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发展与单科突进

一般说来,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具备一定知识。知识是成才的基本要素之一。但是,知识多并不一定就有才能。这是因为才能不是知识的简单堆积。如果将一个人的知识开列一个清单,说:这就是他的才能!那就好比将一堆钢筋、水泥、砖等材料,看作一幢大楼一样,无疑太简单化了。知识转化为才能,需要进行一番提炼、改造和制作的工作,也可以说需要一番构成一个合理知识结构的过程。因此,有人这样认为:知识结构这一因素,与人的知识、能力、成才特长一样,都是客观实践的产物。可以通过一个公式对人的知识结构的作用加以描述。人 =知识×知识结构×能力。任何一个得到正常发展的人,总是具有一定的知识,其知识总是排列成一定的结构,从而具有一定的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知识比较丰富的情况下,结构越合理、越优越,能力就越大,在具有同样多的知识的情况下,结构最优者能力最突出,可以看出:人的知识是通过知识结构表现为能力的。能否成才的关键之一,就在于他所具备的知识的多寡及其知识结构的优劣。知识类型多种多样, 凡是其知识主要是通过眼、耳、鼻、舌、身的直观感觉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其知识结构就叫做实践型;凡是主要通过书本获取知识的,其知识结构,叫做书本型。由于脱离实践,这种结构类型,是较难成才的。另一种则是结合上述两种的长处和优点,可称为综合型,这是比较理想的知识结构类型。

了解有关知识的结构,对同学们现在的学习以及将来的工作,都是富有意义的。

首先,有助于同学们自觉地建立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我们知道,所谓智力发展不是别的,只是很好地组织起来的知识的体系,关键是这一体系要体现出合理性和优越性。人们可以有不同的知识结构,但是在这些不同的结构中,仍具有起着规律性作用的共同东西,这是必须具备的,如都需要基础文明,包括比较丰富点的见闻知识,懂得人生和社会公德的要求,具有一定谋生能力和较高尚的情操,等等。还有,知识是五花八门,又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的,这就要求“博采百家,自成一体”,起码要了解多一点,又有自己的专长特色,并逐步建立自己的比较合理的知识结构。

了解知识结构问题,可以使同学们更好地掌握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即结构学习法,它通过学科基本结构的学习,更好地从本质上来理解与记忆学科的内容和知识,从而获得独立前进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课程应该以学科为中心,学科又以它的基本结构为中心。他说: “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学科的“基本结构”是什么?他举了一些例子,例如:生物学上的“向性”,如向阳性、向地性、向水性等;代数学上的三个基本法则:交换律、分配律、结合律; 英语教学中的句型、英语结构规则等。这就是说,学科的基本结构就是指该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性。他认为,要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就要从事物的根本联系和关联上去理解它。为什么要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认为:懂得基本原理,就更容易理解学科的内容。因为掌握了基本概念或原理,就可以理解许多特殊现象。如掌握生物学上的“向性”概念,就可以理解向阳性、向地性和向水性等特殊现象。可以更好地记忆科学知识。因为掌握基本结构要从事物的联系上去理解,建立了联系,形成了联想,就容易回

忆。还能促进知识技能的“迁移”和缩小高级知识和低级知识之间的间隙。比如高等代数和初等代数的概念虽有高低之分,但根本性质是一致的。学习了学科的基本结构,两者就能够互相沟通,间隙就得以缩小。相反,如果不去学习和教授学科的基本结构,那么,要使学生进行推理就非常困难。

利用学科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可以强化学习效果。我们知道,每门学科有其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规律,如数学强调逻辑思维,语文重视形象思维。但是现代科学的发展,又促进学科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哪一门也不能独立存在。一学科要发展,就得依赖别学科的知识、方法。因此,“精” 和“博”联在一起。法国 18 世纪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卢梭曾分门别类地研究过百科全书,广泛地学习过文字学、音乐、数学、天文、历史、地理、植物学、拉丁文、意大利文等,知识视野非常广阔。但他侧重钻研音乐、哲学和天文,后来他在这三方面都有极高成就。著名数学家笛卡儿由于进行了多门学科的联系思考,从而把一个几何学的问题通过坐标而归结为代数方程式,为尔后解析几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我们还可以看到,原属某学科所独有、或是边缘的东西,也可在一定条件下渗透到其他学科中去。数、理、化或者文、史、政,本系“近亲”,自有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数学和语文这两科固有的知识体系和教学规律也能互相渗透。就语文来说,它原本就离不开逻辑思维。逻辑是语言的要素,违背了逻辑,语言就谈不上正确通畅。任何体裁的课文都渗透逻辑性。只有通过逻辑思维,才能把散乱的形象系统化。就数学课来说,当然也不排斥所谓“诗情画意”的感染力和形象思维。学科的转换也能够促进出人才。伽利略、林奈先学医学,后来伽利略成为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林奈成为博物学家。我国著名神经生理学家张香桐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大脑活动而转向从生理学角度进行研究,并在这方面做出重大贡献。

那么,对正在求学的同学们来说,应当如何去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呢? 同学们不是研究者,主要任务是学习。为了同学们的全面发展,为将来工作打下基础,学校精心安排了各门功课,这都是必须具备的基础和技能。因此, 最重要的是学好各门功课,这本身就是科学的合理的知识结构。我们提倡各门功课协调发展,而反对偏废,反对“单科突进”。在此基础上,又主张每个同学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以及主客观条件,有意识地发展自己的某门学科或某项专长,使自己在某方面有较多的知识和技能,并开始注意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为此,可以适当选修某门功课。开选修课,大学要开, 有条件的中学也可以开设。这是建造各具特色的个人知识结构的开始。国外许多国家不仅是在大学,而且从中学开始就设置了广泛的选修课。在前苏联, 由教育部推荐的中学选修课有 63 门之多。在美国,九年级的课程通常有一半是选修课。学文科的也要学些自然科学,学自然科学的也要学文,但比例不同,方法不同。国外有人主张综合中学要“同时实现三种职能,既为所有学生提供普通教育,又为大多数学生开设职业选修课,还为有才能的学生升入大学打好数学、自然科学、外语等方面的基础”。这见解是有道理的。此外, 同学们要有选择地多参加一些专题讲座、专题报告等,这对发展自己专长, 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也是很有益处的。

为适应学科的互相渗透和综合运用的趋势,许多国家在教与学方面,采取了相应措施。如帮助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培养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 1981 年起,前苏联在各

学科的示范教学大纲中,都把“科际联系”引为专门的章节,明文规定讲授某个课题时应该联系哪些课题。例如六年级(相当于初中二年级)《普通植物学》教材中有个课题是“植物在土壤中的生长发育”,按大纲规定,讲授该课题时必须联系六年级《地理》教材中“地壳及其变化”、“气候形成的各种因素”、“四季的变化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课题。据专家们分析, 这种按课题进行“科际联系”的做法,有助于把同类信息集中在一起,科学地改造成更概括、更高级的信息,从而灵活地运用于新的情境,迁移于新的过程,从而唤起同学更大的求知欲望,更灵活自如地掌握知识。当然,联系不仅存在于不同学科间,就在同一学科的新旧知识之间也存在矛盾,利用这种矛盾,使新旧知识贯通起来,这也是联系,也同样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运用科际联系,进行学习时,应注意避免知识的“互相干扰”,不能让知识互相“打架”。那些容易互相混淆的知识,如学英语字母和汉语拼音, 因为这两者有不少是形同音不同,如连接起来学,掌握不好就容易搞混了。隔开学可能就好些。

最后,同学们还得明白一点,我们所建立的合理的知识结构,是一种动态结构,而不是僵硬不变的结构。随着学习任务或工作任务的更替,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以及自己知识等主观条件的变动,我们的知识结构,也应随时有所调节,以适应学习或工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