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德迈尔”

所谓“比德迈尔”是一个含有嘲讽意味的词,它指的那种心满意足,循规蹈距的老实人对秩序、安全、舒适当做生活理想的心态、精神。十九世纪后半叶,一些文学史家为了能恰于其份地表达复辟时代的一些作家的风格, 就用了这个名词。把它做为青年德意志、政治抒情诗的文学政治化风格相对立的一种潮流,指的是一种冷淡政治、疏远时代,宁静安适的文学。这种文学,有的评论称为是“出于忧郁的欢乐”。他们意识到古典文学的理想、浪漫主义的童话与现实不是一码事,它们彼此不可能统一;他们承认,古典文学和浪漫主义要克服的生活与艺术的不和谐本来就是生活的二元论。这样, 对他们来说,断念就成了时代的道德理想。为了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己的那一点幸福。他们笔下的人物多是清心寡欲,有着克制本性的力量和心中的愿望。属于“比德迈尔”文学有一批作家,如爱德华·默里克(1804—1875), 弗·吕克特(1788—1866)、奥·冯·普拉顿(1793—1835),K·伊默曼(1796

—1846),安内特·冯·德洛斯特—徐尔斯豪夫(1797—1848)以及一些奥地利作家。

默里克生于路德维希堡,曾在图平根神学院学习神学,毕业后任过神职工作,因不感兴趣,1843 年就称病退休,与独身姐姐在梅特根海姆等地隐居。他青年时代曾有过几次爱情经历,但他都把它深深地埋在心理,羞于表露, 只是用诗歌用书信来表达他的情感,直到 47 岁时他才结婚。为了生计他不再退隐,在斯图加特做教师,同时进行文学创作。

作为一个抒情诗人,默里克创作了许多描绘自然,抒发胸臆的诗歌。在现实生活中无能为力,无可奈何,这是他的诗歌的主要基调。这样,他的一些诗歌便产生了一种朦胧感,在富有浪漫主义梦境和渴望在内心把握生活之间摇曳不定的那种朦胧感。正因此,他的大部分诗歌在当时只有少数人才能真正理解。但他的一些吟咏大自然的田园诗富有民歌风,感情真挚,音调优美,受读者喜爱,也激起许多音乐家乐思。

除了诗歌默里克还写有长篇小说《画家诺尔顿》(1832),它描写有才华的青年画家诺尔顿的爱情悲剧,由于妒嫉和小人的播弄,作品的几个主要人物都以死亡收场。他还写有六部中短篇小说,其中著名的有《莫扎特在去布拉格的路上》(1856),它描写了这位音乐大师在妻子陪同下由维也纳去布拉格出席歌剧《唐吉万尼》首演式途中的一段经历,莫扎特在一个伯爵夫人的府邸里稍带忧郁地叙述自己的身世和《唐吉万尼》的创作过程,并用钢琴演奏了一些片断。默里克在他所喜爱的作曲家身上寄托了自己的情思和一

种感伤的断念。这篇作品由于文字优美,语言洗炼,充满诗意,而成为德语文学散文作品中的上乘之作。

伊默尔曼是复辟时代的长篇小说艺术上取得成就最大的一位作家。他出身一个普鲁士官吏之家,大学时攻读法律,解放战争时期他从军,战后重返大学完成法律学业,1819 年在明斯特任陪审官。在这里他认识了男爵吕佐夫的妻子,比他大八岁的艾利莎,这个美丽而热情的女人令他倾慕。1825 年吕佐夫爱上了一个轻浮的女人,艾利沙与吕佐夫离婚,此后伊默尔曼与她的关系日愈亲密。她与伊默尔曼住在一起,共同外出旅行,但却一直拒绝嫁给他。在他俩住在杜塞尔多夫时,他们的住处成为文艺界名流集会的沙龙。1837 年他在前往瑞士旅行期间认识一位十八岁的少女尼迈尔。当他再度向艾利莎求婚遭到拒绝时,他暗地与尼迈尔频繁通信,他向少女求婚并得到应允。1839 年 10 月他们结婚,但翌年他却病逝。

在长达十多年的共同生活中,艾利莎对伊默尔曼的思想和创作有很大的影响,这不仅表现在他作品中的一些女性形象上,而有些重要的作品就是在他在她的激励和促进下构思和完成的。

伊默尔曼写过诗歌、戏剧,但成就最大的是他的长篇小说,主要是他晚年发表的两部作品:《后裔》(1836)、《闵兴豪森》(1838—1839)。

《后裔》全标题是《后裔,九卷本的家族回忆录。1823 到 1835》,这是作者受歌德的《威廉·麦斯特》的影响写成的一部时代小说,它的主人公赫尔曼既与贵族社会有千丝万缕联系(他是一个贵族的私生子),也与新兴的资产阶级有着亲密关系(他的伯父是一个工厂主)的青年人,经过种种经历和事件,他最终既成了一个贵族家庭的后裔也成了一个资产阶级的继承人。作品通过对古老的贵族和新兴的资产阶级的描述,表明无论是贵族还是工厂主都不能解决发展中社会的矛盾,作者以怀归的情绪开出了一个药方:关闭工厂,工人成为手工业手人,返回乡村,这自然反映了作者思想上的两重性。但作为读者,更感兴趣的是伊默尔曼以现实主义的方式描绘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中一个家庭的命运和贵族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社会经济冲突。

《闵兴豪森,一个阿拉伯风格的奇怪故事》是为作者带来极大声誉的一部长篇,他摒弃传统的手法而采用浪漫主义的方式,小说中有两条平行的情节。这使人想起霍夫曼的《公猫穆尔的人生观》。作者从一个吹牛撒谎的男爵闵兴豪森故事中引出了另一个故事《奥伯霍夫》,它经常单独抽出出版。这个《奥伯霍夫》开了欧洲农村小说的先河,他以现实主义的手笔,细腻而真实的描绘处于过渡时期的农村面貌,富有诗意的大自然,恬静的田园般生活和充满宗法气息的氛围。

安内特·冯·德洛斯特—徐尔斯霍夫是德语文学中第一个重要的女诗人, 她出身一个贵族之家,从小就受到保守的天主教传统的影响,过着一种平静的隐居式的生活。1838 年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没有引起反响,1844 年她的诗集《最后的馈赠》的发表给她赢来的声誉,成为名噪一时的抒情女诗人。她的诗歌感情细腻,以女性特有的温柔,描绘了故乡的自然景色,她把琐细的事物、声音、色彩都用富塑形力的语言表现出来,不注重韵律和诗的规则, 而着意一种独特的节奏和一种深沉的内在的颤动力。

除了一些抒情诗她还写有宗教色彩很浓的诗歌、谣曲和故事诗。1842 年她发表了一个中篇《犹太人榉树》,从形式上看,这是一篇犯罪小说:主人公弗里德利希是个穷苦的农民,他被牵连进一桩谋杀案。为了欠债事他在一

棵榉树下杀死了犹太人阿龙,逃亡异乡,在土尔耳做了二十年的苦工。最后他获释返家,可他一直为自己的罪过感到不安,他总是想避开这棵榉树,但却总被它吸引,终于他在这棵榉树下上吊自尽。作者藉助这个故事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描绘出一幅多山的威斯发伦的风俗画(这是这篇小说的副标题), 反映了那个时代农村和农民的生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