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后 记

《老子与现代管理》终于与广大读者见面了。我们也完成了孔子、韩非、老子三位先哲的学说与现代管理理论之关系的讨论。三部曲终,希望得到读者们的评头品足,也算是抛砖引玉之功效吧。

我国历史上,对老子学说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有人斥之为逃遁、消极的哲学;有人誉之为充满了朴素辩证法的哲学。本书作者持后一种观点。作者集中大量笔墨,列举众多事实讨论了老子“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这种哲学观点与孔子和韩非的管理哲学是完全不同的。它是建立在“人性本善”的认识基础之上,讲究顺应客观发展规律的理论。老子、孔子、韩非三位先哲的管理思想的中心都是人本主义。但在对人的认识上却有着天壤之别,老子认为,人性本善;孔子认为,人性可教;韩非认为,人性本恶。因此,老子以为,只要顺应客观发展规律,就能达到“无为而治”的管理境界;而孔子以为,以德施教就能完成管理目的;韩非则以为,非以法治而不能达到管理之成效。

在今天,我们看问题不再那么简单,也不那么形而上学。我们知道,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是充满了矛盾的运动体。管理一个企业是否成功,不仅依赖于管理者的水平,而且依赖于企业外部的环境、企业内部的条件,依赖于整个社会发展的规律。许许多多的因素制约着一个企业的发展。对于管理者来说,只有不断提高自身认识客观规律的能力,提高管理思想的修养, 不断更新自己的管理技巧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满足社会发展对企业的要求。

对于古人的研究成果,我们应该抱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观点, 以我们自己管理的切身体会去验证、完善和修改这些理论,以建立我们中国自己的当代管理理论,以适应中国的管理要求。这就是我们向大家推出《孔子与现代管理》、《韩非子与现代管理》和《老子与现代管理》这三部书的初衷。同时,我们也向本书作者,潘乃樾老师表示感谢。感谢他敢于吃第一口螃蟹——对孔子、老子,韩非的哲学提出自己独道的见解,在光天化日之下,接受众人的评说。

责任编辑 一九九六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