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传世的作家孙应鳌

在明代,黔贵地域的文化名人当属孙应鳌。1392年,江苏如皋人孙华调龙里卫总旗,永乐年间为清平卫官,世居清平。1527年,孙华之子生子,当时恰巧其父正好从河中捉到一只鳖,遂取名为“鳌”。

孙应鳌自幼聪颖好学,9岁能吟诗作文。10岁起受业于塾师周慎轩门下,能“日诵千言”,十分勤学,阅尽了家藏图书。16岁时,其父调任云南保山知县,随父至保山,日不离书,口不停诵。18岁时返回清平。

孙应鳌19岁以儒士应试,时王阳明弟子徐樾以提学副使督学贵州,一见孙应鳌而大奇之,许必魁多士,于是把王阳明、王心斋之学传授给孙应鳌,孙应鳌乃成为王阳明之再传弟子。次年,孙应鳌乡试以《礼经》中第一名。

1547年,孙应鳌入京应礼部试落第,入太学就读3年。1550年,孙应鳌再入礼部会考,又落第。时患肺疾,昼夜吐血,回清平就医,病稍愈,发奋习。

1553年,孙应鳌第三次应试,中进士,随即入选庶吉士,复读中秘书,备朝廷内阁选用。28岁时,被礼部尚书徐阶请留于史局,因遭严嵩阻挠,改任户部给事中,第二年改任刑部右给事中。

孙应鳌34岁时,出任陕西提学副使,即建立正学书院,并亲书《谕官师诸生檄文》,提出了“崇制、订学、论心、立志、破迷、修行、规让、饬礼、励勤、戒速、博理、讲治、进业、惇友、养蒙、严范”的教育治学主张,被陕西推崇为办学宗旨。1563年,孙应鳌升任四川右参政,次年移镇剑南。

1567年,刚进不惑之年的孙应鳌升任四川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时郧阳涝旱交错发生,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孙应鳌体察民情,同情百姓,上疏朝廷请免光化等县秋粮,获准。穆宗皇帝继位,望治心切。孙应鳌及时地向皇帝提出了“勤学、励政、亲贤、远奸”等十条建议,并被采纳。

同时,在皇帝面前揭露了太和宫宦官吕祥贪赃枉法等罪行,使吕祥遭到皇帝斥逐。吕祥党羽随后便制造流言蜚语对孙应鳌进行攻击。1569年,为避免遭受陷害,孙应鳌被迫托病辞官回归清平故里。

孙应鳌是王阳明学派的卓越再传弟子,心学研究十分有成,学识非常渊博。回到清平以后,众生倾慕其非凡学识,纷纷前往求学问教。孙应鳌为满足大家的要求,遂建立学孔书院以居学徒,建立平旦草堂以接待文人墨客,研书论学,并著有《平旦草堂咏怀》。

1575年,孙应鳌48岁时,升迁为户部右侍郎,不久又改礼部,掌国子监祭酒。他全力整顿国子监,使其出现了“严监视、勤考课”的新局面。

同年,神宗皇帝御驾国子监,孙应鳌进讲《尚书·无逸篇》,借周公对成王的告诫,委婉也劝谏神宗不要贪图享乐,要体察民间疾苦,勤于政务,爱护百姓,以图中兴。孙应鳌阐述精辟,入情致理,使得神宗皇帝大悦,破例命坐、赐茶,次日又赐大红紵罗衣料各一套,随后御书“学二帝三王治天下大经大法”字幅,悬挂于文华殿作鉴戒。

1577年,孙应鳌进入“知天命”之年。他经历了官场的险滩旋涡,看够了世间百态,尝尽了人生酸甜苦辣,遂以病辞官回清平,精心构筑学孔精舍,潜心著述。

此后,朝廷先后于1579年、1583年两次分别以国子监祭酒故重新起用,复起官刑部右侍郎让孙应鳌回京城,他都借病推辞。1584年,朝廷又任命孙应鳌为工部尚书,他还是疏辞不赴。明廷三次起用,而且职位逐次提高,然而孙应鳌先生却一再疏辞不就。

在第三次疏辞不就的当年冬天,孙应鳌溘然辞世,享年只有57岁。

孙应鳌不仅是明代的名臣,更是在王阳明学说思想影响下,成长为明代四大理学家之一。其学说的中心思想是“求仁”,他进出“无欲”、“无欲就是天理”,以“无欲”达到“求仁”的目的,继承了王阳明学说思想。

在诗文方面,孙应鳌不仅冠冕黔中,而且名播海内。与当时文坛巨擘王世贞、吴国伦等人均有诗文唱酬交往。在诗文创作上,孙应鳌力主人心自立、自主,“读书作文,全是真宰运用,是我制外”,绝去依傍。

所阐述的情志并举、率性而真重“风骨”而轻“色泽”,以“妙悟”超“兴象”等文学理论,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极富生机与活力。和当时思想家李贽、徐渭、汤显祖等一起,站在文学革新思潮的前列,推动着晚明文风的巨变。

此外,孙应鳌还是书法家,大小兼能,特擅楷、行。其书法以欧阳询为基础。参柳公权笔意,端庄严劲,亦如其人。楷书《谕陕西官师诸生檄》遗存西安碑林。福泉有《分守新镇道题名碑记》。

[旁注]

王阳明(1472年~1529年),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是我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

进士 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代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主要,后来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分为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周公 为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历史上有很多周公之说。比较出名的是易经中提到的周公解梦。另外亦有把周恩来总理比作周公之说。

王世贞(1526年~1590年),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好为古诗文,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吴国伦(1524年~1593年),明代嘉靖、万历年间著名文学家,与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等7人并称“后七子”。

汤显祖(1550年~1616年),明代戏曲家、文学家。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

[阅读链接]

孙应鳌学识渊博,勤于治学,著作颇多,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教育、文学、史学及音乐诸领域。

其见于《明史》的有《学孔精舍汇编》、《淮海易谈》、《吕律分解发明》、《论学会编》。见于《理学传》和《千顷堂书目》的有《春秋节要》、《四书近语》、《左粹题评》、《教秦语录》、《雍谕》、《学孔精舍续稿》和《道林先生粹言》。见于《温纯恭毅集》的有《教秦总叙》、《归来漫兴》。

其最完整的系1910年7月印行的炉山李氏珍藏本《孙应鳌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