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王冠的丢失

上面说到,氏族社会末期,古埃及出现了城市。以这些城市为中心,加上周围的许多村庄,就组成“州”。它的象形字符为红色王冠的丢失 - 图1,就是由河渠划分的一些地段。古埃及人称为“斯帕特”,希腊人称为“诺姆”,中国人翻译过来就叫“州”。

随着社会贫富分化的加剧,私有财产增加了,这些州逐渐由氏族部落转化为国家。州长拥有军事、行政、司法、祭祀的大权,实际上就是国王。当时,埃及有 30 至 40 个州,每个州都有自己的保护神,例如鹰神、公牛神、狼神、鳄鱼神等等,就是原来各个氏族崇拜的图腾。后来,又出现了军队和用来代表自己州的旗帜。实际上都是一个个独立的小王国。各州之间,为了争夺土地、水源、奴隶和财富,经常进行战争。在埃及南部黑拉康玻里的一座古墓的墙壁上,绘有一幅壁画,描绘人们拿着石槌、弓箭等武器,在船上和陆地上进行激战的场面。又如在一块名为“战场调色板”的石雕板的画面上,以狮子、鹰和朱鹭等鸟兽为象征的州,联合在一起胜利追杀敌人。这些被追杀的敌人,有的已经死亡,有的正在被噬杀。画面上部有两面旗帜,旗帜的顶端站着鹰和朱鹭,在其前面绑着两名行走模样的战俘,这是鹰和朱鹭州押解的战俘行列。

在战争中失败的一方,或被杀戮,或被捆绑为俘虏。长期的战争和兼并, 把狭长的尼罗河谷地分成了北部和南部两个较大的独立王国,出现了局部性的统一局面。在南方,以黑拉康玻里州为中心,建立了上埃及王国。目前所知道的上埃及王国的第一个国王是“蝎王”阿普。在蝎王的象牙权标上刻有这样的图案:蝎王头戴上埃及的白色王冠,手握锄头,开凿河渠,后面有两名侍者为他执扇,显示出王者的威严。在蝎王脚下有几名奴隶在尼罗河的河心岛上劳动。在蝎王头上有若干旗帜,每一旗帜上有一动物,这是联合于他手下的各盟州的保护神和象征。每一旗帜之下吊着一只田凫和弓。其中,田凫代表着被镇压的人们,悬弓代表着被征服的外国人。权标是国王权力的象征,用石头或象牙刻成。上埃及王国,以鹰神为保护神,以白色百合花为国徽。北部三角洲地区各州以布托州为中心,逐渐统一起来,建立了下埃及王国。国王戴红色王冠,以蛇神为保护神,以蜜蜂为国徽。这样,古埃及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上下埃及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大约在公元前 3100 年,上埃及提尼斯州的统治者美尼斯逐渐强大起来,美尼斯亲自率领军队攻打下埃及。

激战在尼罗河三角洲一带展开。经过几天几夜的决战,美尼斯终于打败了下埃及。在开罗博物馆里珍藏有一块石雕板,叫“纳尔迈调色板”,形象地刻画了这次决战。石雕板的中央,纳尔迈头戴白色王冠,右手拿着权标, 左手抓住敌人的头发作扣击状,象征着他的胜利。右上角立一神鹰,其爪下绑缚着一个人头,人头连接着一束 6 根纸草。6 根纸草,代表 6000 名俘虏。

这个图画的意思就是神鹰为国王俘获了 6000 名下埃及的战俘。石雕板的背面

描绘着纳尔迈头戴红冠举行凯旋的仪式,所竖立的 4 面旗帜代表着同盟者。这个纳尔迈,就是美尼斯。

在凯旋仪式上,下埃及国王站在一群俘虏前面,摘下心爱的红色王冠, 然后跪在地上,拱手把它奉献给美尼斯。

为了有效地控制北部地区,美尼斯在上下埃及的交界处建立了一座新

城,起名叫“白城”。这座城市后来长期成为古埃及的首都,又叫孟斐斯, 位于今天开罗附近。

美尼斯在凯旋的第二天,大宴功臣,加官进爵。从此,美尼斯自称“上下埃及之王”,有时戴白冠,有时戴红冠,有时两冠一起戴,象征上下埃及的统一。

不过,这种统一是初步的不巩固的。各州之间以及州联盟之间的争战仍时有发生。有的州的统治者,不愿受中央集权的控制,经常掀起暴动。直到几百年以后,上埃及重新征服下埃及,埃及的统一才得到巩固。这时的埃及进入到古王国时期。

埃及统一后,逐渐建立起一套专制统治机构。全国最高统治者是国王, 神圣不可侵犯。在石刻或壁画上,国王的形象经常被画成一个巨神,或画成神鹰、神蛇等形状。后来,又加上太阳神“拉”之子的头衔。人们当时称国王为“法老”,意为“居住在宫殿中的主人”,就像中国人古代称皇帝为“陛下”一样。法老之下,有宰相辅佐,下设大法官、大祭司、灌溉大臣等文武官吏。法老定期派官吏到各地清查人口、土地、牲畜和一切财富,以便确定向人们征收捐税的数量。高级文武官吏朝见法老时,都要先唱颂词,而且必须匍匐在国王宝座之前,上胸贴地,吻着国王脚前的尘土,不能随便抬头, 国王可谓威严到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