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傩堂戏

千百年来,土家人在与自然的抗争中,凭着特有的灵性、灵气,开发了梵净山麓、乌江河中游流域、武陵山区。

创造特有的农耕文化,构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情,积淀了深厚文化底蕴,产生了真挚热烈的民歌文化,刚健奔放的舞蹈文化,独具魅力的饮食文化,争奇斗妍的工艺美术文化和原始神秘的傩文化等。

在傩文化中,黔东北土家族的傩堂戏最富有特色。

关于土家族傩堂戏的来历,在民间有一个传说:

以前放牛娃在闲空时就捏泥巴团团玩,捏成男女各一供在岩洞里,周围插些树枝野花,就在面前玩耍、嬉戏。

时间长了又想去别处玩,又怕牛吃庄稼,就把牛交给泥人看管:说:“你保佑我的牛不去吃庄稼,明天我们来祭你”。

果然灵验,儿童们玩心更大,天天如此,后被人们知道,认为是怪事,有病的人家去试一试,病也治好了。后来人们封泥人为神,请回家供奉。

慢慢地,就说男的是“东山圣公”,女的是“南山圣母”。

后来皇帝女儿生了重病祭了圣公、圣母,病也就好了。于是皇帝封赠他们一席之地。

傩堂戏有“冲傩”、“还愿”两大类。

农村民谚说:“一傩冲百鬼,一愿了千神。”一般是应主人家邀请才去演出,根据主人家的要求决定仪式繁简和演出规模。

冲傩有3种。家宅不宁,人畜不旺,怪异作祟,冲太平傩;偷盗诈骗,奸淫行凶,难以破获,冲地傩;家人病重,久病垂危,冲急救傩。

冲滩一般只举行法事,不演正戏。法事内容有:开坛礼请、发文敬灶、行坛洁净、立楼点兵、搭桥、放兵、安营扎寨、开红山、收兵招魂、上熟、造船、打火送神等。

德江一带把其中“请圣”、“发文”、“扎寨”、“搭桥”称为“阴戏四大坛”。思南等地有称“四大坛”、“八小坛”的。称呼不完全一致,内容却大抵相同,都有请神、酬神、送神等阶段。

冲傩属于驱邪镇魔的强制性手段,主要是傩祭、傩舞的形式。

还愿场面则较为隆重、盛大。还愿也有3种。祈求高寿的吉愿叫“寿愿”。祈求生子的吉愿叫“童子愿”。祈求小孩平安成长的吉愿叫“过关愿”。

还愿属于娱神娱人、祈福、攘灾的祈祷手段。还愿的傩戏一般分为开坛、开洞、闭坛3个阶段。

开坛即举行法事,即前述“四大坛”、“八小坛”之类。开坛要设“香案”,案前供奉傩神傩公、傩母神像。正殿挂《三清图》、《司坛图》。

中堂供奉“三元”,即上元、中元、下元。传说是周代3个谏官,宋真宗封为“三元”,一些少数民族奉为神祇。但是有的巫师说“三元”就是“三清”,即上清原始天尊、太清灵宝天尊、玉清道德天尊。

《三清图》是彩绘的神祇谱,杂有无数儒、释、道三教神祇。虽然坛师多自称信奉道教,却又号称祭祀“七千祖师”、“八万本主”,神系混杂。

《司坛图》则是本坛历代祖师谱系,奉若神明。坛师称为不忘祖师教诲,以求演出顺利。祭祀时,演员净手,焚香烧纸,燃放鞭炮,叩首跪拜,手蘸酒弹地,嘴念祖师之名,祈求保佑,宽恕过失等。

法事完毕开洞出戏。开洞由掌坛师主持,两个演员金角将军、唐氏太婆表演。掌坛师下系罗裙,身穿法衣,头戴五岳帽,左肩搭牌带,右肩插神鞭,左手持牛角,右手拿师刀。

先到桃园十字路口请金角将军,又指引他去请唐氏太婆。唐氏太婆掌管“桃源三洞”钥匙,她打开上、中、下三洞,搬出“二十四戏”。“二十四戏”又称“阳戏”,是正戏。全堂24出,可演半堂12出。

正戏中插入一些杂戏,叫“插戏”。插戏放在正戏之后演出的叫“后戏”。正戏和插戏的题材,来源于神话传说、历史演义、民间故事和戏曲等。

插戏主要演出生活气息浓厚、戏剧效果较强烈的折子戏,主要用来娱人。正戏的主题是宣扬神道,为傩祭服务,主要用于娱神。

“二十四戏”请出24个神灵面具。面具也叫“脸壳”、“脸子”等。

每请一个面具,法师都要念诵其神名和颂词,还要十分虔诚地敬酒,视为神物,赋予灵气。每个面具都有固定的神名,但由于传承流派、地域不同,同一面具出现不同的名称。

如思南等地“二十四神面”名称是:唐氏太婆、开路将军、扫地和尚、地盘业主、关爷、周仓、点兵仙官、引兵土地、押兵仙师、催愿仙锋、干生八郎、秦僮、刘高、卖酒王婆、李龙神、柳三、杨四、判官、钟馗、二郎神、梁山土地、开山猛将、龙王、龙女等。

德江一带半堂戏“十二面具”神名是:唐氏太婆、桃园土地、灵官、开路将军、关爷、引兵土地、押兵先师、先锋小姐、消灾和尚、梁山土地、秦童、甘生。

全堂戏另加“十二面具”,其神名为:开山莽将、掐时先生、卜卦先师、鞠躬教师、幺儿媳妇、李龙、杨泗、柳三、乡约保长、了愿判官、关夫子、秦童娘子。

实际上傩摊戏面具的名称和数量大大超过24个。正戏必须戴专用面具之外,插戏可代用、通用面具,不够时还可以涂面化妆。

傩戏面具多用柳木、白杨木制作,根据面具神名的传说故事造型绘制雕刻。每一个神名都有传说故事说明其来龙去脉,每一个面具都有其独特造型和形象。

黔东北滩戏面具主要有肖像型和变形型,大致上有以下几种:

正神面具,形象安详、正直、善良、圣洁,如唐氏太婆、先锋小姐、桃园土地、消灾和尚等。

凶神面具,形象凶悍、威武、怪异、横蛮,如龙王、二郎神、开山莽将、押兵先师等。

世俗面具,形象接近生活中的普通百姓,如甘生、梅氏、庞氏、安安等。

丑角面具,形象滑稽、幽默、风趣、可笑,如秦童、秋姑婆等。牛头马面,形象浑厚,线条粗犷,造型夸张。

面具色彩有重彩、淡彩之分。淡彩只在面具上涂一层土黄或赭石作底色,刷上几遍桐油就行了。重彩要用各种颜料描绘,再刷油漆或土漆。黔东北较古老的面具多是淡彩,凶神形象的面具色彩相对要重一些。

经过长期的熏陶,傩堂戏面具已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每一种面具都已经具有它所代表的角色的性格和品德等因素,成为傩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傩堂戏的道具服饰也充满神秘色彩,具有两重性质。一是演出世俗剧目时,是普通道具服饰,有世俗性质;一是在傩祭和神戏演出中,是特殊法器法衣,有神灵性质。

大道具有令牌、师刀、宝剑、牛角、牌带等。小道具有神印、卦子、水碗、木鱼、神鞭等。傩坛服饰主要有三大件:头扎,掌坛师冠;法衣,又称“朝服”或“礼衣”;法裙,分为八幅罗裙、太极罗裙、山河社稷罗裙等。

闭坛是整个傩事活动的最后阶段,傩堂戏演出结束,酬神,送神,祭祀本坛历代师祖,类似开坛的仪式。吃罢酒饭,主人家鸣放爆竹欢送,掌坛土老师拱手作别。

傩堂戏不受时间、地点限制,一般多在冬季农闲、年节最多。一坛傩堂戏,少则3日,多则7日。其中有傩坛法术和占卜穿插于各个阶段。

法术主要有踩天刀、踩地刀、翻叉、杀铧等。占卜主要是打卦。如“请神”仪式中打一喜卦,表示诸神已请到。正戏“开洞”中打一阳卦,表示洞门已开。用打卦来占卜演出中的禁忌等。

[旁注]

武陵山 位于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四省市境内。主峰梵净山,海拔2494米,在贵州省江口县北。金鞭溪从中流过,形成了“水绕四门”、“十里画廊”等胜境,被人们称为具有“奇、野、险、幽、秀”特点的“世上绝景”、“天下奇观”。

土家族 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土家族的传统工艺还有雕刻、绘画、剪纸、蜡染等;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是我国三大名锦之一。传统节日有吃新节、舍巴日、赶年、牛王节、花朝节、洗神节等。

道教 又名“道家”、“黄老”等,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固有宗教。起于盘古开天辟地,元代开始立教说法。传至世间,创始于黄帝崆峒问道、铸鼎炼丹,阐扬于老子柱下传经、西出函谷。道教对我国的学术思想、政治经济、军事谋略、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国民性格、伦理道德、思维方式、民风民俗、民间信仰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折子戏 有“摘锦”、“杂剧”、“插—出”、“零出”、“散出”、“散剧”、“集戏”等名称,“折”是音乐曲调上自成一“套”,为同宫北曲联套,故事情节为一个段落,是为一“折”。折子戏演出的鼎盛时期在清代,但其源头却在明代。

周仓 是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其形象为身材高大、黑面虬髯的关西大汉。在《三国演义》及此后的各种民间传说中,周仓均以关羽护卫的形象出现,在各地的关帝庙中,关羽神像的两侧也经常供奉周仓、关平的神像。

钟馗 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赐福镇宅圣君”。古书记载他是唐代初期长安终南山人,生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异;然而却是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的人物,平素正气浩然,刚直不阿,待人正直,肝胆相照。钟馗是我国传统道教诸神中唯一的万应之神。

二郎神 又称“显圣二郎真君”、“灌口二郎”、“二郎真君”、“灌江神”、“赤城王”等。是我国民间和道教的神祇人物。艺术描写中的二郎神使用三尖两刃刀为兵器,额头中间多生了一只慧眼,身边有神狗哮天犬跟随。

木鱼 打击乐器。原为佛教“梵吹”的伴奏乐器。呈团鱼形,腹部中空,头部正中开口,尾部盘绕,其状昂首缩尾,背部呈斜坡形,两侧三角形,底部椭圆;木制棰,棰头橄榄形。在明清时期,木鱼已经用于宫廷音乐、昆曲以及民间音乐的演奏。

打卦 旧时的一种宗教活动,掷珓、灵棋经是常见的打卦方式。前者用两块蚌壳或两片竹片投掷,观其俯仰以占卜吉凶。后者造棋子12枚,圆形,4枚刻上字,4枚刻中字,4枚刻下字,投掷地上,以组合象及预定的吉凶言辞定吉凶。

[阅读链接]

传说傩神公傩神母生前因恋爱受阻,双双投河殉情。很久以后,放牛娃在河边拾到了两人脑壳,他们脸色红润光泽,也不发臭。放牛娃们感到奇怪,就用柳枝条编成兜,把它放到洞里供着玩,弄些野果祭品,还捏了不少黄泥巴的小人在两边陪伴着。

大家围着开心地唱歌跳舞,过路人见了,也加入孩子们的行列,有什么三灾两痛就诉说,不料立刻病除灾消。这样一来祭拜的人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