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峡遗址及石峡文化

石峡遗址位于广东省韶关曲江马坝镇狮子山的狮头和狮尾之间的峡地上。遗址东北部隆起,逐渐向东、西、北倾斜,坡度平缓,为一处山冈遗址。

石峡遗址以北为一山间盆地,东界外为水塘,东北边连接狮头山南坡,南边连接狮尾山北坡;遗址西部为较平坦坡地,狮尾山西南山麓四季不枯竭的泉水从此流出;再往西为低洼湿地。

石峡文化是新石器时代岭南地区有代表性的文化,主要发现于粤北山区,属这一文化范畴的除了马坝石峡遗址下文化层外,还包括马坝泥岭、始兴中镇村等文化遗址。

因最早发现于马坝石峡遗址,被命名为“石峡文化”。

石峡文化的房屋建筑遗存颇有岭南特色,其木骨泥墙长屋,表明当时的木构建筑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石峡文化遗址几乎都发现栽培稻。已碳化了的稻谷、米粒、稻壳等散见于墓葬、窖穴及砌灶的泥巴或烧土中。属栽培稻的有籼型稻和粳型稻两种。

石峡文化中石器工具十分丰富,种类有铲、锛、凿、镞、钺,还有少量的锤、石网坠、石片、砺石等。

石镢为长身弓背,器身厚重,两头有刃,上窄下宽,细分则仍有长短之分,它是富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大型农业生产工具;石铲有长身梯形或长方形,器身单薄,穿孔,首端多齐平,也有斜首,有弧刃和平刃,以弧刃为多;

石锛在随葬的生产工具中数量最多,品种齐全,有长身锛、梯形锛、有段锛、有肩锛四种,而梯形锛又可分为长身和短身两种;有段锛也有长短之分,均为平面刃,其中长身锛数量最多,而且较大而厚重,器身背面隆起弧度较大;

作为木器加工的石凿,有长身方体和长身有段两种,制作非常精致,刃部有单面平刃直口和单面巻刃凹口之分;石钺多大型薄体,长身亚腰,穿孔,有的竖穿双孔,一般有双肩、斜刃或弧刃;石镞数量最多,型式最复杂,磨制精细。

与石峡文化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相比,石峡文化的各类陶器更为丰富多彩,出土的1100多件陶器,以三足器、圈足器和圜底器占石峡文化出土陶器的主导地位,陶器的器型有鼎、釜、甑、三足盘、豆、壶、杯、盂、角单形器、罐、瓮、器盖等。

石峡文化的陶器可分为夹砂陶和泥质陶两大类,夹砂陶又有夹粗砂和夹细砂之分。陶色有灰陶、青灰陶、黄灰陶及少量的黑陶、红陶、白陶,约有70%的陶器均为素面,余者以中绳纹、镂孔、附加堆纹装饰较多,划纹、凸剌纹、压点纹较少,方格纹、斜方格纹、曲尺纹等,主要饰于瓮、罐、鼎的肩腹部。

圆形、半圆形、椭圆形、凹字形和长方形等镂孔主要装饰足部;绳纹主要饰于釜和鼎上;附加堆纹则主要饰于壶、釜、罐、鼎的折腹处和鬻的肩颈处。

石峡出土的三足器,主要是作为炊煮器的盘鼎、釜鼎及少量的盆鼎和作饮食器的三足盘,其中盘鼎、部分釜鼎及三足盘体均为子口,这两类器物的器足以瓦状足最多。

此外,在鼎类中还有凿形足、楔形足及少量扁圆锥足、羊角形足、钉形足等。在三足器中,有一件白陶鼎和一件异形鼎,在石峡文化中是作为少量陶器出现的,这几件陶器具有明显的外来因素。而三足盘中的三角形足,连档梯形足和连档镂孔三角形足在同时期周边文化中是没有的。

石峡文化中圈足器的分类可分为圈足盘、壶、罐、甑和瓮,其中圈足盘数量最多,圈足盘、甑的盘体均为子口。圈足盘的圈足存在着一个从矮至高,盘体从浅至深的变化过程。

石峡文化出土的圜底器中,单独以圜底器出现的只有夹砂陶釜一种,有70件之多。同时,圈足盘和三足器中的鼎、盘,其盘底絶大部分为圜底;此外,个别的瓮也属圜底。

石峡文化出土的各类装饰品共163件,有琮、壁、瑷、环、块、璜、管坠、珠、坠饰、圆片饰。装饰品的质料有纤蛇纹石、大理石、绿松石和玉等。这些装饰品有的是作为首饰,有的作为颈饰。

可见,石峡文化的先民们已熟练地掌握了不同质料、不同硬度的装饰品的切割、磨制、雕刻、钻孔、抛光等技术。

石峡文化的葬俗是族人死后均埋葬于一个氏族公共墓地,并流行迁葬,比起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墓葬又进了一步。石峡文化的墓葬均是东西向排列的竖穴土坑墓,其中二次墓葬占85%,一次墓葬只占15%。

当时流行用竹木柴火烧烤墓坑,经火烧过后的墓,墓坑四周出现红烧土堆积。而其目的都是防止南方雨水多,容易潮湿的气候。这种埋葬方式在南方的古代墓葬中是普遍存在的。

石峡文化的一次墓葬为头东脚西的单人墓葬,多数是浅穴墓或中等深穴墓,墓坑深度0.4米至0.7米。二次墓葬为单人迁葬墓,迁葬的尸骨多置于墓底的东南角,撒有朱红色土,墓坑深度0.8米至1.2米。小孩和成人都一样是单人埋葬。随葬品围绕着尸骨置放。

墓葬的随葬品随着时代变迁和贫富不同而变化,越到后期或越富有则随葬品越多,最多者竟达100多件。

石峡文化是岭南史前原始文化中内陆农业文化的典型代表。石峡遗址的发现和发掘,为探索我国岭南地区原始社会的解体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旁注]

新石器时代 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新石器时代有3个基本特征:开始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发明了陶器;出现了原始农业、养畜业和手工业。

木骨泥墙 即用树的枝干扎成排栅,中间用草茎充填,然后再覆盖草茎泥而构成。这种建筑技术虽然原始,但却延续了相当长的时期,直至封建社会晚期仍在使用。其中,木骨泥墙的一种形式的竹笆抹泥墙,至今在我国西南地区乡村民居中仍有保留。

钺 我国古代武器及礼器的一种,为一长柄斧头,重量也较斧更大。早在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遗址中,已发现玉制的钺。后因形制沉重,灵活不足,终退为仪仗用途,常作为持有者权力的表现之用。

夹砂陶 古代陶器的一种。为使陶坯烧制受热时不易裂开,特意在陶土中掺入一定数量的砂粒和其他碎末,故得名。这类陶器在改进人们的生存环境,由茹毛饮血的生食习惯改为熟食起了巨大的作用。

泥质陶 古代陶器的一种。早先的制陶所用陶土不加淘洗。后来,人们学会选择陶土,并淘洗土中的杂质,此种经过选择、淘洗的陶器称为“泥质陶”,又名“细泥陶”。

陶鼎 新石器时期出现的炊器,用于煮食物,一般为夹砂陶。器形大多为圆形,深腹,圜底或平底,有圆柱形或扁片形三足。有的有双耳,带盖。最早见于河南省新郑裴李岗和河北武安磁山遗址。

陶釜 古代陶制炊器。敛口、圆唇、圜底。新石器时代已出现,商周后与金属釜并存。有延续3000多年的文化,是探索仰韶文化前身的新线索,有发现的最早的绘画内容。

琮 是一种内圆外方的筒形玉器,为我国古代重要礼器之一。最早的玉琮见于安徽省潜山薛家岗第三期文化。至新石器时代晚期,玉琮在江浙省一带的良渚文化,广东省的石峡文化,山西省的陶寺文化中大量出现,尤以良渚文化的玉琮最发达,出土与传世的数量很多。

[阅读链接]

离曲江石峡遗址较远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与石峡文化同期的遗址也不少,如茅岗、三水银洲、东莞石排园洲、村头、南海鱿鱼岗、平沙棠下环、深圳大黄沙、咸头岭、南山向啬村、赤湾、中山白水井、南朗龙穴等遗址。

还有港澳地区的屯门涌浪、马湾岛东湾仔北、南丫岛大湾、大屿山东湾、白芒、元朗吴家园等遗址,虽然年代相似,但这些遗址的文化内涵与石峡文化大不相同,不过有些地方还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相互间有某些交流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