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谦退
权力、功利是人们世代为之纷争的敏感问题。对于这一敏感问题,老子的态度与常人相反,力主“不争”、“谦退”。老子的这一思想,最集中地
反映在下面两段语录中。
老子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81 章》) 天道无私,它只有利于万物,而不会对万物造成伤害。掌握了“道”的圣人, 顺天道而行,效法天道之“利而不害”,表现为“为而不争”,也就是只作贡献,只为他人服务,而不和他人争夺功利。
“不争”不是消极不为。老子明确指出是“为而不争”,“为”是前提, 是在“为”的条件下“不争”。“不争”,也不是自我放弃,也不是对一切事物的放弃,而是不伸展自己的侵占意欲。老子的“不争”有其普遍意义。在老子所处的时代,又有它特定的现实意义。当时,统治者互相争权夺利, 弱肉强食,造成人间纷争,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老子的“不争”,正是针对统治者的这种私欲膨胀行为而提出的,有极强的针对性。
老子说:“功遂,身退,天之道。”(《9 章》)功遂,是功业成就。天之道,指的是客观规律。身退,是指敛藏锋芒,不发露,不把恃,不据有, 不咄咄逼人,不自我膨胀。这句话的意思是:功业完成后,要含藏收敛,这是合于自然的道理。日月经天,昼出夜没,夜出昼没,寒来暑往,秋去冬来, 都是很自然的,是“功遂,身退”(如:“夜”的“功”完成了,就默默地、自然地退去——“身退”)。在植物世界,如草木肚界,各种草木都是在默默无言地完成了各自的生命任务(功遂)后,静悄悄地消逝了(身退)。由此,“功遂,身退”是“天之道”,是“自然”。自然无为,就要顺应这一规律,当管理者在功业成就之后,不争功,不把恃,谦虚退让。
“功遂,身退”的本意,是要人们在功业成就后谦虚退让,不去争名夺利。然而,后世有部分人,把“身退”两字从字面意义来直接解释,而不去真正理解老子所说的本义。这样,就形成所谓“功成名就后,循隐逃逸”的消极处世哲学,美其名曰是老子思想的真谛。由此,也就很自然地将中国历史上范蠡、张良等人在功业成就后遁隐逃逸作为“道”家的典型人物。这完全是对老子“功遂,身退”的曲解。
老子在提出“不争”、“谦退”这一命题以后,又将这一命题展开,成为自然无为管理的主要内容。这样的论述,在《老子》这部短小的著作中, 前后竟出现了 5 次。它们的提法略有不同,但内容却大同小异。这种频繁的重复,充分说明了老子对这一论述的重视,以及它在老子管理思想中所处的地位。为了完整地反映老子这一管理思想,下面,将这些论述一并摘录,供读者阅读、思考: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而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34 章》)。这是说:“道”象泛滥的河水,周流各地,无所个至。万物靠它生存,它并不推辞;功业成就了,它并不目居其功。它养育了万物, 却不主宰它们。它无私心,从这一点来说,它很微小;但是,它的作用无穷, 万物都以它为依归,而它并不主宰万物,从这一点来说,它又很伟大。正因为它不自认为伟大,所以能成就它的伟大。
这是老子在论述“不争”、“谦退”的“自然无为”管理思想时,讲的最集中、最完整的一段。在这段话中,“不辞”、“不名有”、“不为主”, 是“不争”、“谦退”在管理中的表现形式,是管理者无私的体现,是管理者“处下”、“无为”。然而,正是由于“不辞”、“不名有”、“不为主”。
万物各得其所,从而“恃之而生”、“功成”、“衣养万物”
这又是“有为”,是“无不为”。同时,老子指出:“以其终不自为大, 故能成其大”。在功业面前,愈显谦虚退让,愈得人心,愈显有功。相反, 稍有功业,便居功自傲,甚至无功自傲,那么,不仅显不出他的功业,反令人反感、厌恶。这又是“反者道之动”的体现了。
老子又说:“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2 章》)任万物自然生长变化而不横加干扰;抚育了万物而不自夸自傲据为已有;推动了万物成长而不自任其能;为世间万物立下了显著功勋而不居其功。正因为他不居功自傲,所以他的功绩永存。
“不辞”,“不有”,“不恃”,“弗居”,这里又出现了一个“四不”! 这个“四不”是告诫管理者处下、谦退。这个“四不”,是不自私,不妄为, 是自然无为。而“四不”的结果,是“作”、“生”、“为”、“功成”, 这是“为”,是要人去工作,去创造,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力量, 去成就大众的事业。由此也可见,“无为”非消极不为,而是顺乎规律去积极有为。“夫唯不居,是以不去”,讲出了“四不”无为管理的真谛。“四不”是“不居”,其目的是“不去”。而“四不”的结果,必然是“不去”。这又是一个“反者道之动”。
老子还说:“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77 章》)圣人作育万物而不恃恩求报,成就万物而不自居有功。
最后,老子在《老子》的第 10 章、第 51 章中,两次讲到:“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促成了万物而不恃有恩,不居其功,长养万物却不主宰他们,不对他们横加干涉。这就是深刻广远、至高无上的大德。这里,老子把“不有”、“不恃”、“不宰” 等这样一些管理者处下、谦退的行为,提到了“玄德”的高度,可见在管理问题上老子对它们的重视程度。
由老子对管理者提出的“不辞”,“不名有”,“不为主”,“不有”, “不恃”,“弗居”,“不处”,“不宰”等有关处下、谦退的教诲,不由使人想起儒家始祖孔子所说的“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孔子的这句话,如果用老子“夫唯不居,是以不去”,“终不为大, 故能成其大”的辩证哲理来进行解释,那么,它的含义就成为:立人者最终必立已,且更好地立己;达人者最终必达己,且更好地达己。老子、孔子, 道、儒两家的始祖,在处理人、我关系上的立场、指导思想是很接近的,可以说是相通的。这一点也可反衬出这一思想是人类的共同结论。
老子的这一管理思想,对现代管理,尤其对管理者自身修养是十分有价值的。在现代管理中,分权,授权,自主管理,不正是“作而不辞”,“衣养万物而不为主”,“长而不宰”的思想体现吗?
四、“上善若水”
对于处下不争,老子以“水”作了十分生动而贴切的比喻。这个比喻, 综合了处下不争的要点,对现代管理者是有参考价值的。为此,特加以引述和解释。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8 章》) “上善若水”,是讲最善的人,象水的特性一样。优秀的管理者,当然应该是“上善之人”。那么,水的特性是什么呢?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这就是水的特性。从老子这一描述中,可以看到水有三种特性:一是“利万物”,能滋养万物,作为管理者就是要能搞好经营管理,为社会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同时,要尽其所能, 帮助下用,帮助他们克服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帮助他们提高思想水平、道德标准和业务素质,使他们尽快成才;二是“不争”,守柔弱,顺自然而不与万物相争,作为管理者就要象水那样,不与同事、下属争名争利,要淡泊功利;三是“处众人之所恶”,蓄居流注于众人所厌恶、不愿处的卑下的地方,作为管理者就要象水那样,去别人不愿去的地方,处别人不愿处的卑下地位,干别人不愿干的事,如骆驼那样;坚忍负重,居卑忍辱。
“故几于道”,水的这三大特征,老子认为是很接近于“道”了。也就是说,管理者如果能做到这三方面的要求,就基本吻合“无为”管理的精义了。
接着,老子又用“居善地⋯⋯”等语言,从 7 个方面,对“水德”进行了描述。其目的,是告诫管理者,你如果想成为“上善之人”,成为优秀的管理者,就要象水那样,具备这 7 个方面的品德。它们是:
“居善地”。地。是指低下。这是说,水处于低下的地位。由此,“上善之人”,优秀的管理者,在为人处世时,要处下,谦退,安于卑下。
“心善渊”。水渊深清明。由此,优秀的管理者的心境要象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
“与善仁”。水,施于万物而无私心。由此,优秀的管理者在与人交往时,应助长万物而不望回报。
“言善信”。水,照万物,各如其形。诚实不妄,毫无虚构。由此,优秀的管理者对人,尤其是对同事和下属,要所言出自至诚,重诚,重信,重承诺,绝不虚伪。
“正善治”。正,是“政”,也即管理。水,能滋养万物,清除污垢。由此,优秀的管理者为政、管理要象水那样公平,有条不紊,善于完成良好的业绩。
“事善能”。能,是指功能。水,能方能圆。由此,优秀的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要象水那样灵活四通,通权达变,有极强的创新能力,应变能力。
“动善时”。时,是指时势,时机。水的动静变化,都能顺应时势。由此,优秀的管理者要善于把握时机,一切管理行为要能与时推移,随俗化成, 相机而行。对于机遇,要及时作出反映。要象水那样,随着动荡变化的趋势而动荡起伏变化,跟着静止的状态而安详澄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