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底蕴——艺苑民风

岭南文化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与外地交融,但仍然保持有地方民族的特色,表现在文学艺术和民间习俗方面则更为显著。

如戏剧有粤剧、潮剧、琼剧、汉剧等地方剧种,民间歌谣有粤怄、潮州歌、客家山歌等。而岭南音乐与岭南宗教在国内也是自成一家,所有这些把岭南文化点缀得更加丰富多采,在中华文化百花园中添上了光辉的一页。

内容丰富的岭南音乐

岭南音乐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体系,包括广东音乐、潮州音乐、客家汉乐以及岭南少数民族音乐等。其中广东音乐、潮州音乐和汉乐最富有特色。

广东音乐是以广东民间曲调和部分粤剧音乐、牌子曲为基础,一步一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当时在珠江三角洲一带,兴起一种由乐队演奏的乐曲,又叫做“八音”、“行街音乐”、“座堂乐”。

它适应着戏曲伴奏、街头卖艺或者婚丧喜庆的需要,风行一时。后来又出现了“宝字”的名目,用以专指在唱曲间歇时丝弦乐队自行演奏的“过场”一类的“小调谱”。

这种演奏因同样受到听众的欢迎,便逐步演变成为独立行当。广东音乐就是沿着“宝字”的路子发展起来的。

西洋音乐进入我国后,广东音乐接受了它的某些成分,使自身从曲调到演奏器械、手法都有进一步的发展。

广东音乐使用的乐器,最初比较简单,以琵琶主奏,配以筝、箫、三弦、椰胡等。接着出现二弦、提琴三弦、月琴和横箫的组合。后来开始以二胡主奏,配以秦琴、扬琴;之后又加进一些丝竹乐器和西洋乐器。

由于演奏乐器的配搭日见完善,广东音乐的表现形式也更显丰富。

早期广东音乐的代表作有严老烈的《旱天雷》、《倒垂帘》、《连环扣》等,乐曲一直流传下来。番禺人何柳堂、何马年、何少霞被誉为“广东音乐何氏三杰”。

何柳堂的作品有《赛龙夺锦》、《雨打芭蕉》、《饿马摇铃》、《七星伴月》及《鸟惊喧》等;何马年的作品有《晚霞织锦》、《月影寒梅》、《剪春罗》、《一弹流水一弹月》等;何少霞作品有《陌头柳色》、《白头吟》、《夜深沉》、《桃李争春》。

他们的创作大大丰富了广东音乐的内涵,也扩大和提高了广东音乐的境界。崔蔚林的《禅院钟声》、陈德巨的《春郊试马》、曾浦生的《岭南香荔》也各有特色,成为广东音乐的经典之作。

潮州音乐源远流长。宋代已有用于祭祀的成套乐曲《凝安》、《安宁》、《明安》、《成安》、《同安》、《文安》等。演奏乐器为编钟、编磬、琴瑟、凤萧等,并出现民间乐工。

在接受古代燕乐、清乐的基础上,潮州音乐又受南戏、正字、白字、两秦朴江等戏曲的影响,经过长期的加工改造,最后逐渐定型。潮州音乐实际上指的是潮州锣鼓乐和潮州弦乐、庙堂音乐及细乐。

潮州锣鼓乐是最具特色的潮州吹打乐,广泛流行于潮汕民间,有潮州大锣鼓、潮州小锣鼓、潮州苏锣鼓、潮州花灯锣鼓等形式,以潮州大锣鼓声誉最高,最具代表性。

潮州大锣鼓的演奏乐器很多,打击乐器有大鼓、斗锣、深波、苏锣、大钹、小钹、钦仔、亢锣、月锣等;管弦乐器有大小唢呐、横笛、椰胡、秦琴、二胡、扬琴等。演奏方式以击鼓为指挥,由打击乐和管弦乐合奏,管弦乐以大小喷呐主奏。

传统演奏方式有“长行套”、“牌子套”两种。长行套演奏“二板吹套”和“三板锣鼓”等;牌子套则由许多不同宫乐的牌子曲连缀而成。潮州大锣鼓的传统曲目有《封相》、《薛刚祭坟》等。

潮州弦乐也称“潮州弦诗乐”。演奏乐器有二弦、椰胡,秦琴、三弦、琵琶、二胡、扬琴、笛仔等。

演奏时以木板击拍,由二弦领奏。一般由10多件乐器一起演奏。后来,有些西洋乐器加入演奏行列,使潮州弦乐从内容到形式更为丰富。

“潮州十大套”是潮州弦乐最具代表性的乐曲,曲目是《寒鸦戏水》、《昭君怨》、《小桃花》、《平沙落雁》、《锦上添花》、《凤求凰》、《大八板)、《黄鹂词》及《玉连环》,每曲68板,均由“头板”、“拷拍”和“三板”三段构成,结构严谨,曲调非常优美。

潮州庙堂音乐,也称佛乐或寺堂乐,在我国佛教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佛教音乐中的一朵奇葩。

潮州庙堂音乐的演奏乐器多样。管弦乐以唢呐、笛为主奏,伴以扬琴,二胡、琵琶、三弦、椰胡等诸多乐器。打击乐则以经鼓为指挥,配合锭子、吊铃、子母音磬、小钹等。管弦与击乐合奏,具有曲调优美,音韵和谐,音乐旋律具有庄严静穆,清静高雅,令人百听不厌,如痴如醉之特点。

潮州庙堂音乐曲目丰富。乐曲基本分为两大类,即“香花板”和“禅和板”。潮州庙堂音乐在板式、曲调、唱词、内容都有严格的分类,形式上有固定唱词和没有固定唱词两种。

有固定唱词的曲调称为“赞板”。赞板如《南海赞》、《准提赏》等诸多乐曲。

没有固定唱词的曲调称为忏板。忏板乐曲的特点则是一曲可套用多种唱词,灵活机动,哪些唱词的内容与曲调的音韵节奏相互合就可以套用。

潮州庙堂音乐的演奏板式有“七星”、“佛曲”、“香花”3种。“七星”演奏特点是节奏缓慢,在乐曲演奏中配套“禅和板”特有的“七星鼓点”,具有平缓悠扬、庄严高雅、规整有序的节奏,典雅优美的旋律,雍容徐静、飘飘若仙之意境。

“佛曲”节奏稍慢,旋律优美,抑扬顿挫,令人收摄凡心,身心澄静。“香花”表现热烈昂扬,节奏生动活泼,有如行云流水,超快爽捷之特点。

汉调音乐源自古代中原地区的民间音乐,随客家人南移,与当地音乐融合,演化成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种。主要分布在粤东、赣南、闽西南、台湾地区及国外华裔客家人中间。

常用乐器有头弦、提胡、椰胡、扬琴、月弦、三弦、琵琶、小唢呐、笛子、洞箫、笙、云板等各种打击乐器,演奏组合分为若干种,传统形式有“和弦索”、“锣鼓吹”、“清乐”、“中军班”。

汉乐传统发展曲调的手法,是把一首乐曲分为缓板、中板、紧板三段,中板、紧板就是将缓板的曲调减字处理,把原来装饰性的、音符稠密的旋律紧缩精炼为骨干音。代表曲目有《百家春》、《出水莲》等。

岭南音乐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不少外地民间音乐的养分,特别是吸收了西洋音乐的乐器、表现手法,从这一点上可以窥见岭南文化的开放性及兼收并蓄的特点。

[旁注]

粤剧 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粤剧源自南戏,自明代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至清代末期,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使广州人更容易明白。

椰胡 形似板胡,音色浑厚,用以合奏或伴奏。椰胡用于民间传统乐种,如广东音乐、潮州大锣鼓、福州十番、闽南十音、福建龙岩静板音乐和永定、上杭等地的十班音乐等,还用于广东潮剧、潮州弦诗等多种戏曲和曲艺伴奏。

编钟 是古代汉族重要的打击乐器,是钟的一种。兴起于西周时期,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时期。编钟由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钟有次序地悬挂在木架上编成一组或几组,每个钟敲击的音高各不相同。由于年代不同,编钟的形状也不尽相同,但钟身都绘有精美的图案。

南戏 我国戏剧的最早成熟形式之一。南戏有多种异名,南方称为“戏文”,又有“温州杂剧”、“永嘉杂剧”、“鹘伶声嗽”、“南曲戏文”等名称,明清时期也称为“传奇”。为其后的许多声腔、剧种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在我国戏曲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牌子曲 曲艺的一个类别。包括单弦、大调曲子、四川清音、湖南丝弦、广西文场等。一般为一人演唱,也有多至五六人的。北方的牌子曲多以三弦为主,南方的牌子曲则多以扬琴、琵琶、二胡等为主。

二胡 又名“胡琴”,唐代已出现,称“奚琴”,是北方的民间乐器。二胡是我国独具魅力的拉弦乐器,它既适宜表现深沉、悲凄的内容,也能描写气势壮观的意境,音色接近人声,情感表现力极高。

三弦 又称“弦子”,我国传统弹拨乐器。柄很长,音箱方形,两面蒙皮,弦三根,侧抱于怀演奏。音色粗犷、豪放。可以独奏、合奏或伴奏,普遍用于民族器乐、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

[阅读链接]

关于“禅和板”音乐传入民间还有一个故事:

在清朝咸丰年间,潮州各地民不聊生,生活艰苦,民众为求佛祖保佑,以图温饱安宁,有李谨人、辜笠舸、董思园、魏蜇斋等人皈依开元寺住持释可兴法师于诸天阁集会念佛,以消兵难。

后来创建潮州第一个俗家佛教组织“潮郡念佛社”,念佛兼办慈善事业。潮郡念佛社后延聘开元寺僧人释可声传教“禅和板”音乐,潮郡念佛社社友邱家详尽得其真传并有所发展创新。

释可声还传教了赞偈、经忏乃至《云栖瑜枷焰口施食仪规》等,开创了俗家居士作金刚上师主持焰口施食法事之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