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势磅礴的苗族鼓舞

数千年来,鼓成为苗族人生活、劳动、迎宾、喜庆、祭祀乃至战争中离不开的物件。

相传,远古的时候,多头魔怪危害苗乡,糟蹋妇女,吞食孩子,无恶不作。

勇敢的苗族后生亚雄率同寨的伙伴们跳下天坑,经过七天七夜的血战,终于杀死了凶残的多头魔怪,救出了美女阿珠。全寨人扶老携幼围着熊熊的篝火狂欢,庆贺胜利。

亚雄等勇士剥下魔怪的皮,蒙成一面大鼓使劲敲打。这便是苗鼓的起源。

历史上有关苗族击鼓歌舞的文字记载,较早的可见于唐代《朝野佥载》:

五溪蛮,父母死,于村外闾其尸,三年而葬,打鼓路歌,亲戚饮宴舞戏一月余日。

在贵州,苗族鼓舞主要分布于东南部清水江流域一带。由于长期分散居住,以及语言、服饰、风俗习惯方面的差异,各地“鼓舞”风俗特点和形式各不相同。

在贵州苗族鼓舞中,花鼓舞、铜鼓舞、木鼓舞等是比较富有特色的。

花鼓舞,苗语叫“保诺”,是一种以牛皮大鼓为道具的苗族民间舞蹈。花鼓舞风格独异、自成一体、内涵丰富,蕴藏着苗族人民的历史风韵、劳动景观、艺术审美和生命涵养等丰富内容。

黔湘边境苗族最喜爱跳花鼓舞。农历四月初八、六月初六和赶秋、玩年等节日,都要举行盛大的花鼓舞活动。其中瓦窑花鼓舞最有特色。

瓦窑,位于腊尔山脉的来龙坡山麓,松桃苗族自治县东南。美丽乌巢河由北至南纵贯全乡。这里地势平缓,青山绿水,土质肥沃,满坡满岭的油茶四季如春,这里的苗族同胞勤劳聪颖,能歌善舞。

瓦窑花鼓舞起源于何时何事,有诸多传说:

在很久以前,有一天,聪明、勇敢、英俊的苗族青年猎手八角大热在乌巢河边的森林中狩猎拾得一只用葛藤根编织的精致玲珑的花鞋。

八角大热回到家中,通过举行隆重的表演花鼓“试鞋招亲”比赛活动,终于找到了那位丢鞋的苗家美女,并一见钟情,结成眷属。

另一则传说是:苗族花鼓最初叫做“打年鼓”,从腊月二十开鼓,至正月二十封鼓,这段时间正是年关时节,所以叫做“打年鼓”。

传说腊月二十皇帝封印,不上朝坐殿,正月二十皇帝开印,开始上朝坐殿理政。

倘若在其他时间打花鼓,传到京城,影响皇帝执政,治罪下来击鼓的人是吃不消的。因此,一年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打花鼓,苗族百姓便充分利用这段时间习鼓练艺,普及花鼓艺术。

瓦窑花鼓舞,类型有80多种。主要有神鼓、战鼓、年鼓、喜庆鼓、拦路鼓、叙事鼓、生产鼓、日常生活鼓、茶鼓、动物鼓、情鼓、木叶鼓、接龙鼓、送亲鼓、迎亲鼓、迎宾鼓、游鼓等。

每一种鼓中又分为许多种类,比如摆鼓在堂屋里、院坝中,让众人娱乐献艺的叫“坐堂鼓”;遇上来客,以鼓相邀,叫“邀请鼓”。

动物鼓中有蛙鼓、猴儿鼓、蛇鼓等;生产鼓则用鼓的形式将耕耘播种庄稼到收割和庆丰收的各个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每个场面都有相对独立的鼓舞。

神鼓,苗语叫“农涅海诺”,也称为“跳吃牛鼓舞”,是在举行盛大祭祀活动“农涅”时表演,目的在于庆神,时间可长达几昼夜,肃穆隆重。

跳吃牛鼓舞之先,是觋师率领抬腿亲陪神者绕场3周,接着主人领客人载歌3周。

绕场时,长辈在前,年轻人尾随其后。绕毕,叩请舅辈先击,俗称“开鼓”。随之主人唱歌击鼓,而后邀请客人玩鼓。而且被邀者多为表兄弟妹。玩鼓时,边打鼓边舞蹈边唱歌,场面热烈而隆重。

年鼓,苗语叫“诺那阿”或“诺玩年”,均于春节举行,是苗族“正月玩年”的娱乐活动内容之一。

喜庆鼓,多在四月初八、端午节、六月初六、赶秋节等盛大节日集会上表演,其目的主要是祝贺佳节。

拦路鼓在瓦窑鼓舞中别具一格,多在春节期间进行,青年男女于村头、路口设鼓拦客,切磋鼓技,交朋结友,闹春玩年,以图幸福吉祥。

瓦窑花鼓舞的动作套路100多种,传统动作大多是表现祭祀、劳动、生活、武术和模仿动物形态的。

祭祀方面主要有顺江放舟、叙事摆古、淑女接龙、弯弓射月、跋山涉水等;劳动方面的主要有耕田种地、播种插秧、割谷打斗、掮锄荷担等;生活情趣方面的主要有拔须修眉、掏耳剔牙、穿衣整容、烧茶做饭、謇碓推磨、筛糠簸米、挑花绣朵、淑女梳头、铺床、理被、穿金戴银、情郎推磨、木叶叙情等;

武术和模仿动物方面的主要有金鸡报晓、岩鹰展翅、双凤朝阳、猛虎下山、扫地莲花、雪花盖顶、鲤鱼上滩、飞蝶采花、春燕穿雨、蛟龙出水、鹭鸶伸腿、习武练棍等。这些套路既有表现男子阳刚之美的,也有表现女性细腻秀柔之美的。

铜鼓舞,苗族称“究略高”,是用一头有面、中空无底、呈平面曲腰称为铜鼓的打击乐器伴奏的舞蹈;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一种有代表性的、源远流长的舞蹈文化。

铜鼓舞流行于黔东南雷山、凯里等苗族地区,以掌坳村最负盛名,全村村民踏鼓点而舞,共有10余种舞步,50多个动作,有“铜鼓舞的发源地”之称。

苗族铜鼓舞的活动形式,常见的是将铜鼓悬于庭前或场坝之中,由击鼓者一手执木槌敲鼓腰,另一手持皮头槌击鼓而伴奏。

舞者则围成圆圈、踏着顿抑分明、铿锵有力的鼓声,时里时外,且进且退地舞蹈着。至兴高采烈时,还击掌呼号、减出“嗨哧哧”之声以助兴。

其动作主要是来源于狩猎生活、农业生产劳动和对动物态动作的模拟,如集体圆圈舞、撵斑鸠、打野猪、放群鸭、捉螃蟹、捞虾舞,以及表现欢乐、迎客、送客、祭祖等的舞蹈。

苗族铜鼓舞动作以胯部的扭动和上身的摆动为主要特点。雷山铜鼓舞步豪放,舞蹈幅度大、难度高,时而如蜻蜓点水。时而如猛虎下山,独具风格。

木鼓舞是贵州台江苗族群众所喜爱的一种鼓舞,主要有反排木鼓舞和施洞、革东木鼓舞两大种类,以反排木鼓舞影响最大。

这两种舞蹈从木鼓的制作到鼓点敲击、舞蹈动作均有区别,各有千秋。反排木鼓的制作细而长,长度约一米;而施洞、革东地区的木鼓则圆而大,俗称“皮鼓”。

反排木鼓舞敲出的鼓点急时如雷鸣,缓时如滴水;而施洞、革东地区敲出的鼓点自始至终急如炒豆,响如溪流。

反排木鼓舞舞蹈时,动作特点是踏二四拍,其头、肩、腰、臀各部位的动律均稳定在一节拍时控中统一进行,和谐统一。

全身运动以胯为动力点,甩同边手。头,手、脚开合度大,整个舞蹈动作约模仿虫、鸟、鱼、兽、禽的动作变化时动作粗犷豪迈、矫健敏捷、灵巧活泼,并有魄鹏展翅之势,收有雄鹰护窝之威,跃如猿猴攀越之捷,旋似鹞子翻身之疾。

反排木鼓舞主要有高斗舞、高斗大舞、扎夏舞、打猎舞等章节,表现了苗族祖先从东方迁徙来时昼夜兼程,跋山涉水,披荆斩棘,打猎御敌,开垦田土,共祭祖先的情景,显示了族人相亲相爱,团结互助,不忘历史的精神风貌。

施洞、革东地区跳木鼓时,由于大多是穿盛装、戴较重的银饰,因此舞蹈时手的摆动、脚的迈开、身子旋转动作都不大,只能用漫步、碎步轻微踩动,动作温柔。

舞蹈时不分男女老少围着木鼓或一圈或多圈轮回转舞。跳时在场中央充当击鼓手的两女子一边击鼓一边唱道:

快来跳舞吧,

不跳鼓过去了,

鼓一时才不回来,

我们很难有舞跳。

施洞、革东地区木鼓舞有略梭方、略丢方、晰地刁、略刚点南、略将多、略恰刚等章节。

反排木鼓舞潇洒刚劲,激越豪迈,热情奔放,表现了山区苗族人民顽强的气质和坚强的生命力。她是苗族舞蹈的精华,是苗族文化活动的活化石。

[旁注]

《朝野佥载》 是唐代笔记小说集。此书记载朝野佚闻,尤多武后朝事。唐代张鷟撰,6卷。记隋唐两代朝野遗闻,对武则天时期的朝政颇多讥评,有的为《资治通鉴》所取材。其中多怪诞不经的传说。

赶秋 又称“秋社节”、“交秋节”,是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在立秋时,当地群众停止干农活,穿上盛装,结伴成群,欢聚在一起,进行打秋千、吹笙、歌舞等娱乐活动。活动完毕时,由众人选出两位有声望的人装扮成“秋老人”向大家预祝丰收和幸福。

正月 我国农历的第一个月,又称“孟春”、“端月”、“陬月”、“柳月”、“初月”、“嘉月”、“新月”、“开岁”。古代帝王接受百官朝拜的时间是每年的头一个月,为了表示庄重,就把新年的第一个月叫做“正月”。至秦代,因秦始皇名嬴政,为了避讳,规定把正读“征”,叫法一直沿用。

端午节 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

武术 又称“国术”或“武艺”,我国传统体育项目。其内容是把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照一定规律组成徒手的和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功夫、套路和单势练习。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阅读链接]

传说,远古时候,苗族的始祖放耶古原来住在东方,遭受其他部落的攻击,全族几乎覆灭。他的儿子勇郁古和女儿仰妮耶古双双逃到反排,过着野人般的生活。

由于长年生活在深山里,劳动之余,兄妹俩常以虫鸣鸟叫为管乐,手舞足蹈,自娱自乐。他们听了蝉鸣就学蝉歌,看见虫在水里兜圈,也跟着虫转,见到蜜蜂飞舞,也学蜜蜂舞蹈。

有一次,他们听到啄木鸟啄木的声音,节奏明快,清脆悦耳,遂缘木而上,发现此树原来已经空心,击之能出共鸣响声。于是,他们砍倒制成木鼓,作为舞蹈的伴奏乐器。反排木鼓舞由此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