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龚励精图治建立南汉国

唐代末期黄巢起义,席卷大半个中国。紧接着唐王朝灭亡,五代十国递相更替。

当时,岭南的局势虽然相对于中原比较平静,但同样处于四分五裂之中。原唐朝的各州刺史乘中原战乱、皇权衰弱之机从中原的统治中游离出来,占据一方,各自为政,成了地方割据者。

907年,刘隐受后梁册命任封州刺史并受封为南海王统辖岭南地区。在当时,刘隐要恢复和维持岭南的局部统一和稳定的局面、要在岭南建立起权威,就必须首先征服这些割据者。

于是,刘隐决定先攻韶州。其弟刘龚不同意,他认为韶州是虔州卢光稠的儿子卢延昌所据,如击韶州卢光稠必救应,造成首尾受敌,故韶州不宜直攻而应计取。刘隐不听,结果大败而归。

刘隐佩服弟弟的军事才能,于是“尽以兵事付龚”。刘龚不负兄望,“悉平诸寨”,并另派官员到这些州邑任刺史。

911年,刘隐病逝。

917年,刘龚改广州为兴王府作为国都称帝建国,号“大越”,第二年又以汉代皇族刘氏的后裔自居,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

刘龚建国后,采取了一些巩固政权、发展经济和文化的措施:

唐代末期中原战乱频繁而岭南相对而言是比较平静的,所以中原不少士大夫都南迁避难,原在岭南做官的也都在此落户。

这些封建士大夫对刘氏是否支持,对南汉的立国和稳定,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这些人在刘隐坐镇岭南时曾受到刘隐的礼遇,他们为刘隐在岭南扩展势力、巩固地位作出了贡献。

刘龚继承兄长的做法,对这些士人至诚相待,以换取他们的支持。在南汉建国后将这些士人安置在重要的职位。

不仅如此,他还注意解决这些士人的后顾之忧,使他们真心实意地为南汉政权服务。南汉兵部尚书赵光裔原是洛阳大族,在南汉虽被委以高官,但总觉得“耻事伪国,常怏怏思归”。

刘龚知情后即令人模仿赵光裔手迹给他家中修书并派人送至洛阳,召其二子及家属至岭南,使赵光裔“惊喜,为尽心焉”。赵光裔在南汉为相20余年,使南汉“府库充实,政事清明,辑睦四邻,边境无恐”。

刘龚一改唐代以武人为刺史的流弊,主要任用滞留岭南的唐名臣和因战乱来岭南避难的中原士人为州刺史。这一做法,使南汉地方吏治比较清廉。

文士为官,纵或贪浊,其危害性总不至于如武人性贪行暴,动辄兴兵作乱,荼毒一方。因此南汉统治岭南半个世纪而没有出现重大动乱。

刘龚通过通婚、“遣使聘问”等途径与邻国建立睦邻关系。刘隐在位时曾嫁女予楚国主,是为马皇后。刘龚建国时马皇后已死。当时楚国势力较强,与南汉争夺岭南西道发生摩擦,两国友好关系陷入僵局。

时为兵部尚书的赵光裔意识到楚国对南汉的潜在威胁,对刘龚说:“自马后崩,未曾通使于楚。亲邻旧好,不可忘也。”

刘龚根据赵光裔的推荐,派遣“有使臣才”的谏议大夫李纤出使楚国,重修旧好。南汉与吴、南唐、闽也是使者往来频繁,关系友好,极少发生争战。刘龚“讲信修睦,以通邻好”的外交政策,维护了岭南的安定局面,使岭南人民得以休养生息。

从唐代中后期开始,岭南地区的经济已有长足的发展,成为唐代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地。

南汉经济的发达促进了经贸的繁荣,加之刘龚出自富商之家具有重商思想,在他统治时期鼓励发展经济贸易,“岭北商贾至南海者”他“多召之”,还“与岭北诸藩岁时交聘”。因此,当时南汉的经贸活动相当活跃。

另外,广州很早就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中心。五代时期虽然因中原战乱对外贸易已大大萎缩,但广州在南汉统治下对外贸易规模虽不及盛唐之时,却也持续不衰。这与刘龚在位时着意招徕海外客商、“笼海商得法”有密切关系。

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南汉获得丰厚的利益。刘龚重视商业、鼓励经贸促进了岭南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刘龚采取了促进文化教育发展的政策,提出:

兴学校,倡教育,置选部,行贡举。

918年,就举行了科举考试,录取进士、明经10余人,以后,科举取士“岁以为常”。刘龚重视文教、重用士人的政策刺激了岭南文化事业的发展。

南汉国在音乐、历法、诗赋等文化领域都有一些建树。如陈用拙自少学习礼乐,“尤精音律”,著有《大唐正声琴籍》10卷,其中记载了古帝王名士善琴者的事迹,并且对古调缺征音补新征音谱若干卷。

周杰精于历算,著《极衍》24篇,并修正了传统《大衍历》数字的误差。

[旁注]

五代十国 唐朝灭亡后至北宋建立前的历史时期。五代是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5个依次更替的中原朝廷。在五代更迭中,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荆南、北汉十个割据政权,合称“十国”。

兵部 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军械、军令等。源于三国魏五兵制。其长官为兵部尚书。兵部又称“夏官”、“武部”,兵部尚书又称“夏卿”。

大夫 古代官名。西周时期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世袭,有封地。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任官职之称。秦汉时期,朝廷有御史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唐宋时期尚有御史大夫及谏议大夫之官,明清时期废止。

科举 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607年开始实行,至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多年。

礼乐 礼就是指各种礼节规范,乐则包括音乐和舞蹈。礼乐的起源与人类文明的演进是同步的。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

大衍历 因立法依据《易》象大衍之数而得名。又因729年的唐开元十七年起施行二十九年的历法,也称“开元大衍历”。传说大衍历为唐代僧一行所作。该历法系统周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

[阅读链接]

《南汉书》有本纪6卷;类传12卷,依次为后妃、诸王公主、诸臣、杂传、女子、宦官、方外、叛逆、外传等9类。除杂传外,其余类传及本纪各主之前,均有“论赞”褒贬人物。本纪5主,类传每卷少者6人,多者31人,纪、传共184人。

该书广泛利用了新旧《唐书》、新旧《五代史》、《宋史》、《资治通鉴》等书,还引用了《九国志》、《十国春秋》、《五国故事》及广东地方志等近百种古籍,史料来源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