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光——艺坛奇葩

古代贵州被称为“蛮夷之地”,居住着众多的少数民族,由于地理位置、建制沿革、民族习俗等诸多因素,深受荆楚、巴蜀文化的影响。

在历史上,贵州较少受到各种外来干扰,又有巨岭恶瘴作自然壁垒,加之地处荆楚、巴蜀文化的交汇地带,使之成为古老华夏文化的天然储存地,多种地域文化的沉积带,这里留下很多古老文化,如傩文化、民歌、舞蹈、戏剧、节庆风俗……

古老的彝族变人戏

在黔西北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裸戛村,保存着一种古老的彝族傩戏“撮泰吉”。

“撮泰吉”是彝族语音,“撮”意思是人,“泰”意思是变化,“吉”意思是玩耍、游戏,合起来即为“人类变化的游戏”,简称“变人戏”。

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裸戛村进行“扫火星”活动,即是撮泰吉的演出形式。

整个撮泰吉活动包括祭祀、正戏、喜庆和“扫火星”4个部分内容。主要是示意性动作和原始舞蹈,穿插对白和咒语。演出中还表演铃铛舞和狮子舞。

出场6人,有名无姓,形象十分奇特。惹戛阿布,山林里的老人,普通彝族装束,不戴面具,贴白胡子。另5人也穿通常衣裤,但是用布条缠紧身体,象征裸体,头顶分别用黑、白两色布缠成锥形,脸戴木制面具。

其中4个“撮泰”老人,均在千岁以上。

阿达摩,男性,1700岁,戴白胡子面具。阿达姆,女性,1500岁,背娃娃,戴无需面具。麻洪摩,男性,1200岁,戴黑胡须面具。嘿布,男性,1000岁,戴兔唇面具,缺嘴。另外一个是小孩阿安,戴无需面具。

面具由当地艺人加工制作,取材于杜鹃树或杂木树。将原木砍破成人脸壳毛坯后,雕刻出类似原始人的耳、口、鼻。

其形状大小不一,一般长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前额凸出,脸型长,鼻子长,鼻梁直,眼睛大,嘴巴小。阿安的无需面具为横眼。面具涂抹成黑色,演出前用白粉笔勾画皱纹,表示年龄大。

表演动作随意性大,没有固定模式,模仿人类生活动作,比较自然。除惹戛阿布外,其他人上身较生硬僵直,行动迟缓。双膝稍弯曲,类似罗圈腿。拄木棍,表示古人初学走路,行动困难。

演出语言为彝语,间杂少量汉语。惹戛阿布之外,其他角色都用吸气冲击声带发音,低沉费劲,仿佛猿猴啼叫声。表示高龄且为祖先鬼魂所变,说话与常人不同。

惹戛阿布实际主持整个活动,如带领“撮泰”祭祀,教“撮泰”耕作、收获,“扫火星”时指挥念咒语等,起到类似巫师的作用。

祭祀没有神坛,也没有偶像。天、地、山和农作物都神化了,向所有的自然物敬酒。这是一种比崇拜鬼魂、灵魂更古老的自然崇拜。

其敬酒词说道:

向天父敬酒,

向天母敬酒。

向九十九位天神敬酒,

向六十六位山神敬酒,

向三十三位地神敬酒。

向侍奉天伸的神敬酒,

向房后的银山神敬酒,

向锅庄神敬酒。

向凡是没有提到的统统敬酒!

正戏只有一个剧目,内容为彝族祖先生产、繁衍、迁徙等创业的历史。有先人驯牛、犁地、撒种、薅地、收割、晒场、脱粒、贮藏等整个生产过程,都是粗犷的示意性表演,有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

劳动间歇时,表演一些生活场面。

戴兔唇面具的缺嘴嘿布,挑逗带娃娃的阿达姆,并在阿达姆的背后抬脚表示性交动作。戴白胡子面具的阿达摩发现后,追打走嘿布,然后自己抬脚与阿达姆性交。

另外,还有阿达姆搂着阿安喂奶,以及阿安与众人亲热的场面。这是古代初民对生殖崇拜和生育信仰的一种表现。可见,“撮泰吉”是比较古老的傩文化现象。

穿插于演出中的铃铛舞,又叫“跳脚”,是一种古老的祭祀舞蹈。8个男青年手持小马铃摇响拍节,腰肢和脚步随拍节表演翻山越岭、披荆斩棘、互相背驮等舞蹈动作。

一边跳舞,一边唱“啃哺”。歌词有赞颂死者功德、悼念亡灵和述古训世的内容。

穿插表演的狮子舞是节日喜庆舞蹈。舞蹈动作有狮子笑天、狮子扑地、狮子滚绣球等。表演时舞狮人在惹戛阿布指挥下念咒语。

扫火星是变人戏的主题,旨在扫除人畜祸祟,祈求人畜兴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也是整个表演活动的高潮。

正月十五,正戏演出后,惹戛阿布带领撮泰老人角色,挨家挨户祝愿,表示喜庆。家家备酒肉欢迎。肉饱酒酣,撮泰还可以与同辈的人逗乐说笑。

扫火星要扫除的是灾害和瘟疫,没有驱鬼的内容,可见这也是比较古老的祭祀活动。撮泰临离开主人家时,向主人索取几个鸡蛋和一束麻,从其草房四角扯下一把茅草。

将一些鸡蛋埋在寨边土中,其余的鸡蛋放在搭起的架子上,用茅草烧熟,撮泰分食之后,齐声高喊:“火星走了!”

第二年老人们挖出埋下的鸡蛋,根据其好坏来预卜年景和吉凶祸福。这就是“鸡蛋卜”,一种非常古老的占卜方式。

上述仪式完成后,撮泰们取下面具,放在住在寨边的人家保存。面具是作为神灵看待的。

撮泰吉是傩戏大家族中的早期成员。它具有傩戏最突出的特征,即在表演上要戴面具,而面具是作为神灵看待的;在内容上与民俗信仰,傩祭活动密不可分。完成了傩祭向傩戏艺术的初步过渡,是傩戏的雏形,是傩戏的低级层次。

撮泰吉以祭祀为主,舞蹈和戏剧表演不多,但分角色,戴面具,有剧情,已经是傩戏的雏形。也正因为保持着这种雏形,被称为“活化石”。

[旁注]

傩戏 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傩祭。至商代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先秦时期有了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明末清初,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傩舞吸取戏曲形式,发展成为傩堂戏、端公戏。

彝族 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诺苏、纳苏、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等不同自称。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彝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古时候就对历法和宗教信仰有着深刻的研究。

彝语 原有一种音节文字,称为“文”、“韪书”或“罗罗文”、“倮文”、“毕摩文”、“西波文”,通称“老彝文”,大约形成于13世纪。彝语分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6个方言,其中包括5个次方言。

狮子舞 又称“舞狮子”。狮子舞分为两类:文狮、武狮。文狮子一般是戏耍性的,擅长表演各种风趣喜人的动作。武狮子则重在耍弄技巧,最普通的是踩球、过跷跷板,难的甚至要做武功性的表演,比如走梅花桩等高难动作。

占卜 “占”意为观察,“卜”是以火灼龟壳,认为就其出现的裂纹形状,可以预测吉凶福祸。占卜所需的物质材料分两类,一类是显示卜兆及刻辞用的载体,即龟甲、兽骨等;另一类是整治甲骨及刻辞用的工具,有锯、凿、钻、刻刀等。

[阅读链接]

在黔西北彝区,彝族人习惯上把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定为祭祀山神的节日。

彝族人祭祀山神称为“省舍多”,“省舍”意为古树,“多”意为投掷,“省舍多”即“向古树投放祭品”。

祭山需选取一棵粗壮的古树作为神树,这棵被选择作为神树的树,连同它所在的林子,一般居于村寨边的某一处,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跟祖祠林一样,禁止在那里取材用或拾柴火,就连一草一木也不准去动,这是一种典型的树崇拜。

彝族崇拜的树主要有肤胭木、五倍子树、寨旁的千年古树等。这些古树,彝语称“米舍”,意为天神树,掌管村寨人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