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名遐迩的安顺地戏

地戏,俗称“跳神”。因演出不用戏台,就在村野旷地进行,故名“地戏”。地戏以安顺为其地域中心,最流行而且集中,所以一般统称为“安顺地戏”。

据说,地戏是明代洪武年年调北征南的屯军从中原地区带进来的。

1381年,朱元璋派遣30万大军远征云南,大本营设安顺。平定云南后,以安顺为中心屯田养兵,并从安徽、江西、河南等地移民过来“填南”,建村设寨。

这些人平时务农,战时用兵,必须习武操练。又怀乡恋旧,需要娱乐,于是逐渐发展为演出历史军事题材的戏剧地戏。

安顺地戏只演“正史”,不演庞杂剧目;只有武戏,没有文戏。

地戏的表演形式比较古朴,演员头顶面具,面罩青纱,背插小旗,手持刀、枪等兵器,在铿锵的锣鼓伴奏种相互唱、和、舞、打,场面热烈。

安顺地戏最显著特点是演出时“跳神者首蒙青巾,腰围战裙,戴假面于额前,手执戈矛刀戟之属,随口而唱,应声而舞”。

其唱是七言和十言韵文说唱,在一锣一鼓伴奏下,一人领唱众人伴和,有弋阳腔余韵;其舞,是表现争战格斗的打杀。

所演的30多部大书,是屯堡人喜爱的薛家将、杨家将、岳家将、狄家将、三国英雄、瓦岗好汉。

内容单一,只有金戈铁马的征战故事,没有才子佳人戏、清官公案戏、绿林反叛戏、怪诞神话剧,只有赞美忠义、颂扬报国的忠臣良将戏。反映的时代上至商周时期,下至明代。

安顺地戏的演出程序一般分为“开箱”、“请神”、“顶神”、“扫开场”、“跳神”、“扫收场”、“封箱”等组成。其中的“跳神”是正式演出,又分为“设朝”、“下战表”、“出兵”、“回朝”。其余部分是带有驱邪纳吉成分的傩戏活动。

演出第一天,择吉上庙祀神,迎请面具。由戏头带领全班戏友,焚香烧纸,祝祷“开箱”,虔诚地“请神”。然后演员着戏装,戴面具,由戏中扮演的正派主帅率领,沿村寨公共场所游行。

一路上鸣放爆竹,念诵纳吉逐疫的诗文。所经各家,主人要在堂屋摆设祭祀酒食果品,接神纳吉逐疫。此为“开财门”,又称“开箱请神”。

正式演出之前,村民已纷纷到晒坝围成圆形“场子”,准备看戏。演员未登场前,由两个红脸道童持手帕、扇子,一边跳舞,一边唱“开场”诗文。然后“下四将”,“设朝”,逐一勾取戏中人物登场。场面与传统戏曲中“跳加官”有些类似。

“跳神”是地戏的正戏。剧目都是描写历史英雄的军事戏。

一般从朝王开始,入朝面君,禀报敌方已经发兵来攻。君王降旨,求良将拒敌。然后是拜将,出征,迎敌,对阵,情节一步一步展开。场中安置一桌、两椅,场边插一帅旗。

交战双方的君主或主帅先坐在场地营房位置,有戏演戏,无戏看戏。演员先站在场地边沿,然后出“马门”亮相,自报角色名字,再进行演出。

角色不分生、旦、净、末、丑,而分各种将、道人、杂扮和动物。人物唱腔相同,面具不同。一堂地戏自有一台面具,少的有七八十副面具,多的一二百副。视剧情需要而定。

面具多为白杨木雕刻,做工精细,正、侧面都形象生动。面相一般有文将、武将、老将、少将、女将之分,俗称“五色相”。

五官造型有一定的样式。如眉毛造型,有“少将一支箭,女将一根线,武将如烈焰”的传统。

眼睛造型,是“男将豹眼圆睁,女将凤眼微闭”。嘴巴的雕刻,或“天包地”,或“地包天”,风格各有不同。整个造型华丽堂皇,线条粗犷,轮廓分明,色彩夸张而且对比强烈。

面具雕刻十分讲究,多为浅浮雕与镂空相结合,刀法明快,精细而不繁琐。特别是头盔部分,有龙凤、星宿、吉祥等类型装饰,分为平盔、尖盔、道帽等。

男将一般多用龙翅和葵花翅装饰。女将多为凤盔。龙盔盘龙可多可少,而首尾隐约,变化多端。凤盔彩凤展翅,姿态优美。

特定人物还有特殊装饰的头盔。如岳飞面具,头盔雕刻大鹏金翅鸟,象征是大鹏鸟下凡。樊梨花面具,头盔雕饰玉女图案,表示为玉女投胎。薛仁贵头盔雕白虎,盖苏文头盔刻青龙,程咬金头盔则是一只蝙蝠衔一枚金钱等。

有的面具还镶嵌玻璃圆镜片,贴金,刷银,有红、黄、蓝、绿、黑、白、粉各种色彩开脸,鲜明辉煌。

一般是红色表示威勇,黄色表示忠厚,蓝色表示果取,绿色表示怪诞,黑色表示刚烈,白色表示英武,粉色表示奸诈。为突出人物性格,往往还要勾勒各种花纹,如瓜花纹、藤蔓纹、鱼纹、蝴蝶纹、图案纹等。

演员头部先蒙以青纱,然后在额部顶起面具,可以透过青纱向外观看,以便表演。根据角色需要,身穿各种战袍,配置各样服饰和道具。

如武将腰系两片缀以简单花边的单布战袍,背插花布制作的靠旗4支,有耳子和雉鸡尾,手持长兵器。文将则是右手执扇,旦角左手执巾帕。

表演程式有亮相,持刀枪、上马等。表演动作以打、刺、拼、杀为主,比较激烈。伴奏乐器一锣一鼓,击声沉重有力,但节奏变化较少。

唱腔和曲调也较简单,虽没有弦乐器伴奏,尚高亢挺拔,尾音拖得很长,挑得很高。

唱词分上下句,唱腔是单句头,上下句不同,不是对答关系。由独唱者唱上句及下句的前半句,合唱者唱最后半句。

地戏剧本保留许多宋元时期讲唱文学的痕迹,如唱词以七言或十言韵文为主,夹带说白。唱词质朴近似口语,说白通俗而带文言古涩语调。

表演形式是“随口歌唱,应声而舞”。不分行当,由剧中人物边说边交代剧情。舞蹈则是两方格斗为主。演员手持木制的小刀枪剑戟,按套路过招,舞姿勇武刚烈。又吸收当地民族舞蹈的舞步和动作,有“转”有“旋”,战裙飘飞,有一种阳刚之美。

正戏故事演毕,举行一个简单仪式,比较集中地念诵纳吉驱邪之辞,还要“送神封箱”。虔诚地将演出的面具在香烛祷祝声中送进“神柜”,请“神”归位。这就是“扫收场”。

地戏以村寨为演出单位,一个村寨一堂戏一部书,较大的村寨也有两三堂戏的。演出时间主要是两个节令。一是中元节前后,演出5天,与当地苗族“米花节”同时,称为“跳米花神”。

一是春节期间,称为“玩新春”。从正月初二开始,几乎整个正月间都在演出,既欢庆今年丰收,又祈祷来年福吉。演出规模比“跳米花神”大,也更隆重。

其他时候有特别原因,如有村民建房、乞子、求财、驱邪之类,也应邀演出,或“送太子”,或“说吉利”,或“开财路”等。

如果受邀外地演出,村寨还要为其举行种种活动。出发时有“辞寨”、“辞门”、“辞庙”、“辞侨”、“辞井”、’‘辞树”之类,归来进寨则有“接风”、“参门”、“参庙”、“参桥”、“参井”、“参树”之类,颇为隆重。

[旁注]

朱元璋(1328年~1398年),明代开国皇帝,也是继汉高祖刘邦以来第二位平民出身的君主。在位期间实行了抗击外侵、革新政治、发展生产、安定民生等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前进的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大力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是我国历史上最富传奇也最具争议的皇帝之一。

戟 是一种我国独有的古代兵器。实际上戟是戈和矛的合成体,它既有直刃又有横刃,呈“十”字或“卜”字形,因此戟具有钩、啄、刺、割等多种用途,其杀伤能力胜过戈和矛。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戟出现于商代,西周时期出现了整体铸造的戟。

弋阳腔 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简称“弋腔”,是宋元时期南戏在信州弋阳与当地方言、民间音乐结合,并吸收北曲演变而成。它至迟在元代后期已经出现。明清两代,弋阳腔在南北各地繁衍发展,成为活跃于民间的主要声腔之一。

薛家将 以讲述薛仁贵及其子孙们的故事为主要内容的系列长篇小说和评书。与《杨家将》、《呼家将》等构成了我国通俗小说史上著名的“家将小说”。著名的有《薛仁贵征东全传》、《说唐后传》、《说唐三传》、《薛丁山征西》、《樊梨花征西》、《薛刚反唐》、《薛雷扫北》等。

跳加官 旧时戏曲重大演出的开场仪式。所扮人物系道教神仙“天地水”三官中的“天官”,身穿红袍,口叼面具,做醉步状,乐队演奏特制“加官”锣鼓,向观众展开的条幅上写着“天官赐福”“加官进禄”等吉祥祝辞,故得名。

生 我国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泛指净、丑之外的男角色。生的名目最早见于宋元时期南戏,指剧中男主角,与元代杂剧的正末相当。清代以后又衍化为老生、小生、外、末4个支系。按其扮演人物属性、性格特征和表演特点,大致可分为老生、小生、外、末、武生、娃娃生等类。

丑 是我国戏剧的一种角色行当。由宋金时期杂剧院本中杂班之“纽元子”省文而来,即由“纽”省作“丑”,“纽元子”之特质即为小戏中之“丑”脚。丑的起源最古,可以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一般扮演插科打诨比较滑稽的角色。

程咬金(589年~665年)。唐代开国名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程咬金也是《隋唐演义》中赫赫有名的人物,其绝技就是梦中学会的三板斧,外号“混世魔王”。

旦 在戏曲表演行当中,女角色之统称。源于歌舞、百戏。魏之“辽东妖妇”、隋之《踏谣娘》、唐之“弄假妇人”等,都是扮演妇女作戏剧性表演的节目,当为旦的前身。分为正旦、花旦、闺门旦、刀马旦、武旦、老旦、彩旦。

中元节 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民间传统节日,“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时在农历七月十五。七月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因此每至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

[阅读链接]

安顺地戏吸收了布依、苗、仡佬等其他民族歌舞的成分,布依族、苗族、讫佬族也从汉族那里学会了地戏。贵阳市郊和清镇一带的苗族很早就组织了地戏班子,其歌舞已融入苗族民歌唱腔和芦笙舞蹈动作。

安顺黑寨、平坝大狗场一带的仡佬族,也是在清代前期就演出地戏了。题材多为汉族历史故事,面具、服饰、道具等比较接近安顺汉族地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