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之魂——独特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贵州各族人民努力开发这片被外人视为“荒蛮”的土地,同时积极吸收中原文化和周边各地文化。

在工艺、服饰、建筑等方面形成了自己丰富独特的文化形态,比如斑斓多彩的贵州蜡染、宏大壮观的青龙洞、秀甲黔中的甲秀楼、誉为建筑奇葩平坝伍龙寺,以及侗族、布依族建筑……

原始古朴的贵州岩画

贵州“地无三里平”,山多崖壁多。在这崇山峻岭、大江小溪边,掩藏和流淌着数不清的秘密。岩画便是其中之一。

贵州岩画主要分布在六枝、开阳、关岭、贞丰、长顺、丹寨、龙里等7个县境内,其地域的跨越从西到东的直线距离约有100千米,南北距离约有120千米。

贵州已发现的岩画从东至西分别是:丹寨县的银子洞岩画、开阳县的“画马岩”岩画、龙里县的巫山岩画群和“写字岩”岩画、息烽县的大塘口岩画、长顺县的傅家院红岩洞、白岩洞岩画群、紫云县的打鼓洞岩画、安顺市的“画马岩”岩画、册亨县的郭家洞岩画、贞丰县“七马图”岩画、镇宁县的纪乐村岩画、关岭县的“马马岩”岩画和牛角井岩画、安龙县的七星洞岩画、六枝特区的桃花洞岩画、兴义县的猫猫洞岩画。

贵州岩画具有完整的文化系列,是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

人类最早住在山洞里,长期以狩猎为生。六枝桃花洞岩画、红岩脚岩画、傅家院岩画就体现了这一社会情境。

桃花洞岩画分布在洞口左右石壁上,左面一幅画有人及畜、禽等动物10余个。从人物动作及鸟、兽的位置分析,推测为一幅“围猎图”。右面一幅画有太阳、动物等。

红岩脚岩画因画于一堵红色岩壁下方而得名。岩高百余米,宽300多米,岩画分布在高10余米,宽50余米部位上。大多以赭色涂绘,有猪、鹿、人、手等图形,隐约可见图像数十个。

岩画上的猪,颇像野猪,做仓皇逃跑状。鹿身上,有的画有斑点,有的只画头和角。人为涂绘,多做奔跑状;有的只画手掌和手指,而且用“阴绘”法,即五指及手掌轮廓为赭色。综观整幅画面,似为一幅围猎图。以野猪、野鹿为猎物,在贵州属首次发现。

傅家院是长顺县威远乡的一个村寨,傅家院岩画就在离寨子不远的两座山崖上,一处叫红崖洞,一处叫白崖洞。红崖洞岩画保存完好,除因风雨侵蚀引起的部分画面颜色变淡及岩石风化使画面剥蚀外,很少见人为的损坏。整个岩画可辨图像有200多个,有人形、飞鸟、田畴、马匹、野兽、狗、符号等。

在傅家院岩画中心部位有一组色彩鲜明的图像:右边有一圆,圆中有8棵放射状线发于红色圆心;左边有一人形,双手分举与肩平,一横线如棒举于手上。分析认为圆形的图案是铜鼓,人形是在举棒击鼓,因而定之为“法师击鼓图”。

傅家院红洞岩画上有9个人形,或骑马或步行,其中4人腰间有如刀之类的器具,杂于14个如狗如兽的图形里,整个形成一包围圈。画中间还有数个小点如兽脚印。这是一幅场面壮观、气氛紧张的狩猎图。

在黔贵地域,有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人们过着游移不定的放牧生活。关岭马马崖岩画对此有生动描绘。“马马崖”,因绘画马匹而得名,现仍明显可见8个人、4匹马、一只狗、一只鸟及其他一些图像。

通观全画,似为一幅“放牧图”:年轻力壮的牧民跃马扬鞭,奔跑在前,其后群马紧跟。男孩追随大人外出放牧,情态欢跃。妇女留在住地,不能上山的女童,陪伴家人,做舞蹈状。

贵州各族人民的祖先,早已从事农业生产。古代农耕情形在长顺“红洞”岩画上清晰可见。

“红洞”岩画的最大特点是画有太阳、田园、人扛犁和其他农具等。人物头戴斗笠,农夫肩扛农具,四周大片田园,显系古代“农耕图”。

贵州系列岩画,除反映社会生产外还反映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开阳“画马崖”岩画,堪称民族风情的历史画卷。

“画马崖”岩画位于南明河下游清水江畔,分大崖口、小崖口两处,相距300余米。两处画人、马、树、洞、仙鹤、小鸟、太阳、星星、山路、乌云等图像150余幅,悉以赭色涂绘,图像大小有别。

通观两幅画面,人、马匹几乎朝同一方向行进,似乎表示人们在旭日东升之际,或骑马,或步行,前往同一地点。途经曲折山路,时而穿越山洞。到达时,有人迎接,继而对饮。众人围成圆圈,携手集体跳舞,气氛十分热烈。

其地为苗族聚居区,岩画描绘的可能是民族节日活动场面,可称为“节日联欢图”。

龙里县巫山岩画群是贵州已发现的面积最大、图像最多、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岩画群,由抄纸岩岩画、大砂田岩画、猫脑壳岩画三部分组成。

抄纸岩是背后山脚的一壁石崖,东西约150米,高略30米,岩画就像一巨幅手卷悬挂于岩壁之上。画幅中,人、马、牛数量众多,均有上百个。画中的人形有许多头戴羽饰的,牛都是黄牛,在贵州其他地方的岩画中还没有发现牛的身影。在贵州其他地区岩画中不见的动物的形象,如麋鹿、水鹿等,也均可见到。

此处还发现有如汉字的“山”、“天”、“大王”、“日”这样的符号,这也是贵州古岩画中除“红岩碑”以外的特例。

猫脑壳岩画共有画迹10多处,都画在离地面约一米左右的岩石上。

在关岭县板贵乡牛角井的一个黎族村寨附近,有“白岩脚”和“三面坡”两处岩画。“白岩脚”是一堵高大的白色石灰岩断崖,环绕着这堵断崖的白色石壁一共画有3组岩画。左边一组叫“后头弯”,画有人物、太阳和一些符号,岩上还有一道1831年5月的墨书“符咒”,其间也有赭红色的圈点和文字,但颜色较岩画为新,说明岩画部分至少早于1831年。

中间一组叫“白岩脚”,是牛角井岩画的主要部分。“白岩脚”高数十米,在崖壁的下部,距离坡底10多米的地方有一个窄窄的平台,画有6幅“似人非人、似兽非兽、似虫非虫”的单个图像,形象奇特,线条粗壮,十分醒目。右边一组叫“曾家屋基”,岩画由一只狗和几个符号组成。

“三面坡”岩画画有两个各自独立的图形,一个是较为明显的人物形象,脸部可见眼鼻口。另一个也是怪异的图像,与“白岩脚”如出一辙。

“三面坡”岩画与“白岩脚”画法也与其他地方的岩画不相,全是用树枝之类的“工具”单线描绘的,线条很生硬。

贵州岩画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物,在这份形象化的图式文本中积淀着贵州古代历史以及贵州本土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信息,对于研究贵州的古代经济、文化艺术、先民的生存状况等,是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具有重要的价值。

[旁注]

鼓 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由于鼓有良好的共鸣作用,声音激越雄壮而传声很远,所以很早就被华夏祖先作为军队上助威之用。相传黄帝征服蚩尤的涿鹿之战中,“黄帝杀夔,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

铜鼓 是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一种具有特殊社会意义的铜器。自春秋战国直至明清均有铜鼓,而以汉代制作得最为精美,式样最多。依照铜鼓流行地区和式样不同,可分为滇系和粤系两大系统。滇系铜鼓体型较小,花纹大都用单弦分晕,晕圈构成大小宽窄的变化。粤系铜鼓体型高大,鼓面多有立体的青蛙浮雕。

犁 是一种耕地的农具。我国的犁是由耒耜发展演变而成,商朝出现了形制简陋的犁,西周晚期至春秋时期出现铁犁,西汉时期出现了直辕犁,隋唐时代出现了曲辕犁。除犁头扶手外,还多了犁壁、犁箭、犁评等。

斗笠 又名“笠帽”、“箬笠”,是一种遮挡阳光和避雨的帽子,有很宽的边沿,用竹篾夹油纸或竹叶棕丝等编织而成。

仙鹤 即“丹顶鹤”。性情高雅,形态美丽,素以喙、颈、腿“三长”著称,直立时可达一米多高,看起来仙风道骨,被称为“一品鸟”,地位仅次于凤凰。除此之外,鹤在我国的文化中占着很重要的地位,它跟仙道和人的精神品格有密切的关系。

麋鹿 又名“四不像”,属于鹿科。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因此得名“四不像”,原产于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欢以嫩草和水生植物为食。在汉代末年就近乎绝种。

黎族 是岭南民族之一。口头文学丰富多彩,比较著名的有《人龚的起源》、《五指山大仙》、《洪水的传说》、《甘工鸟》、《鹿回头》等。妇女精于纺织,“黎锦”、“黎单”闻名于世。

[阅读链接]

贞丰“七马图”正是山区常见的运输场面。“七马图”绘于岩石嶙峋的花江河畔,黑线白描,画马7匹,朝同一方向奋力攀登,背上均有货鞍。每匹马高约5厘米,长约10厘米,差不多一般大小,均系墨线白描方式画成。这幅岩画十分接近现实生活,应当称为“马帮运输图”。

此外,马岩岩画以两匹奔马为最醒目,也因此而得名。岩画的面积约为2×4平方米,由20余幅图像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