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世纪德国文学第一节 概述

德国中世纪文学基本上是德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文学。

德国中世纪的起点,历史学家公认是从公元 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开始,但德国中世纪文学的开始,大多数文学史家认为应从八世纪算起,因为古代高地德语在八世纪才渐渐形成;德国中世纪文学的结束,一般认为到十五世纪末。

公元 476 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奴隶制的崩溃,作为日尔曼族一支的法兰克人在欧洲建立起一个强大的法兰克国家。封建制度在不平衡的情况下开始发展起来,到九世纪初,基本上完成了封建化的过程。

法兰克王国的鼎盛时期是查理大帝(742—814)在位时期,他在 800 年加冕成为皇帝。到九世纪末,在查理大帝的帝国版图上出现了三个王朝,即在他死后由他的三个孙子所分别统治的东法兰克王朝、西法兰克王朝和中法兰克。马克思曾写道:‘查理帝国是近代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奠基的先导”。①东法兰克王朝后来就发展为德意志国家。

随着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之一的文学在中世纪也有了相应的发展。

直到八世纪之前,在说高地德语的地区,还几乎没有人读和写。那时教会拥有很大的势力,僧侣们使用拉丁语言文字。约在 750 年才开始有人把《圣经》从拉丁语口译成古代高地德语,用于布道。后来逐渐出现了以宗教宣传为目的的诗歌,它们的创作者多是僧侣教士。在这种情况下,古代高地德语文学受到了排挤和摧残,但是在德国人民中间产生的许多故事、传说、咒语等还是以诗歌的形式借助口头得以流传下来。十世纪福尔达的一个僧侣用文字记下了出之八世纪的两首咒语。到十九世纪人们在麦尔堡发现了大约是十世纪中叶记载下来的一些咒语,文学史称之为“麦尔堡咒语”。在这些咒语中反映了人们的愿望和要求。诗歌多半是用于劳动或跳舞时伴唱的,有的是歌咏爱情的情歌,有的是颂扬在世的统治者或昔日的英雄的赞歌。还是富尔达的僧侣,他们约在 810 至 820 年之间用古高地德语记录下了一首歌,也是

唯一的一首,这就是《希尔德布兰特之歌》。除此,一个无名诗人在 830 年用古萨克逊语写了一首《救世主》,这是用头韵的形式写成的;还有一首诗歌是由奥特夫利特·封·魏森堡(约 800—880)用莱茵法兰克口语根据福音书改写的《基督》。在这两首诗歌里,作者想表明,不光是用拉丁语,就是用民间语言也能颂扬基督教。在他们的笔下,彼岸的基督身上有着此岸的统治者的影子。《救世主》还沿用头韵,而《基督》则已开始用尾韵的形式了。魏森堡改头韵为尾韵,这在德国文学史上具有开拓的意义,从此以后,古老的头韵形式便解体了,代之而起的是借鉴拉丁语的颂诗而发展起来的尾韵。

到公元 962 年,奥托一世建立起了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但是这个帝国并不是统一的。到了十二世纪霍亨史陶芬皇朝,由于连年的对外战争, 国内诸侯割据更为严重。尽管如此,封建制度日益巩固,城市越来越多,商业、贸易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由于多次的十字军东征,开扩了眼界,接触

① 马克思《十八世纪外交史内幕》第五章,载《历史研究》1978 年第一期。

了东方文化,这一切为文学的繁荣奠定了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的基础。古代高地德语到这时发展为中古高地德语,这为反映生活、表达感情提供了更有力的手段。

中世纪中期文学的繁荣主要表现在史诗和宫廷抒情诗所取得的成就。 史诗是封建社会宫廷文学中占主要地位的一种文学形式,它的全盛时期

是在十二世纪到十三世纪。在题材上它大都取之历史,形式上也多是以法兰西的史诗为榜样。早期的宫廷史诗多是出之教会诗人之手,如《皇帝纪年》

(1150)、《亚历山大之歌》(约 1150),都是属于宣传教会的作品,有着明显的禁欲主义的色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对文化生活的进一步要求, 一些教会诗人逐渐摆脱了宗教的影响,在这类史诗中更多地表现了世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约 1170 年一个名叫康拉德的教士写了《罗兰之歌》,它可以看作是由宗教题材的史诗向世俗题材的史诗的一个过渡。这是作者受国王狮子查理的委托,以法兰西的武功诗为样本而创作的。

中世纪最著名的也最有代表性的史诗是由佚名诗人写的《尼布龙根之歌》和《谷德仑》,以及由诗人哈尔特曼·封·奥埃写的《可怜的亨利希》、沃尔夫拉姆·封·埃森巴赫写的《巴其伐尔》、哥特夫利德·封·斯特拉斯堡的《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除此,还有一些诗人,如亨利希·封·维尔德克、卢道夫·封·埃姆斯等人,他们也都创作了一些史诗作品,但多是受法国史诗的影响,缺少更多的民族特色。

从十二世纪中叶起,在德国出现了一种有特殊内容的宫廷抒情诗,到十三世纪达到了全盛期。

这种宫廷抒情诗源于法国的普罗旺斯,它的产生与当时妇女在宫廷中地位的提高是有关系的。一些贵夫人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经济上取得举足轻重的权力,在她们每个人的周围都有一大群依赖她们的骑士,她们成为歌颂、求宠、求爱的对象。德国的宫廷抒情诗虽然受法国宫廷抒情诗人的影响,但它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也含有宗教和民歌的成分。

德国的宫廷抒情诗多是同样的内容:对一个已婚的贵夫人的赞美,把对她们的服务看作是对自己的一种宠爱,向她们献殷勤,表露爱的欲望,随之是由于得不到回报而产生的怨艾、思念、苦闷。还有一种属于这种宫廷抒情诗范畴的“破晓歌”,它的内容都是写夜晚与女人的幽会,破晓时离别时的情景。

这种宫廷抒情诗从文化史的角度上看是有某些积极的意义:它反映了女性从附属地位中摆脱了出来,对性爱和世俗生活的追求表现了对教会禁欲主义的反抗。但是由于它所描写的都是千篇一律的题材,形式僵化,语言也多是陈词滥调,更主要由于它缺少真实的情感,因而文学上的价值并不大,到十三世纪中期就逐渐没落了。

这一时期虽然出现了不少诗人,但杰出的、在文学史上占有地位的是那些能或多或少地摆脱掉这种宫廷抒情诗束缚的诗人,如亨利希·封·莫龙根、沃尔夫拉姆·封·埃森巴赫等人,其中最有影响最出色的是瓦尔特·封·德尔·弗格尔瓦依德。

1254 年,德国霍亨斯陶芬皇朝告终,此后二十年是空位时代。后来诸侯推选出哈布斯堡王朝和卢森堡王朝先后为德国皇帝,但他们无力过问帝国的事务,德国的分裂情况愈加严重,根本不存在统一的政治机构。

在诸侯割据的情况下,城市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为了维护经济和贸易的

利益,一些城市组织了地方性的城市同盟。商业和手工业有了飞速的发展, 社会开始了市民化的进程。在这种情况下,贵族和骑士由于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压力,逐渐失去了他们在文化生活中的主宰地位。文学的内容所反映的不再完全是宫廷的生活,市民的生活以及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开始成为文学的一个重要的题材。传统的宫廷抒情诗逐渐地为市民阶层所喜闻乐见的多种文学形式,如手工业歌手诗歌、民间故事、笑话等所取而代之。

随着宫廷抒情诗的衰落,在城市兴起了市民和手工业歌手诗歌,涌现出了一批歌手。行会经常组织诗歌比赛,给优秀者以奖赏和歌手的称号。这种比赛开始时都是在教堂举行,因此,内容大都是宗教方面的题材。后来,比赛也在酒馆,更多地是在市议会举行,世俗的内容就越来越占有较大的比重。这类诗歌在艺术上并没有取得多么大的成就,但在文学史上有一定的意义; 因为它的兴起和繁荣,标志着宫廷抒情诗的衰亡和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学的萌芽。十六世纪,到汉斯·萨克斯时这种诗歌才得到了较高的发展。

在史诗和叙事诗方面,也因社会的市民化影响,宫廷史诗已让位于迎合市民阶层需求的题材和内容了。一些作家虽然仍然致力于史诗和诗体小说的创作,有的在续写上一代诗人的未竟之作,如乌利希·冯·图尔海姆续写了哥特夫利德的《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有的则袭用德国或法国的旧的宫廷史诗题材进行改写。但这已不是主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些娱乐性强的讽刺性诗歌、诗体小说、笑话。它们的内容写的多半是不忠的妻子、轻狂的少女、娼妓、游学的学生、好色的僧侣等。这方面值得一提的作家有亨利希·德尔·塔希纳(1310—1372 或 1378)、亨利希·魏顿瓦勒(约生活于十五世纪前半叶) 等人。

戏剧大体从十四世纪有了发展,这主要是与教会有关。在圣诞节、复活节等宗教节日活动时,都根据《圣经》编写一些故事进行演出。随着市民阶层的兴起,在戏剧中有了世俗生活的内容。市民经常在斋戒节期间举行的狂欢节,在祭春的节日、收获的节日或驱魔的仪式上演出戏剧。它们除了宗教的题材外,大都是喜剧或闹剧,具有强烈的娱乐色彩。

德国中世纪文学是与社会的历史发展相适应的,经历了发展、繁荣和衰亡的阶段,它是德国文学发展史上不可忽视的一环。产生了象《尼布龙根之歌》这样的著名史诗,出现了象瓦尔特·封·德尔·弗格尔瓦依德这样的杰出诗人,其影响不仅在德国,就是在欧洲,不仅对当时,就是对后世,都是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