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老年歌德

1805 年席勒的逝世对歌德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如他自己所说,“失去了我生命中的另一半。”他本人也病了一场,一度陷入沮丧和孤独状态,但他很快就振作了起来,创作力之旺盛令人惊奇。1806 年他完成了《浮士德》第一部,翌年开始写《威廉·麦斯特的漫游年代》,1808 年创作了诗剧《潘朵拉》,1809 年完成了长篇小说《亲合力》。在民族解放战争的年代,他把目光转向了东方,创作了《西东合集》。在二十年代他先后完成了一些自传性作品:《意大利游记》、《随军征法记》等以及《威廉·麦斯特的漫游年代》。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年,他结束了《浮士德》第二部和自传《诗与真》,到 1832

年 3 月 22 日,诗人才阖上他那深邃的目光,辞世而去。

歌德晚年的最重要作品是《亲合力》,《威廉·麦斯特的漫游年代》和

《浮士德》第二部。

《亲合力》原是做为一个故事准备放进《威廉·麦斯特的漫游年代》中的,在写作过程中由于铺展而成为一个长篇。“亲合力”是一个化学术语, 歌德藉助这个自然科学上的用语来表达他的思想,这个思想就是他本人所说的“象征地、冷静地去表现社会现实及其冲突。”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一对青年时代相爱的人,在各自配偶死去之后,终于结合了。他们幸福地生活在一个宁静的庄园里。但一当男主人公爱德华的朋友,一个上尉和女主人公夏洛蒂的侄女奥狄莉来到庄园之后,生活便起了波澜,爱德华狂热地爱上了奥狄莉,上尉和夏洛蒂也相互有了爱慕之情,而奥狄莉对爱德华的爱更深沉更执著。化学术语“亲合力”便是这一新的爱情组合的譬喻。夏洛蒂和上尉能够成为自己激情的主宰者,能够断念,借助理性的力量克制了本性的进逼, 重新获得了自由,而爱德华和奥狄莉则成为爱的激情的牺牲品,只有死才能使他们得到解脱。

歌德用这样一个爱情故事,一方面对传统的婚姻制度提出了异议和怀疑,另一方面也试图为激情和秩序间的冲突寻找一条出路。与同时代浪漫派以宣泄激情的方式对传统的婚姻制度进行批判不同,歌德在这部作品里提出了断念(Resig-nation)的思想。在老年歌德看来,断念意味着对社会限制和自我限制的必要性的认识,人只有通过断念才能赢得自由,主宰情感和道德上自我完善。

《威廉·麦斯特的漫游年代》与《学习年代》不同,它没有贯穿全书的情节,结构上也颇为松散,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是一个“聚合物”作品。作品缺乏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性格塑造,但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和深邃的哲理。这如其说是一部小说,毋宁说是歌德通过麦斯特的所闻所见所感,对自己的社会思想的阐释,对自己所憧憬的人类社会的描绘。小说的梗概是威廉·麦斯特在儿子的陪同下漫游,在旅途中,他把儿子送到“教育省”,让他去那里学习一种适合自己天性,有益社会的职业。在教育省里,风俗淳朴, 人性善良,每一个人勤奋劳动、精通技艺、为集体造福,人与人相互尊敬、友爱,每个人都遵守共同的信条:“三敬畏”,即敬畏在我们之上,在我们之中,在我们之下的一切。威廉·麦斯特在漫游中领悟到人要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一员,他成了一个救死扶伤的外科医生,重新同儿子和自己所爱的女人会合,结束了自己的漫游年代。

歌德说过,他的这部作品是出之一种思想。法国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

开辟了道路,技术革命,机器的发明和应用,推动了经济的迅速突进,另一方面也为个体小生产者带来了厄运和破产。在《漫游年代》中歌德对此有过描述。他本人对科学的发明创造怀有喜悦的心情,对铁路的修建、运河的开凿都抱有极大的兴趣,另一方面他也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残酷性和对人性的摧残抱有反感,至于法国大革命带来的混乱以及社会结构和政治体制的变化,更令他憎恶。正是由于对资本主义发展所持的矛盾态度,促使他在

《漫游年代》中提出了自己的社会改革方案:“教育省”。歌德的这个思想从社会发展的立场上看是对法国大革命的一种反对,可同时也表明他对资本主义早期发展中种种弊端的一种批判。

《浮士德》分为上下两部。

第一部从“天上序幕”开始,上帝和魔鬼靡菲斯特争论人的善恶,魔鬼认为人是情欲的奴隶,只能困惑终生,永远痛苦;但上帝坚信,人无论陷入怎样的迷误,犯有怎样的过失,最终能走上正路。于是双方以下界正处于彷徨和绝望中的浮士德进行打赌。魔鬼要把他引入邪路,上帝相信“一个善人, 在他摸索中不会迷途。”

浮士德年近半百,是个饱学之士,受人尊敬,但此刻却感到知识的无用, 书斋生活的可厌。他要摆脱这一切,去品尝世上的苦乐。于是他求助于魔法。用符咒召来地祗。但地祗无能为力,他愤而想以自杀求得解脱。时复活节的钟声唤起了他对生的依恋。这时魔鬼乘机而入,与浮士德订立契约:为浮士德服务,满足他提出的任何要求。浮士德一旦感到满足,生命便结束,灵魂为魔鬼所有。就这样,浮士德走出了与世隔绝的书斋,结束了他探索人生的第一个阶段:知识的悲剧。

浮士德喝了魔汤,恢复了青春,心中充满对情欲的渴求。他遇到了少女甘泪卿,两人相爱。由于魔鬼的播弄,甘泪卿误毒死自己的母亲,浮士德又误杀她的哥哥。甘泪卿陷入一种精神错乱状态,她溺死婴儿,被关进死牢。魔鬼为诱使浮士德堕落,把他领入布罗肯山,参加一年一度的瓦普几司夜魔鬼们的狂欢。浮士德在这荒唐淫荡的场面里并没有迷失本性。他坚持要把甘泪卿从监狱救出来。甘泪卿忏悔罪行,拒绝与浮士德一道逃走。她最后得到了上天的赦免,而浮士德虽然在这爱的悲剧中享受了官能的快乐,爱情的幸福,可最终是给甘泪卿带来了悲惨遭遇和自己良心上的痛苦和悔恨。

在第二部一开始,魔鬼把浮士德引进皇帝的宫廷,皇帝正为财政窘迫所苦,浮士德为他发行纸币,解决了燃眉之急;又应皇帝之请在靡菲斯特的帮助下,从远古召来了希腊美女海伦。浮士德惊叹海伦的绝世姿容,舞台上出现的美男子帕里斯令他■火中烧。他把手中的魔钥匙朝他击去,一声轰响, 一切都化为烟雾。浮士德昏倒在地,他又经历了用自己的能力为统治者服务的悲剧。

靡菲斯特把浮士德背回书斋。浮士德的弟子瓦格纳正在试验室里制造“人造人”。魔鬼帮他造了小人何蒙古鲁士。浮士德一醒过来便追问海伦的下落, 坚持要靡菲斯特为他找到她。于是何蒙古鲁士领着靡菲斯特和浮士德溯时间而上去远古寻找海伦。经历了古典的瓦普几司之夜,浮士德找到了象征古典美的海伦,两人结合并生了一个儿子欧福良——古典美和浪漫精神结合的产物。欧福良由于无止境的追求,从高空坠地而死,海伦也返回阴间,她的衣服和白纱化为白云,把浮士德裹入高空,带回现实。浮士德经历的古典的美只是一场虚空。

浮士德随着一朵浮云降落在高山上。他面对咆哮的大海,内心燃起对事业的渴望,这就是制服大海。时国内发生内战,浮士德借助靡菲斯特,帮助皇帝平定了叛乱,从皇帝那里得到了这片海滨封地。浮士德成了统治者,他率领人民同大海搏斗,向大海索取陆地,去实现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伟大理想。这时一个“忧愁”的女人向浮士德施了法术,浮士德变盲。靡菲斯特看浮士德的末日已到,派小鬼为浮士德挖掘坟墓。双目失明的浮士德听到铁锨的撞击声,以为这是他的人民在向海洋进行斗争,他陶醉在这壮丽的景像之中,得出了人生的最高真帝:为千百万人开拓疆土,使人民在新的土地上安居,每天为自由的生活开拓,然后才能自由地享受生活。在这最美好的时刻,他喊出了:“你真美呀,请停留一下!”浮士德得到了最高的满足,但是他的生命结束了。依照契约浮士德的灵魂应为魔鬼所有,但这时天门大开, 天使从靡菲斯特手中把浮士德的灵魂救出,甘泪卿把他迎入天国。

《浮士德》是歌德根据流传于民间的浮士德的故事而写成的一部悲剧。传说中的浮士德 1480 年生于威腾堡的一个小城。他流浪江湖,以占卜、炼金术为生。1540 或 1541 年死于一次炼金术试验的爆炸中。他生前和死后流传有关他的许多传说。到后来,人们把种种传闻和轶事都附会到他的身上。到1587 年有第一本民间故事书《约翰·浮士德的故事》出版。这本书中的浮士德已非历史上的浮士德了,他要享尽人间富贵荣华,为此把自己出卖给魔鬼, 魔鬼要满足他提出的任何愿望,为期二十四年,期满后灵魂便为魔鬼所有。过了十七年,他害怕了,但为时已晚,最后惨死于魔鬼之手。可以看出,在这个传说人物的身上反映了新旧交替时期的种种冲突:宗教与科学,神性与人性,理智与情感,因循与追求,有着强烈的悲剧因素。因此,有关他的传说就成了许多作家笔下的题材。然而只有歌德,他以深邃的思想,丰富的人生智慧,饱满的感情和雄浑的笔力,使浮士德这个人物发生了质的变化,成为光采照人的文学形象。他赋予浮士德一种哲学的意义,在这个人物身上形象地展现了人类从中世纪以来三百年间的精神生活发展史。

歌德笔下的浮士德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一个巨大形象,他厌恶宗教和传统加于他身上的束缚,渴求生活,为实现人的价值,为探索存在的真谛而不停地追求,进取。他说:

我要纵身跳进时代的奔波, 我要纵身跳进时代的车轮,

苦痛,欢乐,失败,成功,我都不问。男儿的事业原本要昼夜不停。

浮士德要把全人类的苦乐集于一身,要在个人内心中领略全人类的的全部感情。于是他冲破了知识的牢笼,摆脱了官能的享受和爱情的羁縻,走出了“小世界”,进入“大世界”。在这个大世界中,他曾为统治者效力,曾与古典美结合,但终归都是一片空虚和一场幻景。最后他在为人类的造福, 在征服大自然的宏伟斗争中,感到了最大的满足,得出了智慧的最后答案:

要每天每日去开拓生活和自由,才配有自由与生活的享受。

⋯⋯

我愿见人群熙来攘往,

自由的人民生活在自由的土地上!

在浮士德身上有着一种活力,使他日益高尚和纯洁,这就是对人的存在意义进行锲而不舍的探求,在不断克服错误和过失中追求真理,最后走上正途。正因为如此,浮士德的生活道路所体现的不是某一个单一的人,而是具有一种族类的意义。

浮士德得出的最后答案无疑是积极的,但有着空想的性质。离开改造社会单纯地改造自然,最终只能是一个幻想。失明的浮士德把魔鬼为他挖掘坟墓的场面想象为他的人民与大海博斗的壮丽景象,为这种幻想提供了一个例证,这也正是浮士德悲剧意义的所在。

魔鬼靡菲斯特是世界文学史上一个罕见的文学形象。他是浮士德的对立物,是浮士德灵魂中的另一个自我,是他发展道路上的阻力。在这个“一切障碍之父”的身上体现了恶,体现了否定的力量。正因为有了恶和否定,才从反面促进了浮士德的追求和向上。浮士德对恶和否定的每一次征服都是一种前进,一种上升,一种净化,一种完成。

但靡菲斯特并不是恶的精神的一个象征,一种概念,而是一个具有独立性格的完整的形象。他机智聪明,目光犀利,洞悉世故,玩世不恭,寡廉鲜耻。歌德通过他对统治者、僧侣朝臣、腐儒、市侩,对没落的封建势力,对贪婪的资产阶级及整个德国的鄙陋现实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和抨击。

《浮士德》这部作品有着独特的艺术特色,歌德以丰富的想象力,跨越时空的限制,从人间到天上,从现实到远古,有机地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在一起,这种表现手法使这部作品具有一种奇特的艺术魅力,展示了如席勒所期待的“一种特殊的美感。”

《浮士德》是对人类的一首颂歌,它充分肯定了人生的积极意义,赞扬了人的进取和追求精神,对人的认识力量和创造力量作了高度的评价。它的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以及独特的艺术特色,使它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熠熠生光的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