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软性管理胜过硬性管理

管理自本世纪初进入科学时期以后,至 70 年代止,可以说其典型特征是“硬”性管理。不管是科学管理所推崇的“胡萝卜十大捧”,还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盛行一时的管理科学所倡导的管理数学模型,它们都是有形的管理。管理手段,靠的是制度、纪律、奖惩、组织机构、程序、模型、计算机;管理功能,靠的是威慑、利诱、强制、权力、决策优化。这样的管理,对被管理者来说,是外加的、强制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是指令和服从的关系,是控制和被控制的关系。在管理的作风上,体现的是简洁、强硬、阳刚之气。这种管理,如果用老子关于刚强、柔弱的哲理来对号,那么,它显然是属于刚强的类型。

西方刚强型的管理在本世纪流行了 70 多年,“自我感觉良好”。有的人甚至认为,管理发展到管理科学阶段,已使管理进入最高阶段,似乎“到顶” 了。

有比较才会感到不足,有比较才会有超越。管理也是如此。二次大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令世人瞩目,尤令西方、美国所重视。西方学者,尤其是美国学者在分析、研究后认为,日本经济的迅速腾飞得益于日本式的管理。于是,一批学者,潜心研究日本管理,进行日本与西方、日本与美国之间管理的比较研究。在这个比较管理研究的热潮中,1981 年 2 月,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巴斯卡和哈佛大学雅索士两位教授合著的《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一书出版,首先在西方管理舞台上一炮打响。这部书,用“3S 管理模式”和“7S 管理模式”来概括美、日两国两种不同的企业管理模式。所谓美国企业管理的“3S 管理模式”,指的是在企业管理中的策略、结构、制度,对于这种管理模式,作者称之为“硬性管理”。所谓日本企业管理的“7S 管理模式”, 是在“3S”的基础上,增加了 4 个“S”。这 4 个“S”是:人员、技巧、作

风、共同的价值观念。作者把这增加的 4 个“S”叫作“软性管理”,认为这就是企业文化。并认为:“软性管理”是日本“7S 管理模式”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是使日本企业管理优于美国企业管理的关键所在。作者由此而得出结论:“软性管理”优于“硬性管理”。在世界管理史上,这是第一次从理论上将管理划分为“硬性”、“软性”两大类型,并首先作出“软性管理” 优于“硬性管理”的判断。

《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一书的出版,对整个企业管理界有很大震动和影响。不久,有人将”硬性管理”称之为“男性管理”,将“软性管理”称之为“女性管理”。应该说,这样的比喻是无可非议的。因为,男性体现的是力量,刚强,斗争和威慑力量,充满阳刚之气,这与“硬性管理”是吻合的。而女性体现的是细腻,感情,温柔,以及较强的观察能力,可称之为阴柔, 这与“软性管理”也是吻合的。“女性管理”优于“男性管理”,正是体现了在管理中以柔克刚、以阴克阳这一重要的历史发展动向。这就是:企业成功的秘诀,不是严格的规章制度,不是计算机,也不是任何一种管理工具、方法、手段,而是在于发挥人的最大能力和天赋,在于使人们找到共同的奋斗目标,并在内外环境、条件的千变万化中,将这一共同目标传下去,这就是企业文化。

在《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一书出版后的短短几年里,美国学者相继出版了《Z 理论》(威廉·大内著),《公司文化》(肯尼迪和迪尔),《寻求优势》(彼得斯和沃斯曼合著),《赢得优势》(彼得斯和奥斯汀合著),

《追求卓越的管理》(布雷福德和科恩合著),《美国企业精神》(米勒著) 等一系重要著作,从而,使企业文化逐步在理论和实践上完善、成熟起来。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一般所讲的企业文化,是对企业文化的狭义理解,仅指精神财富的总和。按照当前多数学者的看法,企业文化的内涵包括:共同的价值观念,企业哲学,企业宗旨,企业目标,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风尚, 企业民主等主要内容。然而,这一系列企业文化的内涵中,核心是共同的价值观念,其它企业文化的内涵,都是共同价值观念的体现和表现形式。

价值,是客体功用与主体需要之间的一种满足关系。人们对这种关系的体验和认识就形成了价值观念。价值观念是人们对社会事物、现象,在思想、感情、观念上的取向准则,判断是非、选择行为的准则。

相同的价值观,在群体中起结合、凝聚作用。相异的价值观,将人们划分成不同的群体,起分离的作用。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建立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观。正由于有共同的价值观,企业全体员工就会凝聚,就能形成强大的整体力。这正是企业文化这一“软性管理”所以优于“硬性管理”的主要原因所在(在“硬性管理”下,靠服从,靠压服、威慑,根本无法建立全体员工的共同的价值观)。

面对客观存在的社会事物、现象、问题,人们都会产生一定的行为。而行为是由人们对事物、现象、问题的态度所决定的。人们对于事物、现象、问题的态度,是由价值观所支配的。如果价值观念相同,那么,对于相同的事物、现象、问题,就会有相同的态度和行为。当一个企业的全体员工建立起共同的价值观念时,对企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就会有共同的态度,自觉地

(而不是强制的)产生相同的、一致的行为。这样的局面,是企业管理所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要实现这一理想境界,靠“硬性管理”是万万不能的, 只有企业文化这一“软性管理”才有此独特的功能。在这个问题上,“软性管理”正有点“舍吾其谁”的独尊地位。而这又是管理中“柔弱胜刚强”的集中体现。

在“硬性管理”下,人们的规范行为靠的是外力的强制来实现的。在“软性管理”下,人们的规范行为不需要外力强制,而会自觉地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这种行为与企业目标自觉保持一致的现象,靠“内化控制”来实现。当企业的价值观,以及由价值观所决定的企业宗旨、企业目标,一旦真正被企业员工接受,成为“共同的”,就不再是强加于员工的,而成为员工自己的了。这就是“内化”。随后,员工用“自己的”价值观、目标、宗旨,去控制自己的行为,这就是“内化控制”。我们常说,不要“要我干”,而要“我要干”。然而,在“硬性管理”下,最多只能做到“要我干”,员工的行为是他律的。只有在企业文化这种“软性管理”的条件下,员工“内化控制”,行为“自律”,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我要干”。由此,我们似乎又进一步体会到了老子“柔弱胜刚强”、处柔守弱这一哲理在管理中的伟大魅力了。

从内化控制中,我们又看到了在管理工作中精神的反作用,以及这种精神反作用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企业文化(狭义的)是精神领域的东西。

然而,正是这些精神领域的东西起着物质领域的管理、靠物质进行管理(硬性管理)所不能起的作用。这种作用是后者所不能替代的,也是后者所起的作用无法比拟的。写到这儿,不能不使人要重复老子的教诲:“无有入无间”。企业文化、精神,是无形的,是“无有”。然而,正是这个“无有”,能进入世界上最难进入的实体——人的大脑、思维、灵魂,从而左右人的行为, 创造人间最美好的事物,这就是“入无间”。

“无有入无间”的例子不胜枚举。中国老女排冲出亚洲,夺得世界冠军时,是没有高额奖金的。然而,老女排队员为了“中国三大球翻身”这一爱国主义的崇高目标,牺牲了美好的青春年华,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摸、爬、滚、打在训练场上。几乎所有的队员都伤痕累累,但他们没有叫苦叫累。他们拼命地奋斗,终于迎来了“三连冠”的辉煌。这是精神的威力!相反,女排“三连冠”以后,物质待遇好了,奖金大大丰厚了。但是,精神日趋松下来了。由此,战绩也相应地逐步下滑,从冠军滑到季军,最后跌到世界大赛的最低谷——8 支参赛队的倒数第一名!再比如:在人类历史上那些建立了丰功传绩的民族英雄,那些在反法西斯前线进行着不屈不挠斗争的反法西斯英雄好汉,那些在中国长征路上啃树皮、吃草根的先烈,他们可歌可泣的行为,难道是物质、金钱“刺激”出来的吗?难道是制度、纪律、惩罚、威慑“逼”出来的吗?是追求、信仰、这样一些精神因素造就了这些英雄和英雄行为。由此可见,精神,意识,这个“至柔”的东西,的确可“驰聘天下之至坚”,“柔弱”的“软性管理”的确优于“阳刚”的“硬性管理”。

综上所述,自 80 年代以来出现的“软性管理”与“硬性管理”相争的现实,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企业文化思潮的掀起,在现代管理领域,首次比较完整地体现了老子处柔守弱这一哲理,也通过这一体现,生动地向人们展示了老子这一哲理运用于现代管理中的广阔前景。

三、“小就是好”与“小国寡民”

企业规模大小,是“强”、“弱”的一个具体表现。长期以来,在经济界、企业界有着一种倾向:企业规模越大越好。出现这种倾向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是“规模经济”理论。按照这个理论,规模越大,产品成本越低, 利润越高,竞争力越强,规模越大越“经济”。

在这一理论支配下,西方国家大型、特大型、超大型企业迅速崛起。为了迅速扩大企业规模,除自身必要投资以外,兼并是最快捷之途。于是,企业兼并之风也越刮越烈。

但是,到了 70 年代,西方企业界越来越发现大型企业存在众多弊端,并将这些大企业所特有的弊病,称之为“大企业病”。

首先,企业规模大,就产生了经营管理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表现为: 部门增多,人员扩大,产品繁多,目标市场庞杂等等。企业采取的措施是增设管理机构,增加管理人员。有的企业,从董事长到第一线监工,上上下下共设 15 个管理层次。组织结构的复杂化派生出一系列弊端:企业越大,管理层次越多,组织结构越复杂,企业内成员间的交流就相应减少。在大型企业中,企业成员之间互不相识、从未打过“招呼”的情况也不在少数。随着企业成员间的交流减少,企业内聚力也就相应下降,甚至基本消失。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变成单纯的雇佣和被雇佣关系。认同感、归属感、忠诚感,就无从谈起。

·管理层次增加的结果,使信息传递既费时又容易失真。企业高层领导

难以及时、准确地掌握信息,决策容易失误。同时,决策在执行前,又要层层贯彻,又必然使决策信息在贯彻中失真。这样,执行决策就会“走样”。

·组织机构繁杂,必然滋主官僚主义,扯皮,推委,冲突,办事效率低下。成为“副产品”。

·机构复杂,管理层次增多,又使企业应变能力下降。

由于机构庞杂、层次过多,每次应变要层层请示、修改、审批。这样。应变就不可能及时,又可能由于某个层次利用权力胡加干扰、修改而使应变失误。

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多数商品价格竞争的色彩日趋淡化。对多数产业来说,“规模经济”已不是制约竞争力的决定因素。相反,在绝大多数商品市场上,消费品个性化的趋势要求商品生产者“多品种,小批量”的呼声日高。但是,大企业,在商品品种的生产上缺乏足够弹性,难以适应商品个性化的要求。这样,大型企业与时代的需要就发生了尖锐的矛盾。

怎么解决“大企业病”?不少人从大、小企业的对比中发现,大企业的弊病,在小企业中并不存在。相对来说,小企业的优势正在于此。于是,在80 年代初,西方企业界发出了“小就是好”的呼声。

“小就是好”,并不意味着将大企业解体。“小就是好”的主要内涵, 是在大企业中进行体制改造,把小企业的机制引进大企业,使大企业中充满“小企业”,从而,用小企业的活力来焕发大企业的青春。

“小就是好”的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在大企业内划分小部门,使它相对独立,自主经营,成为大企业中的“小企业”。

80 年代初,美国约翰逊父子公司就是典型。这家公司当时的资产达 50

亿美元。他们将公司划成 150 个独立的部门,平均规模 3000 万美元左右,这些部门叫做“公司”,由一位“董事长”领导。每个部门都拥有各种主要的职能和权力,包括产品研制,财务和人事权,这些“公司”组成 8 个集团,

每个集团包括大约 20 个“公司”。尽管这些“公司”并没有真正独立到拥有自己股票的程度,但拥有一般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权力。因此,备“公司”的“董事会”工作都很活跃,它还使各“公司”免受总公司不必要的干涉。由于在大企业中划分了相对独立的“小企业”,在大企业的管理中又必

然发生如下一系列的变化:首先,在大企业中,出现了“内企业家”的概念。“内企业家”不同于传统的企业家,它是大企业内那些经营卓有成效的“小企业”领导者。其次,由于大企业内各部门相对独立,总公司的具体经营管理业务大大减少。因此,机构精简,人员减少。有的公司总部,几乎没有工作人员。再次,由于机构精简,官僚习气大大减少,办事效率提高,决策及时,应变能力增强。

在西方企业界,由“大就是好”转向“小就是好”这一变化,再次提醒人们:老子“柔弱胜刚强”、“守柔日强”、“弱者道之用”的哲理,在当今管理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是大有用武之地的。我们应该不断开拓它的运用领域,充分发挥它在管理中的作用。

“小就是好”的提出,不能不使人联想起老子所说的“小国寡民”(《80 章》)。“小国寡民”,说的是国土狭小,人民稀少。这是老子理想的国家。对此,多数学者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小国寡民”是古代公社形式,老子的“小国寡民”是古代农村社会理想化的民间生活情景,是“桃花源”式

的乌托邦。有的人甚至认为老子企图恢复原始社会,是历史的反动。

社会发展的结果,是走向“大一统”,还是“分散”、“独立”(小国寡民),对这个问题,本人没有专门研究,无权做出回答。不过放眼世界, 国家不是合并、联盟、兼并的趋势,而是民族独立,分立的趋势。如果舍弃国家发展趋势这一难题,回到我们所研究的企业管理问题上来,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由小到大以后,又转向“小就是好”的趋向,不就是“小国寡民” 在企业规模上的体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