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具民族特色的侗戏

侗戏是侗族人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并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侗戏是在侗族民间说唱艺术“嘎锦”和“嘎琵琶”基础上,在汉族戏剧的启发和影响下,由吴文彩在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创造的。

吴文彩,1798年生于黎平县茅贡乡腊洞寨。少时读过私塾,粗识汉字,家境贫寒,务农为生。

在青年时期显示出不凡的歌才,在与青年男女对歌时对答如流,他把侗族起源传说编成“祖源歌”,把侗族的习俗礼仪、道德风尚编成“劝世歌”,把男女青年的交往编成“情歌”。

其歌词优美,情真意切,音韵和谐,四方侗族青年都尊称其为“歌师傅”。

中年时,受贵州花灯戏、湖南阳戏和花鼓戏、广西桂戏和彩调的影响与启发,吴文彩开创了以侗装扮相,用侗语介白,用二胡锣鼓伴奏侗歌唱词和独特步调等表演形式的侗戏。

侗戏演员均由群众自愿组合,唱腔分平板、哀调和仙腔,表演完全民族化。他把汉族的故事《朱砂记》、《二度梅》等改编成《梅良玉》、《凤姣李旦》等剧本,在侗乡广为传唱,深受侗族群众欢迎。

侗戏很快由此流传到外地,黔湘桂交界的从江、通道、三江等处的侗寨相继建立侗戏班子,逢年过节,村寨之间交流演出,蔚然成风,千里侗乡公认吴文彩为“侗戏师傅”。

侗戏角色虽有生、旦之分,但并未形成定型的行当,一般是根据剧中人物的需要来分配演员。

侗戏的丑角有比较特殊的表演程式,侗戏中的丑角多扮演各种诙谐或狡猾的人物,在剧中的主要任务是插科打诨、活跃气氛,没有本行的当家戏,表演上比较自由、比较夸张。

侗戏的服饰、道具都是本民族的日常用具,有的只是在日常用品的基础上加以美化而成。脸谱以黑、白两色为基础,小丑除在鼻子上画一个青蛙以外,两颊上还要各写一个“丰”字,以示吉祥。

侗戏的表演在身段、台步、手势等方面均不与其他剧种相同,具有浓厚的侗族特点。

从表演风格来看,侗戏的表演比较朴实。基本的舞台调度便是两人对唱时,每唱完最后一句,在音乐过门中交换位置,然后再接唱下一句,如此反复至一段唱词结束。

侗戏音乐是在侗族民歌琵琶歌、叙事歌、大歌和山歌和基础上,吸收汉族戏曲剧种音乐逐渐发展而成的。因此根据唱腔的结构和形式,可分为“戏腔”、“歌腔”两大类。

戏腔,以平调为主,包括其变化而成的各种腔调,还包括引进侗戏中的汉族戏曲唱腔和民间曲调;歌腔则是由侗族民歌演变而成的唱腔。

侗族民歌非常丰富多彩,有琵琶歌、山歌、牛腿琴歌、笛子歌等。这些民歌都不同程度地融入侗戏的唱腔音乐之中。在实际运用中,根据剧情的发展需要,也有将戏腔、歌腔综合运用的。

侗戏的戏腔和歌腔都是用大嗓演唱,词句的长短,侗语的音韵变化,影响着腔句长短和旋律的变化。

侗戏的乐队包括管弦乐和打击乐两个部分。

管弦乐器包括二胡、牛腿琴、侗琵琶、月琴、低胡和扬琴、竹笛、芦笙。

打击乐器则有:小鼓、小锣、小钹等,但一般不用于唱腔,只用于开台和人物的上、下场。

传统侗戏的伴奏乐器一般为二胡、铃、锣、鼓和小钗;新侗戏中增加了牛腿琴、琵琶、低胡、扬琴等。

由于受贵州花灯、桂北彩调的影响,侗戏的唱词十分讲究音韵,其尾韵统一,腰韵严谨,主要曲调有“平调”、“哀调”。

平调是上下句结构,多用于叙事;而哀调是由侗歌中的“哼歌”、“格以琴”等演变而来的,节奏自由,旋律哀怨,适于表现悲痛的心情。

侗戏的唱词在韵律方面有其独特的要求。每段唱词不仅要求尾韵统一,而且严格规定要压腰韵、连环韵。

侗族人平时说话很讲音韵,侗话中的音又比汉话多。音多押韵比较容易,韵多则音乐性强,加上有趣的比喻,剧本显得流畅、生动活泼。这便形成了侗戏唱词音韵结构的特点。

侗戏流传的剧目较多,来源也比较广。侗族广为流传的琵琶歌、民间故事和汉族故事,都是改编侗戏的素材。汉族戏曲剧目也经常被改编和移植成侗戏。

根据侗族民间传说故事改编的剧目有《珠朗娘美》、《刘美》、《金俊与娘瑞》等;根据汉族故事改编的剧目有《陈世美》、《梁祝姻缘》等;历史故事剧有《吴勉王》、《李万当》等;移植汉族戏曲的剧目有《生死牌》、《十五贯》、《白毛女》等。

这些剧目故事情节与其他剧种的剧本大致相同,但基本的结构与格式却按侗戏的特点编写。

在剧本结构与表现手法方面,侗戏有着鲜明的特点。侗戏一般分场不分幕,剧中时空转换频繁,都依靠演员上下场来体现,场次分得细,一出戏通常有几十场。

剧本一般是以剧中主要人物的名字来命名,如《珠朗娘美》、《刘美》等。

在改编汉族故事的时候,剧名也做这样的处理。如汉族戏曲《二度梅》,侗戏便改成《陈杏元》,《白兔记》则叫《刘志远》。侗戏剧中人物很多,剧本篇幅长,每出整本戏,几天才能演完。

侗戏的剧本一般以二人对唱为主,道白很少。这是因为侗戏剧本多由侗族琵琶歌改编,而琵琶歌本身就具有故事长、人物多、情节不连贯的特点。因此侗戏中有明显的说唱艺术的痕迹。

[旁注]

嘎琵琶 侗族曲种。一般由歌师自弹自唱,以唱为主,中间夹用口语叙述,与唱词连接起来叙述一个故事。唱词结构采取分节歌的形式,一部作品由数十乃至数百诗节组成。每节的句数不固定,多为偶数;每句的音节也不固定,多为奇数。韵脚有尾韵、腰韵两种。

花鼓戏 地方戏曲剧种,通常特指湖南花鼓戏。自湘南民歌发展而成。由于流行地区不同而有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零陵花鼓戏等流派之分,其都各具不同的艺术风格。

彩调 是广泛流传于广西城乡的主要剧种之一,又称“调子”、“采茶”和“嗬嗨戏”,属灯戏系统,源于桂林地区农村歌舞、说唱衍化而成的“对子调”。彩调剧主要有生、旦、丑三大行当。

脸谱 是我国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脸谱对于不同的行当,情况不一。“生”、“旦”面部妆容简单,略施脂粉,叫“俊扮”、“素面”、“洁面”。而“净行”与“丑行”面部绘画比较复杂,特别是净,都是重施油彩的,图案复杂,因此称“花脸”。戏曲中的脸谱主要指净的面部绘画。

牛腿琴 是侗族弓拉弦鸣乐器。侗语称“各给”、“给以”、“给宁”、“勾各依斯”。因其形似牛腿,琴端二角似羊角,又称“牛巴腿”、“羊角弦”。在侗族人的文化生活中,牛腿琴占有重要地位,是牛腿琴歌、侗族大歌和叙事歌离不开的伴奏乐器。

二胡 又名“胡琴”,是我国独具魅力的拉弦乐器。最早发源于古代北部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唐代已出现,称“奚琴”。二胡的构造比较简单,由琴筒、琴杆、琴皮、弦轴、琴弦、弓杆、千斤、琴码和弓毛等部分组成。

说唱艺术 是用来讲唱历史、传说叙事及文学作品的一种艺术体裁,是音乐、文学和表演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形式。我国说唱艺术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荀子的《成相篇》就已经兼用韵文和散文,这是后来说唱文学的雏形。

[阅读链接]

侗戏的演出,有一定的仪式。第一天开演正戏之前,要供神请师,由“掌簿”主持:台口中间摆上酒、菜、纸钱等供品,由掌簿焚香请神,然后鸣放铁炮。

每个剧目开演之前,先由一演员朗诵一段开场白;正戏结束后,全体演员唱歌致谢;整个演出结束后,要跳加官,被提到名字的人,都要把红包扔到台上作为赏钱,他们大多是寨里的头面人物和富裕人,除此之外,戏班不再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