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树一帜的侗族建筑

侗族由我国古代秦汉时期的“百越”族系发展而来,主要分布在湘、黔、桂三省区相邻地带的山区。

侗族聚居的地区气候温湿多雨,土地肥沃,有着优良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其创造俏美独特的木构体系建筑提供了丰富的建筑木材。

此外,由于贵州侗族地处偏僻,闭塞的地理环境,使其文化体系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一定程度上的原始文化色彩,其建筑也不例外。

侗族人以其别具特色的建筑表达了他们独特而又丰富的传统文化,无论是气势恢宏、形似宝塔的鼓楼,还是潇洒飘逸的风雨桥,都构成与其他传统建筑迥然不同的特色和风格,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民间建筑中的瑰宝。

鼓楼是侗寨的标志和象征,是侗族建筑中极具代表性的公共建筑。

据传说,鼓楼是侗寨古时放鼓之楼。有鼓则有楼,有楼则置鼓,因此后来俗称“鼓楼”。鼓以桦树做身,名为“桦鼓”,安放于鼓楼高层。

在侗族历史上,凡有重大事宜商议、抵御外来官兵骚扰,均击鼓以号召群众。由寨中“头人”登楼击鼓,“咚咚”鼓声响彻村寨山谷,就能迅速把人集中起来。无事是不能随便登楼击鼓的。

鼓楼始建于何时,由于侗族无文字记载,无从考究。不过,侗寨世代相传:从有侗族村寨的时候起,就有鼓楼了。

明末清初开始见于史册,据清代雍正年间有关资料记载:

侗人“以巨木埋地作楼高数丈,歌者夜则缘宿其上……”

侗寨鼓楼一般是按族姓建造,每个族姓一座鼓楼。如果侗寨族姓多,往往一寨之中同时有几个鼓楼并立。

侗家人在建寨子前会先建好鼓楼,或者先确定鼓楼的位置,然后在其周围各建居宅。族的能工巧匠们在修建鼓楼时,没有任何图纸,整个建筑仅凭心里默记,并在他们头脑中描绘成型。

如此巨大繁杂的工程,数百根的梁、枋、柱头尺寸及层层叠的衔接完全吻合,扣合得无缝无隙,从未出现任何差错或故障,十分牢固坚实,并且整座鼓楼没有一颗铁钉,全都是木榫,这不得不让人叹为天工。

鼓楼造型丰富多彩,有组合式、密檐塔楼式、门阙式、厅堂阁楼式等,其中以密檐塔楼式最为常见。

密檐塔楼式鼓楼造型独特而别致,集宝塔和亭阁为一体,上半部像座宝塔,下半部像座亭子。从规模上看,有四角、六角、八角之分,均为双数,高度可达10米至30多米不等。

鼓楼由阁底、塔身、亭顶三部分组成。阁底属实用性部分,是供活动使用的主要场所,一般为空透性的四方形空间,少数为六边形,中间设有圆形的大火塘,四周放置着宽大而结实的长木凳,供人们歇坐,这里可容纳百余人。

处于中部的塔身部分为装饰性楼层,多重檐结构,有5层、7层、9层、11层、l5层等不同层数,而且都为单数,鼓楼重檐越多,体形越大,气势也就越为恢宏。

同时,侗族的雕塑、绘画艺术也展现在其中,每方檐角高高翘起,形似飞跃,并在瓦面及封檐板饰以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和民族人物风情等内容丰富的彩绘及雕塑。

亭顶与塔身相连,多为攒尖,呈“半开伞”形状造型,连接处饰有花格棂窗或鳞形斗拱,顶端以钵罐等构成葫芦状宝顶或千年雀等象征吉祥的造型物直刺苍穹,象征着侗寨精神。

鼓楼除了建筑形式和风格独特外,其均用白色做装饰,如檐枋、瓦口、顶脊和翘翅,都涂有极为醒目的白色,与大面积暗色调的青瓦和杉木形成强烈的对比,使整座鼓楼的轮廓线条光感灼灼、雅淡明快,主体更是突出,富于立体感。

每逢节庆时,全族的男女老少都聚集到鼓楼里来娱乐,男女歌队在这对唱“大歌”,在鼓楼前的坪场上吹芦笙、唱歌跳舞,其乐融融。

侗家人有句俗话:“有寨必有鼓楼,有河必有风雨桥”。风雨桥是可与鼓楼相媲美的侗家建筑,是侗族建筑文化的另一个缩影,也是侗族建筑中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和民族文化特色的又一公共建筑。

由于侗寨的选址多为依山傍水,所以桥成为侗家人必需而又十分常见的交通通道,在寨头寨尾的溪河上,或是穿寨而过的小溪上,或是在溪河山林之间,一座座造型别致的风雨桥形成侗族地区一道迤丽的风景线。

风雨桥也被侗家人称为“花桥”,是一种集桥、廊、亭三者为一体的桥梁建筑,多取材于当地盛产的杉木。

风雨桥从结构上可以分为亭阁式和鼓楼式两种。亭阁式风雨桥在侗族地区是常见的,比如贵州肇兴地区的侗寨多为此造型结构的风雨桥。

在比较宽阔的河面上或是与寨门合二为一的风雨桥,往往会在大桥长廊上加盖三五层的四檐四角或六檐六角的鼓楼式建筑,这便是壮观的鼓楼式花桥。

风雨桥的桥端采用的是重数百千克至数吨不等的青条石,从河底垒成石墩台,桥墩通常为六面石柱体,使上下游的水流方向均呈铁犁头形的分水角,这样可大大减少洪水对桥体的冲击力。

桥面上的楼、廊、柱、枋,不用一钉一铆,采用穿斗式的组合木架结构,全靠木材穿方衔接,横直斜套的榫卯结合的梁柱体联成整体。

亭廊的内走廊两旁设有栏杆和供行人休息的长木凳;同时,侗族的能工巧匠们还创造性地在桥廊的栏外挑出一层风雨檐,使行人在此能更好地遮阳避雨。

桥的顶部以及飞檐上装饰着飞龙、吉祥鸟、葫芦串等图腾物,使整座桥有飞龙腾空之感。

风雨桥色彩鲜明朴实,采用白与黑的对比。廊内两侧往往绘有侗族的历史故事、生活场景及山水风光,生动灵韵。

在建筑的望板、椽头以及檐角涂白色的泥塑装饰,与青瓦和棕色的杉木形成完整的黑、灰、白对比的层次,给人以明朗、饱满、和谐的美感,充分体现了侗族人民独特的艺术审美情趣。

风雨桥不仅具有重要的交通通道的作用,同时也是侗家人娱乐社交的重要场所,与带有几分宗法色彩的相对严肃的鼓楼相比较,这里更为轻松自由、欢快舒适。

平日里,村寨老少在这里谈古论今,嬉戏游玩;节日期间,侗家男女老少还会云集桥上,唱拦客歌,饮敬客酒,形成一幅和谐的侗家生活画面。

气势恢宏的鼓楼,河溪上翘首如腾龙般的风雨桥,向世人展示了侗族人民高超的建筑技艺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它们为建筑学、民族民俗学以及建筑美学等多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侗族民间建筑是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之一,是侗族人民对我国建筑文化的一大贡献,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

[旁注]

百越 古代南方越人的总称。百越族的生活、风俗习惯很有特点,主要是:水稻种植、椎髻、著贯头衣、凿齿;断发文身、鸡卜;多食蛇蛤海产;巢居,干栏式建筑;善使舟及水战;以及善铸铜器,如青铜剑、铜铎,蛙图腾崇拜等。

芦笙 古称“卢沙”,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少数民族特别喜爱的一种的簧管乐器。逢年过节,他们都要举行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芦笙会,吹起芦笙跳起舞,庆祝自己的民族节日。六管芦笙是最常见的。

榫卯 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这是我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他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古代木匠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

[阅读链接]

黔东南的侗族鼓楼主要集中在黎、从、榕三县。最多是黎平县,全县鼓楼数达320多座,是名副其实的鼓楼之乡。

黎平鼓楼有四最:一是鼓楼数最多;二是乡镇鼓楼最多的在黎平的肇兴,全寨5座;三是全国最高的鼓楼是黎平休闲广场鼓楼,53米;四是在年代上建得最早的鼓楼在黎平,即黎平述洞独柱鼓楼,始建于1636年。

建得较早的鼓楼还有:从江增冲鼓楼始建于1672年,黎平罗溪小寨鼓楼始建于1743年,从江信地鼓楼始建于176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