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具特色的民间歌舞

岭南为古越族之地,越人迷信鬼神,在祭神祈福的时候,每以歌舞娱神,民间舞蹈即在这一基础上发展起来。

舞狮、舞龙、舞鲤鱼、舞公鸡、舞麒麟等祥瑞舞蹈形式几乎在岭南各地普遍存在。某些庙堂舞蹈也被保持下来,如客家地区的“打莲池”和潮汕地区的“走五方”。

而以潮阳、普宁为中心的英歌舞和以平远为中心的船灯舞颇具特色,艺术化程度较高,有一定的代表性。

舞狮这一舞蹈形式存在于岭南各地。狮为“南狮”,一般都由狮头、狮身、狮尾构成。

狮头用竹木等扎成框架,再用纸或布等糊上,并施以彩绘;眼、耳、口均可活动。狮身用大花布缝制。种类有睡狮、醒狮、瑞狮等,更有单狮舞、双狮舞和群狮舞等多种形式。

舞狮表演程序大同小异,多是由起鼓开始,经拜狮、引狮、戏狮、驯狮而结束。舞狮的动作主要来自武术,因此也被当做一仲民间传统体育项目。

各地舞狮所不同的是伴奏音乐有一定的差异,虽都是以打击乐为主,但调式不尽相同,如潮汕地区就以潮州大锣鼓来伴奏,气氛更为热烈。

舞龙在岭南地区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舞蹈形式。龙的样式要比狮的样式为多,有用稻草扎成的草龙,有用布缝制的布龙,有在草龙的基础上插上火把或焰火、香火的火龙等。

一般龙身有10节左右,视节数的多寡决定参舞人数的多少。舞蹈动作也以武术功底为基础,仿龙的升腾、盘旋、翻滚等。如果有双龙同舞,还有双龙戏珠的表演项目。

火龙大部以夜幕为背景,舞龙者在硝烟焰火中狂舞,更有一番浪漫气息。舞龙也以鼓乐伴奏,与舞狮一样,各地多用本地民间传统音乐,所以略有不同。

走五方又名“走真”,是一种古老的宗教、祭祀舞蹈,佛教与道教的表演程式基本一致,但所穿的服装,所置的摆设和所唱的经文则有所不同。

表演场地被划分为金、木、水、火、土5个方位,表演者手拿黄、青、白、红、黑五色旗,按音乐节拍和舞步要求不断挥舞表演,并变换不同造型。舞蹈人数可由5人、7人或者多至13人组成,多为奇数。

表演程式有称陀、压乙、双分、单蝴蝶、双蝴蝶、脱甲、铁索股、梅花、破头支、三脚凳等。伴奏使用的是打击乐,气氛热烈。

打莲池也叫“莲池舞”,是流传于客家地区的一种庙堂舞蹈,一般在灵堂进行。参舞者可多可少,两人为单莲池,4人为双莲池,6人为三角莲池,最多可达24人。

舞蹈者为和尚和尼姑,颇为专业化。参舞者使用道具有莲池杖、莲花杯等。

舞蹈动作有“碗花”、“杯花”、“木杖花”;表演程式有安池、告佛、双龙出洞、打四门、破地狱等。舞者边打锣钹边唱边念边舞。

音乐配以流水板、短七字板、两下半鼓、快板、长七字板、仰启慢板、禅板、普庵注板、一下半慢板、锣鼓快慢板等。其唱词多为劝善、劝孝,有浓重的佛教色彩,是佛教教义与民俗风尚结合的一种文化现象。

船灯舞是由北方传入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进入岭南后被加以改造,逐渐成为具有丰富内涵的民间舞蹈形式。船灯舞主要流行于客家地区,在平远尤受喜爱。

船灯舞传入平远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船”用竹、木制作,外表涂上色彩,配有花束、彩带、彩灯。船无底,底部周围饰有布条作水波状。

一般由3人表演,一个藏于船底操纵船只,一男一女在船头船尾表演,3人的动作必须默契,才能逼真地表现“江上行船”的效果。

早期船灯舞只追求行船的逼真,后来揉进了一些生活主题。通过“行船”表现打鱼以至男女恋情等,舞蹈的设计也根据题材的需要而渐趋繁复,使原来的艺术表现力大大提高。

配乐多是客家民间小调,如《渔家乐》、《夜行船》、《卖杂货》等,乐器主要有唢呐、笛、扬琴、三弦、板胡、二胡,还有一些打击乐器,如锣、鼓、钹、铛等。船灯舞体现了客家人追求美好生活,娱乐升平的情调。

“舞鹰雄”流传于雷州半岛已几百年,竹园村的“舞鹰雄”以高难度著称。

“舞鹰雄”的起源,有一个传说:从前,雷州半岛东北部有座大山,山上飞禽走兽众多,其中鹰和雄常一起嬉戏觅食,甚是有趣。又传说鹰、雄能驱邪镇妖,给人们带来如意吉祥,因而每逢新春佳节或喜庆节日,村村户户都渴望着能有鹰、雄的出现。

于是人们就模拟它们嬉戏相斗的情景,创造了“舞鹰雄”这种舞蹈形式。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当地一种传统的民俗活动。

“舞鹰雄”属大道具类舞蹈,鹰的造型特征是尖嘴、宽翅、利爪,机灵而勇猛。雄做成龙头凤尾,金钱豹身,麒麟角,显得强悍威武。

表演的套路大致为“醒鹰雄”、“格斗四门”、“洗脸漱口”、“过桥”、“采地青”和“采天青”等,其中“采天青”动作惊险,难度最大,是整个舞的高潮。

大约在清代咸丰年间,竹园村一带就有“舞鹰雄”的活动了,但一直只能局限在地面舞蹈。

后来,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艺人制作了一支4米高的木杆,把鹰的表演者顶上空中,在没有任何保险措施的情况下,肚顶木杆,做高空平衡旋转和采青的高难动作,大大提高了鹰雄舞的表演水平。

鳌鱼舞是番禺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当地著名的沙湾飘色,一般和鳌鱼舞一起举行。在飘色前面开路的,往往是两条翩翩起舞的大鳌鱼。

这种鳌鱼舞,据说有300多年历史,过去每逢丰年或有喜庆佳节,民间都要耍鳌鱼舞。有了飘色之后,又与飘色活动结合,互相助兴。

鳌鱼传说为一种神鱼,龙头鱼身,是鲤鱼误吞龙珠而变成。它一眨眼就会地震,一翻身就天塌地陷,人们历来对它有一种敬畏心理。

过去,人们以竹篾扎成鳌鱼的形象,用纸张裱糊后画上斑斓的色彩,敬之若神明。后来,又用它来耍舞。

舞时吹起螺号,所到之处,人们燃炮致意,以示吉祥,久而久之,发展为具有一套程式的鳌鱼舞。起舞者双手举鳌鱼于头上,像耍狮一样,上下跳跃,左右摆动,模仿鳌鱼戏水、噙茜、交配、散卵的动作,十分逼真,很有水乡生活气息。

鳌鱼舞是鱼灯舞的发展,起舞时必有一对鳌鱼,一雌一雄,一金一银,雄鳌鱼金甲葵扇尾,雌鳌鱼银鳞芙蓉雉,还有一人扮演文曲星,相当于舞狮时的大头佛。

番禺各乡还有以鳌鱼舞进行夺标比赛之习。人们以二三十人组成一队,举着鳌鱼穿乡过寨进行表演,看谁的鳌鱼造型美观大方,舞姿优美逼真,更重要的是看谁能把这4尺长,10多千克重的鳌鱼头舞到爆竹燃尽。

有时各乡鳌鱼队集中某村广场,从白天舞到半夜,爆竹也从天光响到天黑。到了深夜,筋疲力尽者自动退出,坚持到最后的算为优胜。

英歌舞,也称“英歌”,是粤东潮汕地区流行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属汉族广场情绪舞蹈,潮阳市是英歌舞最盛行的县市。根据民间艺人的口耳相传,潮阳英歌源溯明代。

潮阳英歌在广泛的流传中形成不同的流派、风格,若按舞蹈节奏的板式划分,大致分为慢板英歌、中板英歌和快板英歌3种。

慢板英歌节奏较慢,所用舞棒比其他流派长,其基本舞法是3下槌或4下槌构成一组动作,慢中见势,势中显气,凝重古朴而又舒展优美。此外,还有“醉槌”英歌,舞者舞时形似醉汉,别具神韵。慢板英歌主要流传于我市的棉北、文光、城南一带。

中板英歌的节奏较之慢板英歌略快,基本舞法有打五棒、打七棒构成一组动作的,也有打8棒、10棒、11棒、13棒构成一组动作的。

锣鼓点与慢板英歌有明显的不同,前者鼓点中间,有停顿和拉长,后者则是连续敲点。中板英歌主要也流传于棉北、文光、城南一带,其特点是稳健中见潇洒,古朴中现圆活。

快板英歌的节奏快,鼓点紧,并随着队伍的阵势开合而多变,所用的英歌槌较短,运槌灵便。快板英歌一般分为对打套式、南山文派和南山武派三类。

对打套式是运用英歌本身具有的单槌、双槌等表演程式,溶进了南拳的单打、双打、三面打、四面打的拳路套式,由于南派武术的有机溶入,因而舞蹈动作显得特别勇猛威风。

南山文派英歌的特点是参舞的队员不是全执舞棒,而是前部分的队员两手各执舞棒,后部分的队员则一手执小鼓,一手执鼓槌,槌鼓共鸣,热烈活泼。

在舞蹈过程中,间或出现“渡江”的表演程式,使得舞蹈旋律具有峰回路转、浓淡有致之妙。这是南山文派独有的特色。

南山武派英歌的队伍结构和表演形式,类同南山文派,所不同的是武派没有“渡江”形式,武派的特点是在阵图的变化中,每每出现一组由打二三十多棒的“敲击组合”,突出“武”的威勇,使得场面更加雄奇壮观。

[旁注]

麒麟 简称“麟”,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一种动物,与凤、龟、龙共称为“四灵”。古人把麒麟当做仁兽、瑞兽。雄性称“麒”,雌性称“麟”。麒麟因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在我国传统民俗礼仪中,被制成各种饰物和摆件用于佩戴和安置家中,有祈福和安佑的用意。

潮州大锣鼓 是广东省潮汕地区民间传统音乐中的一朵奇葩,是一种由锣鼓乐与管弦乐组合而成的演奏形式,由历代相沿的鼓吹乐类演变而成,是潮汕地区最具群众性的乐种之一。

道教 又称“道家”、“黄老”、“老氏”与“玄门”等,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固有宗教。道教对我国的学术思想、政治经济、军事谋略、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国民性格、伦理道德、思维方式、民风民俗、民间信仰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锣 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在我国的民族乐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应用范围也很广泛,它不仅在民族乐队、民间器乐合奏、各种戏曲、曲艺以及歌舞伴奏中使用,而且也是庆祝集会、赛龙舟、舞狮子、欢庆丰收和劳动竞赛中不可缺少的乐器。

扬琴 又称“洋琴”、“打琴”、“铜丝琴”、“扇面琴”、“蝙蝠琴”、“蝴蝶琴”,是我国民族乐队中必不可少的击弦乐器。用于广东音乐、江南丝竹、扬州清曲、广西文场、常德丝弦、四川琴书、河南琴书、山东琴书、榆林小曲等乐种、曲种。

板胡 因为琴筒用薄木板粘成而得名的。清代时曾别称“板琴”。是明末清初伴随戏曲梆子腔而出现的,在胡琴的基础上产生的乐器。最初,板胡主要流行于我国的北方地区,当地的许多地方戏曲和曲艺,比如像河北梆子,评剧、豫剧、秦腔等都是用板胡作为主要伴奏乐器的。

文曲星 星宿名之一。在我国神话传说中,文曲星是主管文运的星宿,文章写得好而被朝廷录用为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一般我国民间认为出现过的文曲星,有范仲淹、文天祥、《白蛇传》中许仙的儿子许仕林等。

南拳 又称“南方拳”。是南少林等拳种与我国南方各地地方拳种相结合的产物,技术套路繁多,遍布各省。由于历史悠久,再加上师承关系的演变,形成了多种打法,但多数套路仍具有同一特点,总属南拳。

[阅读链接]

在潮阳英歌中,还有与各流派英歌风格迥异的“女英歌”,女英歌衍生于男性英歌,但其风格又有别于体现阳刚之美的传统英歌,演起来轻盈活泼,矫健俏丽,令人耳目一新,可说是一枝独秀。

在潮阳英歌中,有条件的地方,还配有英歌后棚,即紧接在英歌队员后面的表演队伍,大致表演戏曲片段和武术等。以潮阳来说,大多数英歌队不带“后棚”。

至于前棚的英歌队员,名额也没硬性规定,一般视本乡“壮丁”多少而定,有24人的,有36人的,俗称“三十六天罡”;有72人的,俗称“七十二地煞”;也有108人的,扮成梁山泊“一百零八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