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姿多彩的岭南戏剧

岭南地方戏剧中有粤剧、潮剧、琼剧、汉剧定型早、影响面广,各有自己的特色;木偶剧等也颇有艺术内涵。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粤剧是融汇明清以来流入广东的海盐腔、弋阳腔、昆山腔、梆子腔等诸腔并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间音乐所形成的,是以梆子、二黄为主的我国南方一大剧种。

粤剧源自南戏,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的表演艺术。

早期粤剧唱腔以梆子为主,受徽班影响以后也以西皮、二黄为基本唱调,并保留部分昆、戈腔。后来志士班从演唱语言入手改良,在将“官话”变为广州方言时,唱腔也随之得到改良,改良后的唱腔也就叫做“新腔”。

新腔较旧腔来说,基本音调虽不变,但节奏变慢,旋律更为丰富多彩,而且调性可以灵活处理,曲调的使用越来越多样化。在此基础上,利用节拍的延伸或缩减,还创造出一些新的板式。

在音乐方面,粤剧吸收了广东民间音乐素材和表现手法,更好地为剧情服务。粤剧的一些曲牌就是来自广东音乐名曲。

早期粤剧使用的乐器只有二弦、提琴、月琴、箫笛、三弦和锣钹鼓板,声调简单。进入成熟期以后,粤剧所使用的乐器达40余种之多,甚至接纳了多种西洋乐器,如萨克斯管、小提琴等,使音乐效果更臻完善。

这在当时的戏剧界是少见的,显示出岭南戏剧勇于革新的精神。

粤剧最初的演出剧目《江湖十八本》并非粤剧独有,而是从其他剧种传来。“粤剧中兴”以后,粤剧的主要科目是“大排场十八本”,即《寒宫取笑》、《三娘教子》、《平贵别室》等18个传统剧目,影响面较广。

潮剧又名“潮州戏”、“潮音戏”、“潮调”、“白字戏”,主要流行于潮州方言区。

潮剧的形成和发展,也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由宋元的南戏逐渐演化,吸收了戈阳腔、昆曲、皮黄、梆子戏的特长,结合本地民间艺术,如潮州音乐等,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潮剧的语言并非一开始就使用潮州方言。据明刻本《摘锦潮调金花女大全》记载,这时的潮剧主要用潮州方言演唱,但其中一些场次的唱腔和道白,标明用“正音”演唱。

可以看出,潮剧从南戏演化的过程中,开始可能全用“官腔”,其后才逐渐减少“官腔”分量而最终完全地方化。

潮剧的伴奏乐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而不断发展丰富。最初,乐器只有竹弦、唢呐、椰胡和月琴,以竹弦为领奏乐器。之后,竹弦被二弦取代,月琴为扬琴取代,增加了大笛和小笛,又增加二胡、琵琶和大胡。

潮剧曲牌很多,板式多变,常用二板、二板慢、三板慢等板式。早期潮剧因曲板的“高音调”,演员多为10岁至15岁的孩童。

潮剧的“帮声”,即登台演员唱至最精彩片段时后台众声“齐唱”相和的现象,在其他戏曲中甚为少见,是潮剧的特点之一。

潮剧行当齐全,生、旦、净、丑各有应工的首本戏,表演细腻生动,身段做工既有严谨的程式规范,又富于写意性,注重技巧的发挥,其中丑行和花旦的表演艺术尤为丰富,具有独特的风格和地方色彩。

从表演上来看,潮剧的角色行当中以生、旦、丑最具地方特色。

生旦戏《扫窗会》被誉为我国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典型代表;潮剧丑角分为10类,其中项衫丑的扇子功蜚声南北,为世所称。

老丑戏《柴房会》中,丑角的溜梯功为潮剧所独有,在戏曲界享有盛誉。潮剧在过去一直实行童伶制,小生、青衣、花旦均由儿童艺人担任。

潮剧的传统剧目,以取材于本地民间传说及历史故事的创作剧最有地方特色,如《荔镜记》、《苏六娘》、《金花女》、《刘进忠反潮州》等。还有一些来源于南戏或明清传奇杂剧,如《琵琶记》、《荆钗记》、《白兔记》等。

琼剧又称“海南戏”,主要流行于海南岛,在雷州半岛也有一定影响。用海南方言演唱。

琼剧与梨园戏、潮剧、正音戏等有直接的渊源关系,是在上述诸剧种的影响下,吸收了海南民歌小调和“歌舞八音”等音乐而逐渐发展而成。

粤剧的“梆簧”声腔也为琼剧所吸收。其唱腔结构有滚唱和帮腔,原曲牌联套体,后发展以板式变化体为主。伴奏乐器有竹胡、二胡、二弦、大小唢呐及打击乐器如花鼓、京锣等。著名的传统剧目有《张文秀》、《三上公堂》等。

汉剧又称“外江戏”,是徽剧传入广东后形成的剧种,流传于潮仙地区和梅县地区。据清王定稿《鳄诸摭谈》记载“潮州外江戏,或谓创自杨分司。”

杨分司名易振磷,河北人,1830年署潮州盐运同知,汉剧或即由其所带戏班入潮后逐渐发展而成。早期汉剧先在普宁洪阳及潮阳一带活动,后来传入海阳,再流入客属地区,并在客属地区扎根。

汉剧在潮州主要是为士绅阶层所崇尚,这可能是因为它的演唱语言非地方方言,只有士绅能听懂之故。后来扎根客属地区,与其语言与客家话接近有着直接关系。

汉剧的伴奏乐器原来较简单,仅有头弦、二胡、三弦、萧、大小唢呐等,后来增加了扬琴、秦琴、琵琶、古筝、大提琴等,还有一些打击乐器,唱腔主要是“西皮”、“二黄”。表演程式与湖北汉剧相仿。

广东汉剧的传统剧目有《高皇过关》、《孝义流芳》、《三娘教子》等。

此外,皮影戏与木偶戏也是岭南戏剧表演形式,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皮影戏出现较早,在北宋时期就已经有演出记载。

木偶戏分铁线本偶和提线木偶两种。铁线木偶在潮州是由皮影发展而来,因此叫做“皮影”;提线木偶叫木偶戏,岭南各地都有,以五华的木偶戏艺术为精,影响最大。

[旁注]

海盐腔 戏曲声腔。因形成于浙江海盐而得名,它是元代海盐澉浦人杨梓受戏曲音乐家贯云石启发,对当时流行的南北歌调加工而成的。与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并称为明代南戏四大声腔。

西皮 是戏曲腔调。明末清初秦腔经湖北襄阳传至武昌、汉口一带,同当地民间曲调结合演变而成。在京剧、汉剧、徽剧等剧种里,西皮都同二黄腔调并用,合称“皮黄”。在湘剧、桂剧等剧种里,西皮又称“北路”,同二黄称为“南路”相对,或合称“南北路”。

弋阳腔 戏曲声腔。简称“弋腔”,是宋元时期南戏流传至江西弋阳后,与当地方言、民间音乐结合,并吸收北曲演变而成。它至迟在元代后期已经出现。明清两代,弋阳腔在南北各地繁衍发展,成为活跃于民间的主要声腔之一。

昆曲 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是发源于14世纪至15世纪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后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

南戏 南戏有多种异名,南方称之为戏文,又有温州杂剧、永嘉杂剧、鹘伶声嗽、南曲戏文等名称,明清间也称为传奇。为其后的许多声腔剧种,如海盐腔、余姚腔、昆山腔、弋阳腔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在我国戏曲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曲牌 是传统填词制谱用的曲调调名的统称。俗称“牌子”。古代词曲创作,原是“选词配乐”,后来逐渐将其中动听的曲调筛选保留,依照原词及曲调的格律填制新词,这些被保留的曲调仍多沿用原曲名称。明代以前所形成的戏曲声腔,以及由明清俗曲发展成的戏曲剧种,大多以曲牌为唱腔的组成单位,通称作“曲牌体”唱腔。

正音戏 又称“正字戏”,用中州官话演唱,因当地称中州官话为“正字”或“正音”而得名。正字戏是元明时期南戏的一支,明代从闽南传入粤东。主要曲调有正音曲、昆曲两种,也有部分杂曲、小调。流行于以海丰、陆丰为中心的粤东和闽南地区。

[阅读链接]

五华提线木偶于明代初期由福建传入,流行至今已有600多年,木偶戏主要活跃于乡村、民间喜庆、庙会等场所,深受当地乡民的喜爱。

五华提线木偶戏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木偶造型精美,提线技艺灵活,表演奇特传神,出神入化;演唱曲调多样,有汉调、客家山歌、民歌等。

尤其在表演艺术技巧方面,创新和发展了不少高难度绝技,如舞蛇、舞狮、打花鼓、拉二胡、吹唢呐、耍扇、拔剑、舞双枪、射箭、翻筋斗、喷火、抽烟、骑单车和被誉为创“天下一绝”的木偶书法等;真正达到了“能人之所能,能人之所不能”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