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思想与思维定势

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是借助语言实现的人的理性认识过程,它可以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平时人们常说的“想一想”、“考虑”、“设想”、“审度”、“沉思”、“反省”等都是思维活动的形式。所谓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反映,是指反映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反映事物运动的内在规律。如把不劳而获,对农民削剥与压迫的土地占有者,概括为“地主”,这就是思维活动的概括。所谓思维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间接反映形式,这是人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当前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并以此为媒介,从而推导出前因后果或内部规律特征的反映形式。如教师观察学生的行为表情,能真实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等,便是间接的反映。思维的间接和概括反映是借助语言实现的。思维发展也促进语言内容的发展和丰富认识的深刻性,影响着人对语言材料的理解和语言交流水平。思维过程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系统化和具体化等程序。

思维对发展人的智力和才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现在所说的创造型人才,就是有创造思维和技能的人才。适时适宜地进行思维训练,思维能力就会像禾苗得了及时雨一样茁壮成长,思维能力强就能更好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创造新成果。智力是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的综合表现。在这些能力中,思维能力起着核心作用,借用思维活动可形成新的知识体系。现代教育要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就必须抓住思维训练这一核心问题,就必须在现有的各科教学中,把教育重点转移到“思维过程”的教学上来,做到使学生在掌握思维过程的同时获得一些新的知识。思维境界是无限广阔的,需要我们采取各种措施尽心竭力去加以拓展。对于同学们来说,最为现实和急迫的一个问题是:努力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什么是思维定势?让我们援引报纸上刊登的下述的一项实验:

对实验甲组,告诉受试者,现在有容量分别为 15、39、3 毫升和 23、49、3 毫升的量杯,要求以最快的速度用最佳法分别量得 18 和 20 毫升的水。多

数受试者都能谋求捷径,用 15 加 3 和 23 减 3 的办法解决问题。可是对实验乙组,把这两个问题放在如下的序列中作答,结果就不是这样:

序列

三个杯的容量

要求量得的容量

A

B

C

1

21

127

3

100

2

14

163

25

99

3

18

43

10

5

4

23

49

3

20

5

15

39

3

18

6

20

59

4

31

对序列中四和五两题,亦即上述对甲组的试题,尽管主试者指示被试者既要以最快的速度,又要选用最佳的方案,但被试者百分之九十以上都不能采用实验甲组被试者的简捷方法,而是承袭前三题的方法,采用 B 减 A 减 2C 的思维程式解题。有的被试者完成实验后还洋洋得意,以为自己能很快归纳出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问题。在实验做完后,主试者再叫大家单独思考

一下四、五两题的解法时,他们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没有选取最佳方案。问其原因,则说:“根本没想到。”由此可见,思维定势确实有消极影响的一面。由于前三题使受试者的思维形成了一个固定的 B 减 A 减 2C 的思考程式,产生了思维的专注性,因而抑制了思维的灵活展开。这就是说,思维定势使受试者养成了一种呆板的机械的解决问题习惯,因而一时蒙蔽了心智。

从上述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

思维定势现象普遍存在,它是指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了的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可以影响和决定同类后继活动的趋势。也就是说,过去的旧经验和倾向性,对当前反映的影响,使人们按一种固定了的思路去思考问题,表现出思维的趋向性。它有时表现出积极因素,但更多的情况是带着消极性,表现为思维的呆板守旧和形成偏见错觉。比方说,人们已做过的许多数学、物理试验都证明:思维定势使受试者养成了一种惰性、机械地解决问题的方式,因而蒙蔽了心智,妨碍了思维的拓展。至于处理人际关系,思维定势的弊病就更显而易见了。如对某个同学初次见面获得好印象,便认为他是个好同学,甚至诸般都好,“一俊遮百丑”;初次印象不好,便认为不是好同学,甚至一看就不顺眼,一见就烦。如此狭隘片面的经验,又不断强化了定势心理中的消极性,以至于产生了错觉和偏见,即表扬了不该表扬的, 批评了不应该批评的。这都会促使同学之间或师生之间产生逆反效应。特别是被错误地批评的同学,更容易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对着干:“你叫往东我朝西,你不让干我偏干”。这便可能严重挫伤同学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产生所谓“破罐破摔”的更严重的逆反效应。这就是“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非常明显,值得高度警惕。

由此看来,我们要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就要多渠道、多方式地活跃思想,特别是要突破思维的固定模式和僵硬的框框。

首先,须要采用灵活的教与学的方法,力求从“先入为主”的束缚中解脱出来,避免片面和偏见。如果方法刻板,便往往只会仿照教师所讲解的例题的方法解题,而不会运用别的方法;或是用一种方法解决了若干问题后, 便习惯于用此一方法再去解决所遇到的新问题,结果未能如愿。假如能运用一些反思维定势的措施,如利用各种变式解课题,注意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或不以求得正确答案为满足,而是追寻各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途径;或多想几种答案、几种可能,不固守一种所谓“标准答案”, 这样效果都会好得多。

同学们要尽量开拓自己的思维境界。我们知道学习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而人们的思维是一个广阔的领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都可能产生创造性活动。所以要敢于思考、善于思考,这样我们才不会被框在一个固定的思维圈子里,不会使自己的思想僵化。

在一次语文课中,老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鲁迅先生想通过阿 Q 这个人物形象及他的遭遇说明什么问题呢?”当然,老师心目中的答案就是此篇的中心思想了。不少同学踊跃回答:“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统治下农民的愚昧无知”、“封建势力凶残狡猾”、“精神胜利法的可悲”、“鲁迅先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等等,这些答案大都在老师的预料之中,所以老师高兴地予以鼓励。当老师正准备归纳时,忽然一个同学大声答道:“探求新路!”猛一听,同学们都愣住了,当老师还没省过味来的时候,这个同学就滔滔不绝地分析起来了:“鲁迅先生在此篇中否定了辛

亥革命,指出了严重脱离群众是当时革命的致命伤。这意味着什么?鲁迅先生的意思就是要表明:必须探求新路!也就是必须走一条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起来共同斗争的道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不能救中国的!” 最后这位同学补充道:“要使阿 Q 这样的人物觉悟起来,成为战士,是十分艰巨的任务。革命的路还很长。”这位同学的答案是老师事先没有想到的, 然而却闪烁着独立思考的光芒。由此可见,同学们要开动自己的脑筋,用自己的话去回答老师的问题,只要回答是对的,又有自己的见解,就是好的。不必去考虑怎样符合老师所想的。这也说明同学们各有自己的思路,自己的特色,大可不必就范于老师固有的答案,而应遵循自己的思路,进一步去发展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