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希纳
毕希纳只活了二十四岁,他留下的作品也只有三部戏剧,一部篇幅不算长的小说以及一篇鼓动性的传单《黑森快报》,全部译成中文二十多万字。然而就是这短暂的一生和数量不多的作品使他在德国文学史上亨有地位,并且持续不断地越来越广泛地发生影响,越来越受后人的尊敬。匈牙利著名文学理论家卢卡契称他是“莎士比亚和歌德的后继者”。我国著名日尔曼学者冯至说:“毕希纳是一位稀有的奇才!”现在德国最重要和最有权威性的文学奖即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毕希纳生于一个医生世家,中学毕业后曾进斯特拉斯堡大学学医,1834 年进入吉森大学攻读历史和哲学。这期间他结识了一些革命者,参加秘密的革命团体“人权协会”,起草了第一份传单,这就是有名的《黑森快报》, 传单上引用一名法国大革命时的口号:“对茅屋和平,对宫殿战争!”传单号召人民拿起武器,推翻现存制度,建立起一座自由大夏。人权协会受到镇压,它的领导者被捕,毕希纳被迫逃亡。1836 年他应聘前往苏黎士,准备讲授哲学,翌年即患病逝世。
《丹东之死》(1835)是他在流亡中间写的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的戏剧作品,它通过丹东和罗伯斯庇尔的对立和斗争,揭示了资产阶级革命不
①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四卷,第 5 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能解决人大众的物质上需求,而一场无法解决人民大众切身需要的革命,无论是藉助清教徒式的道德还是恐怖手段,归终都必然要失败的。丹东的悲剧在于他清醒地认识到了这点,于是他变得颓唐、腐化、堕落,最终成为这场革命的背叛者,被推上了断头台。革命者的毕希纳用这部作品表明了他的革命观。
毕希纳的另一部重要剧作是《沃依采克》,这是在他的遗稿中发现的, 没有最后完成。他根据一桩现实生活的审判案,怀着对“第四等级”的深厚同情创作了这部社会悲剧。一个出身低微的穷人沃依采克,他为维持生活, 把自己出卖给医生做实验,他的未婚妻玛丽被鼓手长引诱离他而去。他失去了他生活中的唯一所有和唯一希望。于是他杀死了玛丽,自己也投河而死。毕希纳在这部作品里以白描的手法描述劳动者的苦难和所受到的剥削和侮辱。现存秩序的冷酷无情,社会的不义不公,物质的匮乏,人的尊严的丧失, 把沃依采克逼上了绝路。
《沃依采克》由于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和尖锐的社会批判意义上已成为二十世纪德语戏剧作品中读者最多和上演次数最多的作品之一。
除了上面提到的两部戏剧之外,毕希纳还创作了喜剧《雷昂采与雷娜》
(1836)和小说《伦茨》(1835)。前者是一部带有浪漫色彩的讽刺剧,它通过两个封建小邦的王子和公主的婚事,挖苦了宫廷的昏愦、腐败、愚昧和寄生性;后者是以狂飙突进运动作家伦茨为主人公所写的一篇心理分析小说,毕希纳细腻地描绘了伦茨精神陷入疯狂时的心态,揭示出造成这种结果的是由于一个变得错乱的时代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