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浪漫主义概 述

浪漫主义运动是发生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遍及全欧洲的一种重要的文学思潮。由于各个国家政治经济结构不同,文化背景相异,这也必然对浪漫主义的发展有所影响,使之各自有自己的特点。比起英法的浪漫主义,德国的浪漫主义更富于神秘,耽于主观,迷恋宗教,向往往昔,更直接受到谢林、费希特的唯心主义哲学影响,更缺乏其它国家浪漫主义所具有的叛逆的革命精神。在这一点上,我们只消把德国浪漫主义的领袖人物史莱格尔兄弟与法国的浪漫主义作家雨果、贝朗热,英国的拜伦和雪莱相对照, 就看得十分清楚了。海涅在《论浪漫派》一书中在谈到德国浪漫主义时这样写道:“德国浪漫主义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它不是别的,就是中世纪文艺的复活,这种文艺表现在中世纪的短歌、绘画和建筑物里,表现在文艺和生活之中。这种文艺来自基督教,它是一朵从基督的鲜血萌生出来的苦难之花。”

①这段话虽然没有完全概括出德国浪漫派的本质,但确也道出了它的几个基本

特征。

德国浪漫派以 1789 年史莱格尔兄弟在耶纳创办《雅典女神神殿》杂志为起点,集聚在他俩周围的有诺瓦利斯、梯克、瓦肯洛德等人,史称为早期浪漫派,也称耶纳派。到十九世纪初,新的青年一代挤到了前台,取代了史莱格尔兄弟。他们在海德堡出版了《隐士》杂志(1805),主要成员有布仑塔诺,阿尔尼姆,格林兄弟,E·Th·A 霍夫曼,葛雷斯,恰米索等人。文学史上称这是后期浪漫派,也叫海德堡派。与晚期浪漫派同时,在德国南部施瓦本地区还有一些诗人,他们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支派,被称为施瓦本派, 它的代表诗人是乌兰特(1787—1862),小说家威廉·豪夫(1802—1827)。

晚期浪漫主义与早期浪漫主义并没有直接的师承关系,它虽然在主要倾向上与早期浪漫主义是共同的,但有着自己的独特的特点。其一,晚期浪漫派作家不象早期浪漫派作家那样去注重哲学上的玄想和理论上的阐发,而是对生活予以直接的诗意般的或神秘的描绘,其二,由于拿破仑的入侵和民族解放战争的爆发,这一派的作家有着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这就使他们在政治上倾向于对现存的宗教和秩序的肯定和维护,文学上更致力于去发掘民族的文学遗产。

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德国浪漫主义的文学观是什么呢?虽说浪漫主义这一术语是多义的,这一运动的发展阶段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它的代表人物的观点也互有差异,但大体上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它主张创立一种综合的文学,抹煞一切文学种类之间的差别。浪漫派的理论家弗·史莱格尔称:“浪漫主义的创作艺术是一种进步的综合的创作艺术。它的使命不仅仅是把所有分离开来的创作艺术的种类重新联在一起, 和把创作艺术与哲学、修辞学相接触。它要把也应该把诗歌和散文,独创力和批评,艺术的和自然的诗时而混合时而溶合一起,使创作艺术生动活泼和富于交际的,使生活和社会成为诗意的⋯⋯只有它才是无限的,正如只有它

① 海涅:《论浪漫派》,张玉书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第 5 页。

才是自由的一样,它的第一条法则就是诗人的任意性不受任何法则结束。”① 这种无所不包的“综合艺术”追求的是无限,它把信仰和知识,知识和艺术, 艺术和宗教都混在一起,强调是各种艺术种类之界的交叉,致力的是一种整体艺术。

  1. 浪漫主义有意背离传统,它把艺术引入一种没有限制的主观的创作自由的领域,把文学看作是不依赖于现实的人的意识的创作。这样,诗人便万备于自己,成了如诺瓦利斯所说的:“真正的诗人是全知的,他本身就是一个袖珍的现实世界。”①

  2. 浪漫主义认为现实是粗俗的,是散文化的,是一种敌视艺术的世界, 为此他们背离开它,遁逃进一个他们想像中的理想社会,这个社会不是未来, 而是充满宗教狂热的封建的中古时代。他们把中世纪的一切都加以美化,都赋予一种浪漫主义的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