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慈、俭一、慈爱
爱,是人类的共同主题。它也是文艺作品的永恒主题。
自有人类以来,爱就成为超越时代的全人类的美德。任何一种有生命力的宗教、管理思想,几乎没有不突出爱人这一主题的。持续了近 2000 年的基督教,强调的是“博爱”。
自东汉末年开始形成的中国道教,强调的是“慈爱”。于公元前 5、6 世纪产生于印度的佛教,距今已有 2500 年历史,它强调的是“慈悲”。孔学,
在中国流传了 2500 年,且在 2000 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成为文化主干,至今仍有相当大的影响。孔学的核心,是仁学,“仁者爱人”。
在人类历史上,也确有过公开反对“爱人”这个主题的学术思想、管理思潮。但是,由于它们违背了人们的共同需要,不是“无为”,而是妄为。因此,昙花一现。比如: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就属这种类型。它在秦王朝时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然而,自汉代以后,作为一个学派,在中国已不复存在了。又如:本世纪初至 30 年代所盛行的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
派,也属这一类型。自 40 年代后,它不断受到批评。此后,作为独立的学派, 也迅速消失了。
在管理舞台上,管理者到底应扮演什么角色?这是一个基本的问题。过去的西方管理,教给管理者的是充当“严父”的角色。而在管理中要突出“爱” 这个主题,那么,管理者在充当“严父”角色的同时,要当好“慈母”的角色。一个管理者应该两个角色兼而有之,且协调统一,才能取得最佳的管理成效。
老子,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在他的管理思想体系中,必然突出“爱” 这个主题,这也是这一节我们要议论的内容。但是,由于在拙作《孔子与现代管理》一书中,对仁爱在管理中的作用、地位,以及在管理中如何体现仁爱问题,已有专章作了详细的阐述。所以,本章的内容仅限于两部分:老子对“爱”的有关论述,以及在管理中体现“爱”这一主题的实践中对一些问题的补充。
老子十分重视“爱”在管理中的突出作用和地位。他说:“我有三宝, 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 以战则胜,以守则固。”(《67 章》)慈,是爱的意思。《左传·文公十八年》中说:“宣慈惠和”。其注疏说:“慈者爱,出于心,恩被于物也”。慈,多指父母爱抚子女。正由于慈指爱,中国才有慈父、慈母、慈兄、慈幼、慈和、慈祥、慈善、慈惠、慈悲、慈睦、慈亲、慈颜,这么多体现慈爱的词汇。
老子这段话的意思是:我有三件法宝,我掌握并珍惜它们。这三件法宝是: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处下、谦退)。慈爱,必能引起爱的反馈,所以能激起下属的勇敢。俭啬,能豪广、宽裕。做到“不敢为天下先”,处下,谦退,处柔,守弱,反能受到拥戴,所以能成为天下的领袖。如果舍弃慈爱,只讲勇敢;舍弃俭啬,只讲豪广;舍去退让谦下,只讲争先,那就必定要灭亡了。“三宝”之中,慈爱是最重要的。把
慈爱用之于战士,那么,就能赢得战争的胜利;用之于守卫,就一定能稳固, 固若金汤。
这里要申明一点,老子的“不敢为天下先”,决非是消极的落后、挨打, 而是处下、谦退,是积极的“柔弱胜刚强”。
老子这段话,给人以两个重要信息:
一是他将慈爱列为管理的“三宝”之一,与俭啬、柔弱胜刚强并列为“自然无为”的三大管理法宝。同时,明确指出,在”三宝”中,慈爱是最重要的。这样,老子把慈爱在管理中的突出地位,交待得一清二楚了。
二是他通过“慈故能勇”,“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的论述,着重阐述了慈爱的反馈作用。爱决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你爱人,人也就会爱你。“人爱你”,就是由“你爱人”引发的爱的反馈。这种爱的反馈, 对管理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其功能也是任何其它管理手段所不可比拟,更不可替代的。管理者爱下属,下属就会反馈于国家、组织、企业以耿耿忠心。这种爱的反馈,是无代价的。这种爱的反馈,是奉献,有时甚至会以生命的奉献来反馈爱。这种爱的反馈,可以超越一切人间的鸿沟。
在司马迁所著《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 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天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这是说:在战国时期的魏国,吴起当时任大将,统帅魏国兵马。一次,他手下一个小卒腿上生了毒疮,化脓肿痛。吴起得到消息,就来到这小战士跟前,用自己的嘴把他的脓吸尽。不久,这个战士恢复了健康。这个消息传到了这个小卒的母亲耳中, 她不仅不高兴,而是嚎陶大哭。邻居赶来劝说:你孩子是个小卒,吴将军亲自用嘴去吸尽他的脓疮,这样关心体贴他,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为什么还要哭呢?这小卒的母亲说:不是这样。过去这个孩子的父亲在吴将军手下当兵时,也生过毒疮,吴将军也曾用嘴为他吸脓。他病好后不久就发生战争。结果,他在战争中一往无前,战死在疆场。现在,我儿子又将面临死亡,我无非不知道他将死在那里。然而,只要发生战争,他非死不可,我又将失去儿子,所以我才伤心大哭。
东方民族,有“报恩”的传统心理。受人之恩,终身必报。在日本,“报恩”心理更突出,受人一次恩,报恩一辈子。因此,在管理中突出爱这一主题,在东方国家会收到更好的效果,获得更大的爱的反馈。日本企业界,正是善于利用了这一文化传统于管理的典型。他们爱员工,对员工“终身负责”。结果,员工爱企业,忠于企业。中国的管理工作者,应该从老子的教诲、日本现代管理的经验中,借鉴到管理的真谛,将慈爱真正引进管理之中,使管理有更多的人情味,有更大的凝聚力。
在管理中体现慈爱,就得先弄清什么是真正的爱?爱的本质是奉献,是利他而无私的。否则,就算不上真爱。这一点很重要。只有弄清了这一点, 在管理中加以充分的体现,才有可能使爱发生它的魅力。否则,虚情假意, 是不会取得爱的功效的。
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49 章》)“无常心”, 就是没有私心,无私无我。“以百姓心为心”,就是在管理上充分体现爱民的原则。这种爱,当然是真爱,是无私的爱。
他说:“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81 章》)既,
是“尽”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什么都无保留,尽其全力帮助别人,自己反而更充足;倾其所有给予别人,自己反而更富有。“既以为人”、“既以与人”,是无私之真爱,是一种伟大、纯洁的爱的表现。而只有这种真挚、纯洁的爱,才能赢得人心,从而取得“己愈有”、“己愈多”的结果。这里,“为人”、“与人”,和“己愈有”、“己愈多”,是矛盾对立面; 从“为人”、“与人”到“已愈多”、“己愈有”,是对立面的转化,是“反者道之动”。但是,这个转化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真情、真爱,亦即“既以为人”,“己以与人”。
他又说:“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 常与善人。”
( 《79 章》)左契,我们在前面已解释过,相当于今天借据的存根。责,是责求,索取,即债权人以收执的左契向负债人索取所欠的东西。司, 是掌握,掌管;彻,是周代赋税的名称;司彻,就是掌握税收。亲,是指偏私,偏爱。善人,在这里是指“执左契,而不责于人”的人。老子这段话的意思是:圣人待人,就好象拿着借据的存根,只给予人,而不向人索取。有德的人对待人,就如同握有借据存根而不索取的一样;没有德的人对待人, 就如同掌管税收的人那样,只向人索取,而不无私的给予。自然规律是没有偏爱的,经常帮助“执左契,而不责于人”的善人。
在这段话中,“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是真爱。因此,“天道”—— 爱的反馈,也“常与善人”。相反,如果不是“执左契,而不责于人”,而是“执左契,而责于人”,那么,他不是“司契”,而是“司彻”,不是真爱,而是假情。这样,“天道”是不会“与”他的,爱的反馈是不会产生的。
在管理实践中,用“爱”者少,用真爱者更少,用假情者却屡屡发生, 比如,本世纪 30~40 代年产生的行为科学,其一个重要内容,是满足员工的需要。这种“与”,似乎很象“爱”。然而,这种“与”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取”——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因此,是为了“取”而“与”,而不是“与” 后自然产生“取”。用老子的话来说,这是“责于人”而不是“不责于人”, 是“司彻”而不是“司契”。因此,行为科学就难以使企业凝聚,难以使员工爱企业如家。
80 年代中后期,在我国部分企业引进企业文化思想,建设企业文化的热潮中,出现了一个时髦的新名词——感情投资。感情投资,理应是爱。然而, 在实践中却走样了,成了“责求”、“索取”的手段(“投资”本身就是为了“取”)。这样,感情投资也就成了小恩小惠,假情假义。这样的感情投资当然不会起到好的效果。一段时间之后,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者对“爱” 的作用失去信心,“感情投资”也就很快冷却了。其实,问题不是出在“感情投资”上,也非“爱”无作用,而是我们的管理者对“爱”采取了实用主义的态度。他们并不真正想爱员工,而只是把“爱”作为获取某种所得的手段。这不是“爱”!这种所谓的“爱”当然会被人们识破,因此,必然没有效果,无所可“取”。由此可见,在“爱”的问题上,越想“责于人”,越扮演“司彻”的角色,就越无法“责于人”。相反,“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才能最终真正的“责于人”。
前不久,笔者到深圳一家港资集团公司搞企业文化诊断,在那儿待了 40 天,对企业管理突出爱这个主题的感受颇深。
这家公司的老板,近年来在爱员工方面的确付出了不少。比如:给每个
员工修建了单人宿舍;修建了 1200 平方米的豪华娱乐城;员工生日有一盒生日蛋糕,一件精美礼品,一张老板签名的生日贺卡;中秋节每个员工可得一盒高档中秋月饼;元旦,每个员工可收到一份挂历;医药费全部实报实销; 每年有一定的带薪休假;老板亲自下食堂,改善员工伙食,等等。但是,付出了这么多,效果甚微。原因是:
·老板抱怨:我付出了这么多,为什么没有得到应得的回报?这种抱怨本身说明,这家企业所以“爱”员工,“动机”似乎太功利了一些。这不是“不责于人”的真爱,而是“责于人”的假情。当然,这家老板并非全是假情,但即使在真情之中也确有假情的成份。真假其间,鱼目混珠,是难以取得真正的“爱的反馈”的。爱员工,千万不可功利主义,更不可急功近利。这是由反面引出的一个重要教训;
- “爱”要爱到点上,爱到关键问题、关键时刻。如果在一般问题上付出了不少“爱”,但在关键问题、关键时刻却没有体现爱,那么,过去一切的“爱”会前功尽弄,甚至会产生相反的逆效果。这个集团,地处深圳,“双向炒鱿鱼”是家常便饭。据统计,四年中,员工离开企业达 2000 多人,年流失率高达 100%以上。员工“饭碗”极不稳定,“干了今天不知明天”,“今天好好的,明天说炒就得走”。这样一种心态,怎能建立爱公司如家的意识, 怎能真正产生忠于企业的反债?多数员工要求“饭碗”稳定。在这种情况下, 稳定雇佣关系,是对员工最大、最重要的爱。也只有这样去爱员工,其它的“爱”的内容才能起到综合的作用,对企业产生“忠”的反馈。
·在企业管理中体现爱,要有总体部署,老板、企业最高管理层要身体力行。但是,光做到这一点是不够的。对绝大多数员工来说,企业对员工的爱,更多的要通过企业中下层的管理者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去体现。然而,要做到这一点,起码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中下层干部自身真正和企业贴心, 忠于企业;二是中下层干部真正懂得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体现爱的重要性,自觉地在管理中去努力做到这一要求;三是中下层干部要学会在管理工作中体现爱的必要方法,善于在管理工作中去体现爱。要具备这三个条件,一要企业高层管理者身体力行;二要对中下层管理者进行培训;三要首先对中下层干部体现爱,使他们能心贴于企业。这些工作需要时间,因此,在管理中体现爱,并要取得真正的成果,需要长期的努力。要有耐心,要有长劲,要扎实工作。
·对不同类型的员工,在管理工作中体现爱的重心不同。对同一员工, 不同时期此项工作的重心也不相同。原因很简单,爱要真正起作用,就要爱到点上。而要受到点上,就要了解、满足员工的主要需要。不同类型的员工, 不同的个体,同一个体的不同时期,其主导需要是不相同的。因此,在管理工作中体现爱,也就不能“一刀切”,而要因人制宜,因时制宜。由此,又带来了一个课题:在管理工作中体现爱,光有良好的愿望不行,凭想当然去具体实施也不行,必须及时地、准确地掌握员工的心理、思想脉博,才有可能使“爱”的工作做到家,做到心坎上,起到真正的作用。这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切不可简单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