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扬·保尔和弗·荷尔德林

在世纪转折的年代,介于古典文学末期和浪漫派崛起之间,有两个独立于两大文学思潮之外的作家,他们以自己的著作反映了时代,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和追求,为德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这就是扬·保尔和弗·荷尔德林。他们也与歌德和席勒有过交往,但不是他们的追随者,他们文学主张的信奉者;他们也不属于浪漫主义运动,他们的作品反映的是德国的现实,而不是中古,他们笔下的人物来此生活,而不是出之幻想,他们是忠实地表现他们作品中的人物,而不是去美化,但却加以理想化。

扬·保尔(1763—1825)原名约翰·保尔·弗·里希特,生于一个牧师家庭,曾在莱比锡攻读神学,自 1784 年做家庭教师和以写作为生。他是一位多产作家,在当时拥有众多的读者,有的同时代人把他与歌德相提并论,甚至高出歌德。他是一个民主主义者,来自社会下层,饱受生活之苦,因而也对底层的大众充满了同情,他无法使他们摆脱苦难,但他用自己的作品“搽干他们的泪水”,使他们的心灵在痛苦的生活中得到慰藉。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有一种幽默感,一种温柔的感伤情绪,一种含泪的微笑。

在他的众多的作品中,代表性的有长篇小说《玛丽亚·乌茨》(1793)、

《里斯伯路斯》(1795)、《昆图斯·费克斯莱因一生》(1796)、《齐本科斯》(1796—1797),《少不更事的岁月》(1804—1805)等。他自己认为最好的作品是他在 1800—1803 年完成的长篇教育小说《狄坦》。这部小说与浪漫派作家诺瓦利斯的《奥夫特丁根》一样,也是同歌德的《威廉·麦斯特》的一种争论,但却是从相反的观点。小说的主人公阿尔巴诺是一个小公国的亲王,他的双亲把他送到一个偏远地方受教育,让他远离尘嚣,远离尔虞我诈的宫廷和人欲横流的现实生活。当这个对世事懵懵无知,心中充满理想的年青人进入大世界时,他与现实社会发生了种种冲突,经过一系列的经历变得成熟了,最终成为一个富有责任心和有所作为的小公国的统治者。可以明显看出,扬·保尔的这部作品既是对古典主义的歌德,也是对浪漫主义者诺瓦利斯的一种批驳。歌德的威廉·麦斯特追求的是人的完美,诺瓦利斯的奥夫特丁根追求的是一个万事皆备于自己的艺术家,而扬·保尔在阿尔巴诺身上则寄托着自己对一个善良贤明君主的希望,也表达了他对和谐的一种追求。

扬·保尔在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度时期的德国文学中占有一个重要的地位,他同人民的联系,他对人民怀有的同情,他的民主主义精神,以及他在长篇小说艺术中所取得的成就,使他远高于同时代的一些作家。

荷尔德林(1770—1843)是德国文学史上一个遭际最不幸的诗人,他活了七十多年,可却有近四十年(从 1806 年)的时间患精神病。他生于一个牧师之家,1788 年至 1793 年在图平根教会学校攻读神学,与黑格尔、谢林是同学、好友。他不喜欢从事神职工作,中途退学,做家庭教师。在法兰克福银行家贡塔特家当教师时,对银行家夫人苏赛特产生了执拗而绝望的爱情。他被解聘,生活颠沛。在精神生活不幸和物质生活匮乏的状况下,1806 年被送进精神病院。在此后直到逝世的漫长岁月里,他备受疾病的折磨,一个才华出众的诗人还没有充分发挥他的才能,便被桎梏在病床上,悲惨地度过了他的一生。

荷尔德林的创作生涯不足二十年(自 1789 年—1806),虽然留下的作品

并不多,但他的诗歌,特别是颂歌体的诗歌和他的长篇小说《徐培里昂》, 在德国文学上占有一席重要之地。在当时,他的价值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直到二十世纪初,他才越来越受到敬重,有的批评家称他是最杰出的抒情诗人。

荷尔德林的诗歌主要运用的是颂歌体。自由、人性、爱国主义、对大自然的爱是他早期颂歌体诗歌的主要基调。德国现实社会的鄙陋状态令他愤慨和无可奈何,这样他把自己的理想寄托于远古的希腊,诗化了的希腊成了他讴歌的对象和遁逃的场所。这表现在他的诗歌的创作上,而在他的长篇小说

《徐培里昂》中表现得尤为瞩目。

《徐培里昂或在希腊的隐士》(1797—1799)是采用书信体写成的一部抒情小说。主人公徐培里昂是一个希腊青年,他参加了反抗土尔其侵略的解放战争。然而他所在的这支军队却是一群乌合之众,烧杀抢掠,胡作匪为。这样一个现实使他想去建立一个美好世界的愿望陷入破灭,他改变了信念, 想和自己的情人狄奥蒂玛(在这一女性形象身上,荷尔德林表达了他对苏赛特的真挚爱情)遁入偏远山区过平静的生活。可地却病故,徐培里昂前去德国旅行,可这个四分五裂的德国令他失望,他返回希腊,做了不问世事的栖身于大自然中的隐士。

荷尔德林通过《徐培里昂》倾吐了他对大自然的赞美,对古希腊的向往和对德国现实的失望,表达了他对人类未来的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因这种追求的破灭而感到的悲愤和哀伤。

除了诗歌和《徐培里昂》,荷尔德林还写了悲剧《埃庇道克勒斯之死》

(片断),他还翻译了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