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瑙和斯蒂夫特

尼古劳斯·莱瑙(1802—1850)是奥地利十九世纪上半叶最重要的诗人, 他出身维也纳一个军官家庭,大学时攻读哲学、法律、医学,自 1829 年致力于诗歌创作。1832 年他曾移居美国,但翌年即返回德国。1834 年他爱上了朋友马·勒文塔尔的妻子索菲,炽烈而痛苦的单相思使他患了忧郁症。1844 年他与一贵族小姐结婚,婚后突然精神分裂,在此后直到逝世的六年里,他大部份时光在精神病院度过。他的诗歌作品的基调是感伤,这一方面表达了他自身爱情上的不幸,同时也流露出了对现实生活的愤懑和人道主义理想破灭的情绪。早期的作品都收在《诗集》(1832)、《新诗集》(1836),晚年

写有三部叙事长诗:《浮士德》(1836)、《萨沃纳罗拉》(1837)、《阿尔比教徒》(1842)、《堂·璜》(1851,未完成)。

《阿尔比都徒》是一首政治抒情诗,莱瑙称这部作品是“自由的诗歌”。他以十三世纪教皇英诺森三世镇压法国南部阿尔比教徒的异端派运动为题材,讴歌自由,反对愚昧,赞颂反抗,鞭挞迷信和暴力。

阿达尔伯特·斯蒂夫特(1805—1868)出身亚麻纺织工人之家,大学时攻读法律和自然科学,没有毕业即做家庭教师,后在政府部门任职。在这一时期的奥地利文学中,格利尔帕策,赖蒙特,内斯特洛依都是戏剧家,莱瑙是诗人,而斯蒂夫特则是一位在小说创作上取得了成就的人,他被称为奥地利第一位小说家。他一生写有多部作品,其中代表性的有短篇小说集《我曾祖父的皮包》、《彩石集》、《习俗》、长篇小说《晚夏》(1857)、《维狄柯》(1865)等。

斯蒂夫特的历史观、自然观、哲学思想以及文学创作中都贯穿着一条“温和法则”的观点,他强调变化中的持续性,反对激烈的变革,主张进化,反对暴力,他的作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以描绘自然风光和平静安谧的生活见长。1853 年,他在《彩石集》的前言中有一段话,是他的“温和法则”的一种形象性的描述。他写道“空气的飘浮,河水的流动,庄稼的成长,大海的波浪,大地的变绿,天空的光辉,星星的闪光,我认为是伟大的;疾来的暴雨,击裂房屋的闪电,引起大火的风暴,喷吐火焰的高山,把大地变成灰烬的地震,我认为没有前面提到的现象伟大,我认为它们是渺小的⋯⋯一个充满正义、质朴的完整生活,对自身的克制,顺应理智,在自身周围发挥作用,对美的景仰,与一种欢愉的,泰然的死亡联在一起,我认为是伟大的; 情感的强烈动荡,可怕的怒火中烧,对复仇的渴望,渴求作为的振奋起来的精神,这种精神它撞倒一切,它改变一切,它毁坏一切,在激动中经常抛弃自己生命,我认为不是伟大的,而是渺小的⋯⋯。”

《晚夏》是一部教育小说,写一个富商的儿子德兰多夫在一个热爱自然、珍视艺术、富有人道主义思想的小社会里(一个庄园)的成长和发展,他在这里既达到自己的愿望也获得了幸福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