养创造性能力所必须的基础。金字塔的第二层(三、四年级),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金字塔的第三层(四、五年级),是向自然科学进攻的能力。金字塔的第四层,即可望达到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能力。这座能力发展的“金字塔”,是富有启发性,是能促进创造性思维发展的。

灵感从机敏的思考中产生,归根到底,灵感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德国科学家黑姆霍兹说:“就我经验的范围内说⋯⋯始终必须把问题在一切方面翻来覆去地考虑过,弄到我‘在头脑里’掌握了这个问题的一切角度和复杂方面,能够不用写出来而自如地从头想到底。通常,没有长久的预备劳动而要达到这一地步是不可能的。”要把“灵感”这位客人领到自己面前, 很重要的是学会机敏地思考。

为此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和思路去进行思考。假如把灵感的获得比喻为一个目标,那么,通往这个目标的道路决不是一条,而是如“百川归海”那样,可以通过各条渠道到达目的地。考虑问题的角度狭小单一,常常会造成脑子的僵化,甚至将思路完全堵死。如果把那些想不通和暂时不得解决的问

题,先搁置起来。过了几天再来看看,再来想想,往往会发现先前被疏忽的地方,会暴露出设想的缺陷和找到问题的疙瘩,新的设想、新的见解就可能突然间跃入脑际。于是可能在“山穷水复疑无路”的困顿中,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摆脱习惯性思维程序的束缚,采用间歇迂回的办法,是非常有利于顺通思路和孕育灵感的。按照固定的思路考虑问题,这种习惯性思维程序有时阻碍寻找新的问题的答案,因特定的思维定势易使思路堵塞,改换新的思维方式和角度,就能打破特定的思维定势,从而促使新观点的到来。比方说,做题和习作中出现思路堵塞时,便往往是由于大脑过度疲劳而产生抑制和枯涩。对付这种情况的最好办法就是间歇迂回,不硬写,而先放下笔来,过段时间,也许受到什么触发,那记忆储存的材料得以重新组合,新的思路接通了,于是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还要善于抓住一瞬即逝的“一闪念”,及时点燃灵感的引爆处。灵感的特点是突发性的,来得突然,去得匆匆,往往是一闪即逝,稍纵即过。同学在思索、演算、答题、实验以及游戏和玩耍中,有时是会“领悟”某个道理, 或突然想起某个有趣的事儿的。这时,就应当及时抓住不放,不让偶尔在脑际间出现的“闪念”溜过去。

灵感喜欢在清醒轻松时光临,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是获得灵感的妙方。德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在月夜的乡间小路散步时,耳闻农家女的琴声,顿发乐思,写成有名的《月光曲》。唐代书法家“草圣”张旭是在欣赏公孙大娘的剑舞中获得书法灵感的。因为精神饱满,情绪良好,心情愉快,能使脑细胞保持良好的状态,使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注意力易于趋向集中,从而出现思路贯通的佳境。反之,只能使思路堵塞。为保持最佳精神状态,当务之急是切实搞好“劳逸结合”。课程学习要得当,作业要适量,课堂教学要有节奏感。其次,要活跃生活,多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如课间十分钟,本来应该让学生休息,但有些老师喜欢“拖堂”,一些学生则用来做作业,结果脑子一直处于亢奋紧张状态。严重影响了思维的活跃和身心健康。还有,同学们要懂得,注意变换学习的方法。当大脑疲惫时,决不要搞所谓“头悬梁, 锥刺股”的“苦”读法。勤奋,是指意志力的坚强和韧性精神,决不等于搞加班加点的疲劳战术。变换学习方法,可使大脑有关细胞从兴奋转入抑制, 得到休息,进而引起新的兴奋,提高效率。列宁说:“读书和工作要时常变换,由翻译转读,由写信转体操,由认真读转到浏览小说,这会对人有很大帮助。”这讲得多好啊!

同学们,揭掉“灵感”神秘的面纱吧,尽心尽力地去开启自己的智慧, 让自己摆脱思路堵塞的困境,使灵感陪伴着自己学习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