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独特的工艺美术

岭南工艺美术发端甚早,新石器时代已有石器加工,贝雕和陶艺也显示出艺术的灵气。

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的是,岭南工艺美术更多植根于本土,并沿着自己的发展方向成长,因此也就有着更多的地方文化特色。广绣、端砚、潮州金漆木雕,无不包含独特的艺术个性,体现丰富的岭南文化内涵。

广绣也称“粤绣”,包括广府的广绣和潮汕的潮绣。广绣最早见于盛唐时期的记载。唐代人苏鹗在《杜阳杂编》就说道:

唐永贞元年,南海贡奇女卢眉娘,年十四,工巧无比,能于一尺绢上绣《法华经》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点划分明,细如毫发……

至宋代,民间日常已广泛应用刺绣品,其中的欣赏品的工艺日臻成熟。明代中后期,广绣已扬名海外。1514年,葡萄牙人在广州购得龙袍绣片回国,得到国王厚赏,广绣之名遂传至欧洲,绣品从此输出国外。

清代初期,英国商人拿服饰图样到广州绣坊订绣品。因图样乃西方油画风格,绣工绣得惟妙惟肖,便增加绣线种类及改革绣法,丰富绣品的表现力,使广绣技艺更加提高。如以孔雀羽毛扭绩成线缕,以马尾缠绒为勒线等。

英国商人带服饰图样到广州加工刺绣,使广绣吸收了西洋油画的艺术风格,运用透视和光线折射的原理,丰富了广绣的设计色调和表现力,绣品广泛地应用于室内装饰和日用衣饰上。

清代中叶是广绣出口的全盛时期,大幅的绣画纳税也要白银1.2两。当时的广绣作品布局章法已中西合璧,用色浓艳且非常光影变化。

清代乾隆期间,广州刺绣业成立了行业组织锦绣行。光绪年间,广东省成立工艺局,设缤华艺术学校,传授绘画、刺绣、雕刻等技艺。

广绣的品种有真丝绒绣、金银线绣、金绒混合垫绣和垫凸绣等4种,既有日用品,也有观赏品。针法多达30余种,讲究细致均匀、纹理分明,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

潮绣传说创始于少数民族,与黎族织锦同源。潮绣有强烈的地方色彩,构图饱满均衡,针法繁多,纹理清晰,金银线镶,托地垫高,色彩浓艳,装饰性强,尤以富有浮雕效果的垫高绣法独异于其他绣法。

此外,以金碧、粗犷、雄浑的垫凸浮雕效果的钉金绣也尤为人所瞩目,宜于庙堂会所装饰和喜庆之用。

金漆木雕是木雕艺术的一种形式,它以木雕为基础,髹之以金,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据《潮阳县志》记载:“潮阳金漆木雕,始于唐,盛于宋。”

至明清时期,邑内官宦、商贾及富有人家,崇尚雕梁画栋,其艺精巧,富丽堂堂。

清代末期,潮阳关埠下底人黄武贤,跟随左宗棠平息新疆叛乱有功,被朝廷加封为云南提督。黄武贤以潮阳金漆木雕《福禄寿三星图》奉献慈禧太后,慈禧爱不释手,连称“广南人杰艺精”,后当国宝收藏于故宫。

金漆木雕多以樟木或杉木为基本原料,加以生漆和金箔。雕刻形式有浮雕、立体雕和通雕等。表现内容多为“三国”、“水浒”的情节,“二十四孝图”及一些民间故事,体现当地人的忠孝、趋利避害意识,有较强烈的地方文化特点。

端砚是与宣纸、湖笔、徽墨并称的“文房四宝”之一,产于岭南端州。《石隐砚谈》有“端溪始于唐武德之世”一说。

关于端砚的产生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唐代中叶,一天,一老砚工路经端溪时,看见有两只仙鹤飞落溪水之中,久而不起,于是心生疑窦,张网捞捕。但捞起的却是一块石头!

不过,这块石头十分奇异,上有裂缝,不时发出鹤鸣声响,老砚工顺着裂缝把奇石撬开,奇石竟一分为二,化作两只砚台,砚边各有一只仙鹤伫立在苍松之上。

消息传开,砚工们纷纷仿制,或各展其艺,在砚台上雕以各种图案花纹。

端砚的砚石取自羚羊峡烂柯山端溪水东侧,石色青灰,微带紫蓝,唐代诗人将其喻为“紫石”。石纹有翡翠、金银线、金星点、猪肝冻、火捺、焦叶白等;石中有眼,有青、绿紫、碧、白、黄、黑晕等颜色。石质细腻致密,滋润坚实。

据说用端石制成的砚台有“磨之无声,贮水不耗,发墨而不损毫”等特点,“一紫砚可值千金”,历代多为贡品。端砚的文化内涵因历代名人的鉴赏、使用、收藏、题咏而不断丰富。

669年,武则天曾将亲书“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端砚赐予狄仁杰。

自唐代以来,关于端砚的记载可谓史不绝书,历代砚、宋代的“玉带生”砚,清代的“龙蛇”砚、“赤壁砚山”砚等,都是著名的端砚。

[旁注]

《法华经》《妙法莲华经》之简称,是释迦牟尼佛晚年在王舍城灵鷲山所说,为大乘佛教初期经典之一。因经中宣讲内容至高无上,明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皆可成佛,所以《法华经》也誉为“经中之王”。

龙袍 皇帝的朝服,上面绣着龙形图案,又称“龙衮”。因袍上绣龙形图案,故名。其特点是圆领、右衽、黄色,朱色和紫色。此外,龙袍还泛指古代帝王穿的龙章礼服。唐高祖武德年间令臣民不得僭服黄色,黄色的袍遂为王室专用之服,自此历代沿袭为制度。

钉金绣 又称“金银绣”。钉金绣针法复杂,有过桥、踏针、捞花瓣、垫地、凹针、累钩绣等60多种针法,其中“二针企鳞”针法为其他绣种所无。钉金绣运用垫、绣、贴、拼、缀等技术处理,可产生浮雕式的艺术效果。

左宗棠(1812年~1885年)。清代晚期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少年时屡试不第,后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竟因此成为清代后期著名大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

提督 古代官名,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负责统辖一省陆路或水路官兵。提督通常为清代各省绿营最高主管官,若以职能分,提督分为陆路提督与水师提督,掌管区域达一至两省。一般来说,清代共在全国各地设置12名陆路提督,3名水师提督。

宣纸 因产于宁国府府治宣城故得名,也称“泾县纸”。是我国古代用于书写和绘画的纸。宣纸起于唐代,历代相沿。由于宣纸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故有“纸寿千年”之誉。

徽墨 即徽州墨,徽墨是我国制墨技艺中的一朵奇葩,也是闻名中外的“文房四宝”之一。因产于古徽州府而得名。它是书画家至爱至赖的信物。

狄仁杰(607年~700年)。狄仁杰每任一职,都心系民生,政绩卓著。在他身居宰相之位后,辅国安邦,可谓是推动唐代走向繁荣的重要功臣之一。

[阅读链接]

端砚石产区位于肇庆市郊羚羊峡南岸端溪水东边一带,以端溪水为界,其西石质低劣,不能做砚材。以东石质优良,端砚各坑星罗此间,老坑就在端溪以东,邻近溪水江处。

沿溪而上,位于端溪东侧的山麓,山腰或山坳间有坑仔岩、麻子坑、古塔岩、宣德岩、朝天岩、青点岩、冚罗蕉等,这个端石矿产区分3个矿层,老坑属第一含矿层,位于含矿段的最下部,仅有老坑洞,别无他洞。

用端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好的端砚,无论是酷暑,或是严冬,用手按其砚心,砚心湛蓝墨绿,水气久久不干,古人有“哈气研墨”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