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厚重的岭南佛教
岭南虽偏于一隅,开发较晚,但就佛教和佛教文化而言,却内涵厚重、色彩鲜明,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向来是我国佛教和佛教文化重地。
岭南的佛教,最先是从海路传入的。
汉代,岭南的对外交通已经很发达,交趾成为东西海程的中心,商业也因之十分繁盛。佛教也随着商业贸易而传入岭南。
当时,佛教发源地天竺,其国人行贾往往至扶南、日南、交趾。有些人还因此居留在当地。如东汉末期出自岭南交州的高僧康僧会,“其先康居人,世居天竺,其父母商贾移居交趾”。
由于东汉中叶以后,西域与我国内地的交通并不通畅,佛教的东传中国及中国僧人的西行求法,主要是取海路而行,岭南交广地区便成了海外佛教东传中国、中国僧人西行求法的重要桥梁。
从三国至南朝梁时期,海外僧人由海路至岭南传教的,见诸文字记载的就有强梁娄至、迦摩罗、昙摩耶舍、求那罗跋陀、求那跋摩、杯渡、智药、菩提达摩、真谛等人,其中一些后来北上建康等地。
外国僧人的东来,使两晋南北朝长达300多年时间里岭南佛教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岭南最早的佛教寺院,即广州城内的三归、王仁二寺,就是281年东来的天竺僧迎摩罗创建的。
外国僧人停留和行经的地方,如广州、韶州、罗浮等,均成为佛教弘化之地。六朝时期,岭南地区兴建的佛寺计37所,其中广州19所,始兴郡11所,罗浮山4所,而广州更成为岭南以至整个南朝的佛教重地。
这一时期,外国僧人在岭南的活动,除了创寺传教之外,以译经为主。这也是这一时期岭南佛教对整个中国佛教的最大贡献。据统计,从3世纪初强梁娄至来广州译《十二游经》起,讫于真谛,所译经典有数十部。
真谛及其弟子在岭南的译经和传教活动,是六朝时期我国佛教史上一段极为重要的历史。
真谛为西天竺人,于546年到达南海,数次居粤共10余年,除了翻译诸多重要佛经外,还广为传道,对岭南佛教以至整个南朝的佛教都产生巨大深远的影响。真谛门徒广众,其中最为主要的有智恺、法泰、智敫等,均为当时名僧。
智恺和法泰均为内地人氏,赴岭南师从真谛。智恺到岭南后住广州显明寺,帮助真谛译出了《摄大乘论》、《俱舍论》等重要法典。
法泰“学达释宗,跨跞南海,知名梁代”,他到岭南求教真谛于制旨寺,前后译出佛经50余部。智敫是岭南循州人,早年遍访名师,后从真谛学经,尝宣《摄大乘论》至10余遍,曾为广、循二州僧正。
除了真谛及其弟子,岭南地区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还涌现不少著名僧人。
慧敬,南海人,“精于戒节而志操严明,故岭外僧尼咸附咨禀”。慧澄,高要人,入京师建康庄严寺师从僧旻10余年,名声大起,后省亲归岭南,番禺四众“向风钦德”。
道禅,交州僧人,后闻齐竟陵王大开禅律,盛张讲肆,千里引驾,同造金陵”,“永明初,游历京室……僧尼信奉,都邑受其戒范数千人”。
可见,六朝时期,佛教在岭南获得很大发展。其时,由于战乱连年,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渴望获得解救,再加上封建统治者对佛教不遗余力的扶植,佛教信仰在岭南地区得到迅速的传播,为当时佛教信仰最普遍的地方,广州、交州与建康、洛阳、长安等政治、文化中心一样,都是当时我国佛教的重地。
岭南的广州、始兴郡,唐代成为新禅宗的发祥地。隋唐两代,岭南仍是佛教兴盛的地区。
隋代,岭南高僧较著名者有慧越,“化行五岭,声流三楚”,为隋炀帝召入扬州弘法。
唐代,为岭南佛教的鼎盛时期,其突出的表现是惠能南派禅宗的创立极其广泛的传播。
惠能,新州人,北上蕲州黄梅东山寺向禅宗五祖弘忍求学佛法,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偈,压倒弘忍首席弟子神秀,得传五祖衣钵。
676年,惠能来到广州法性寺。该寺住持印宗为其削发受戒,承认其为禅宗正统,惠能遂成为禅宗的六祖,开始为大众开示禅门,讲授佛法。次年,惠能到曲江曹溪宝林寺传教。
惠能最主要的佛学思想是顿悟,他认为,佛性人人皆有,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因此,他并不以静坐敛心才算是禅,而主张只要随时随地修行用功,靠内心顿悟即可成佛。
他废弃印度佛教中的繁琐仪式,不以文字传教。其时,神秀在北弘化,重修学,世称“北宗”;惠能在南弘化,重明心见性,世称“南宗”,为禅宗之顿教。
后惠能弟子神会北游两京宣扬顿教,使南宗的正统地位得到确认,在全国的佛教派系中成为压倒一切的派别,曹溪成为我国佛教禅宗的祖庭。
南派禅宗的创立,是我国佛教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它摆脱了经院式的繁琐佛理束缚,直指心性,一悟见佛,简单而务实,为佛教的广泛传播起了非常巨大的作用。
惠能殁后,其弟子韶关法海集其言行,纂成《六祖坛经》,为禅宗的重要经典。
南派禅宗的创立,使岭南佛教进入一个鼎盛时期。唐代,岭南寺院、佛徒大增。如唐代天宝年间,“韶州生齿登皇籍者31000户,削发隶寺曹者3700名,建刹为精舍者400余区”,不到10户即有僧职一名,不足100户即有僧舍一区。
其时,岭南名僧辈出,仅惠能门下弟子,著名的就有40余人,其中青原行思、南岳怀让、荷泽神会、南阳慧忠、永嘉玄觉五人,号称“五大宗匠”,后均自成一家。其中以青原、南岳二家弘扬最盛。
南岳下数传衍为临济、沩仰两派,青原下数传分为曹洞、云门、法眼三派,形成了禅宗五派法流,传播于大江南北,而且远播海外。
除五大宗匠外,较为著名的有再传弟子希迁、惠照,以及惠照弟子惟严、宝通、药山等。
宝通又号大颠,789年归潮阳,创建灵山寺,门人传法者千余人,甚至元和年间力主排佛被贬潮州的韩愈也为大颠之佛理所折服。大颠著有《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义》、《金刚经释义》,又尝自写《金刚经》千500卷、《法华经》30部、《维摩经》30部。
至五代时期,南汉朝廷者崇佛教,岭南佛教之盛不亚于前代。南汉朝廷以兴王府为中心,建有上应二十八星宿的28座佛寺。
其时岭南名僧有如敏、竟钦、文偃,稍后又有实性、子祥等。文堰为惠能八世法孙,如敏首席弟子,晚年移居广东乳源云门山光泰禅院,创立禅宗五大支系之一的云门派。
当时至云门寺参禅学道的,“抠衣者岁溢千人,拥锡者云来四表”。南汉中宗刘晟对文偃十分敬重,曾亲到云门寺拜谒,以师礼相待。
文惬弟子澄远、缘密、子祥、实性等,均为禅门英俊,弘化各地,其中实性、子祥、达岸在岭南传法,为南汉统治者所敬重。
至宋代,岭南佛教逊于前朝,可谓盛极难继。禅派南宗力主顿悟,这固然可以使佛教通俗化即在民众中得以广泛传播,佛教思想更深入民间,但同时也削弱了寺院佛教。
按照南宗的主张,人们大可不必通过在寺院苦修也可以悟道成佛。但这一时期,佛教在雷、琼等开发较迟的地区却得到了发展。
宋高宗时期,有僧琮师,居雷州湖光岩传教;元世祖至元中时期,临高僧人佛功在琼州传教,以符水济人;元末,喇嘛胆巴谪居潮州,以密宗咒术弘化。
这些僧人道行高深,名播远近,为民众所信奉,使佛教在这些地区较为广泛地得到传播。
明代,岭南理学盛行。按理学本源于禅,禅理相通。理学之盛行,为佛教的兴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明英宗时期,名僧慧显于清远峡山寺弘化,参契之徒闻风而至。泉州名僧真空驻锡罗浮永福寺,后于光孝寺说法,听者数千人。
神宗万历末期,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憨山被贬雷州,居粤10余年,为御史王安、孝廉冯昌历力邀至光孝寺讲《四十二章经》,往返曹溪,弘扬南宗,中兴祖庭,影响深远。后憨山寂于曹溪,肉身葬于南华寺。
其时粤省上至文武官员,下至平民百姓,莫不对其仰服。憨山弟子栖壑,曾参净土宗宗匠莲池大师祩宏,传其衣钵,返广州时,“闻者争谒”,粤中名士陈子壮、梁朝钟延住白云蒲涧寺,四方学者云集。
后于肇庆鼎湖山创庆云寺,规模宏壮,僧众繁多,成为粤省四大丛林之一。栖壑弟子元觉,即石洞禅师,禅律精通,四方学者也多与交游。
从明代天启至清代康熙时期,为岭南佛教继唐、五代时期后的又一兴盛时期。
而清代康熙时期以后,各地寺庙寺产多被侵夺,失去经济支柱,佛徒备受官府欺压,加之新学兴起,西教东渐,对佛教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佛教遂趋于式微。
后来,各地寺庙大多荒废不修,或被占作他用,寺僧四散,即广州五大丛林光孝、海幢、华林、大佛、长寿等,也无一完全,僧人减少,所余之寺僧,也多为念佛修禅和应众做法事,少有研习佛典者。
[旁注]
康僧会 三国时期僧人,于247年来到三国时的东吴。他在建业建立寺庙,供奉佛像弘扬佛法。不久受到孙权的信敬,并为他建佛塔,造佛寺。还是我国佛教史上最早有佛、道、儒三家思想的僧人。
建康 东晋、南朝宋、齐、梁、陈五代京师的名称,六朝时期我国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六朝时期的建康城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以建康为代表的南朝文化,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洛阳 因位于洛水之北而得名,又称“雒阳”、“雒邑”。洛阳最早建成于夏朝,有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朝代在此定都,因此有“十三朝古都”之称,是我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它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
长安 是西安的古称,从西周时期至唐代先后有13个王朝及政权建都于此,总计建都时间1077年。是我国历史上历时最长,建都时间最早,朝代最多的古都,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
禅宗 最早由菩提达摩传入我国,称“达摩宗或佛心宗”,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时称“南能北秀”。惠能著名的弟子有南岳怀让、青原行思、荷泽神会、南阳慧忠、永嘉玄觉,形成禅宗的主流,其中以南岳、青原两家弘传最盛。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印度大乘佛教般若系经典。传入我国后,自东晋时期至唐代共有6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经题的意义,指以金刚一样无坚不摧的大智慧,破除一切烦恼执著,超越生死而达到永恒安乐的归宿。
《四十二章经》全称《佛说四十二章经》,佛教著作,据说是东汉时期迦叶摩腾、竺法兰汉译,一般认为是古代我国译出的第一部佛教经典。内容是把佛所说的某一段话称为一章,共选了42段话所编集而成。
[阅读链接]
光孝寺,全称“报恩光孝禅寺”,为岭南地区历史最久的寺院之一。寺址初为南越王赵建德故居。
三国时吴国骑都尉虞翻被贬广州居此,种植了许多苹婆和诃子树,称“虞苑”,又名“诃林”。虞翻卒后,其后人施宅为寺。
502年,梵僧智药三藏携菩提树来植于该寺坛前,为我国最早之有菩提树,后菩提树成为我国佛教的象征。
505年,西域僧般刺密谛携《楞严经》来,唐代宰相房融居寺潜心翻译,《楞严经》自此始。
676年,禅宗六祖惠能在该寺作过著名的“风幡”辩论,并在菩提树下削发受戒,寺名声益著。后凡游粤名僧,多在此寺开坛传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