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特·封·德尔·弗格尔瓦依德

这是德国中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他不仅为诗歌的发展开拓了一个新的广阔的领域,而且也是德国的第一个爱国主义诗人。他的抒情诗是德国中世纪诗歌的最后完成,同时也是它的突破;他的政治诗是他投身政治活动的记录, 同时是他所生活的时代的一面镜子。

瓦尔特(1170—1230)是奥地利人,出身骑士家庭,早年在维也纳宫廷供职。1198 年,奥地利大公弗里德利希死后,他离开了维也纳。此后二十年, 在各地漫游,以行吟为生。此后,他相继在一些宫廷服务,到 1215 年,腓特烈二世在威茨堡给他一块封地,他在那里直至逝世。

瓦尔特的创作可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到 1198 年他离开维也纳为止。在这一时期他写的是宫廷抒情诗,主要是师法他的教师莱依迈·封·哈根瑙

(约 1170—1205),但他不久就冲破了宫廷抒情诗的传统形式。这表现在他不再象一般宫廷抒情诗那样,把爱情只看作是对女性的单方面的追求,而视爱情是双方的、对等的。在一首诗里他写道:“爱情是两颗心的幸福。只有当他们两人都幸福时,这才谈得上是爱情。”再则,贵夫人在他的诗中不再是唯一的赞美对象了,他在作品中表现了普通青年男女的爱情。在《菩提树下》这首诗里,他描写了一个少女在菩提树下与爱人幽会时内心的欢乐。

第二阶级是从 1198 年到他逝世。在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的格言体的政治诗。在漫游期间,在他参与宫廷的政治活动时期,民间的疾苦,特别是由于国家政治上的分裂而造成的混乱,使他极为悲愤。他在一首诗里写道:“痛苦啊,德意志人民,/看看你周围是什么样的秩序!/就是蚊蚋也有一个国王,

/可你的统治者却落得这样可怜的下场!”教皇在当时的德国的分裂中扮演了一个极不光彩的角色,为了控制德国,扩张自己的势力,在各领主间极尽挑拨离间之事。瓦尔特对教皇深恶痛绝,进行了激烈的抨击,在一首题为《罗马人的钱柜》的诗中有这样的诗行:

①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 66 页。

我找到了两个德意志人①给他们加冕, 让他们继续不停地颠覆他们的国家。在这种混水里我们可以大捞一把。

他们全受我操纵,我掌握他们的货财, 德意志的白银都滚到罗马人的钱柜里来。

瓦尔特热烈希望德国得到统一,在那首著名的《我坐在石头上》诗中, 他把统一的理想寄托在国王的身上:有一个统一的国王,才能使和平和正义伸张,有了和平和正义,荣誉、财富和神的恩宠这三者才可以同时兼有。

瓦尔特·封·德尔·弗格尔瓦依德的诗歌在艺术技巧上达到了中世纪德语文学的高峰,他的诗歌表现的对祖国的爱、对德国统一的渴望,使他成为德国中世纪最伟大的诗人。

① 指腓特烈二世和奥托四世,他俩都曾由教皇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