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腔优美的贵州花灯戏

在贵州汉族地区和一些民族杂居地区,广泛流行着一种戏曲艺术形式花灯戏。花灯戏是在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贵州民间花灯歌舞,历史久远,大致起源于唐宋时期,风行于明代、清代。最初叫“采花灯”,即“二人转”,连歌带舞,十分动人。

其中《门斗转》、《鹰展翅》、《边鱼戏水》、《膝上栽花》和《苏秦负剑》等舞蹈动作很有代表性。

明末清初,发展至3人出场,一男二女,叫“双凤朝阳”;“二男一女”,叫“双狮戏球”。也有的地方两男两女,叫“双花灯”。

在清代道光年间,花灯开始在院坝搭矮台演出,称之为“矮台戏。

1892年,思南人罗芳林从云南还乡,在家乡罗家坝搭了一正规的舞台,把矮台戏搬上了高台演出。高台戏由此而得名。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高台戏立即名声大震。

至清代末年,因受外来戏剧文化的影响,发展成了花灯戏。

贵州花灯戏主要流行于独山、遵义、毕节、安顺、铜仁等地,有“灯夹戏”、“台灯”、“高台戏”、“花灯戏”等称谓。

最初的花灯戏演出形式简单,以演民间小戏为主,题材多取民间生活和民间故事,有《拜年》、《姐妹观花》、《三访亲》、《刘三妹挑水》、《放牛拦妻》等剧目。

其表演以“扭”为特点,演员常用折扇与手帕为道具表示情感。

舞蹈的步伐有二步半、四方步、快三步、慢三步、野鸡步、梭步、碎米步、矮桩步、妇田步、快上步等。扇子耍法有小花扇、大花扇、交扇、盖扇、差扇、扑蝶扇等;身段有犀牛望月、膝上栽花、黄龙缠腰、海底捞月、雪花盖顶、岩鹰展翅等。

在流行过程中,贵州花灯戏逐渐打破了歌舞程式,角色行当也不再局限于“二小”、“三小”,而有了净、末、老旦、彩旦等的划分。

在原有曲调基础上,贵阳花灯戏乐曲腔调也出现了扩展变化,并逐渐形成自己的板腔和曲牌。花灯剧的唱腔有两类,一类是略具雏形的板腔,艺人称“灯戏调子”,一类是曲牌,艺人称“花调子”。

在一出戏中,板腔与曲牌可以混合使用,形成一种综合体制。板腔的板式较单一,只用若干个上下句反复演唱,最后加上一个“收腔”结尾。

经常使用的灯戏调子有:出台调、行程调、路调、数调、骂板、哭板、一字调、出马门、阴二黄、山坡羊哀子、四平调等。

常用的花调子有:四小景、四季相思、月调、送夫调、巧梳妆、白牡丹、比古调、送茶调、观花调、五更调等。

常用的伴奏乐曲有:游台、大开门、小开门、禄位高升、扫花台等。

常用的锣鼓牌子有:三六九、扑灯蛾、半边月、金钱吊葫芦、牛擦痒等。

花灯剧主要使用筒筒、月琴等弦乐器及锣鼓等打击乐器伴奏。

在表现情节刻画人物时,板腔与曲调综合使用,形成了丝弦灯调系、台灯灯调系和锣鼓灯调系,音乐表现力更加丰富。

在流行过程中因受当地方言、民歌、习俗等影响而形成不同演唱和表演风格。其中铜仁地区思南县的花灯戏比较典型,尤以土家花灯流传最早、基础最好、影响最大。

思南土家花灯演唱内容多是思南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内容,乡土气息浓郁。

表演者最初为一旦一丑。旦角叫“幺妹”,男扮女装,扎假发辫,包头巾,着花裙,右手执绸边花折扇,左手执彩巾。丑角叫“干哥”,反穿皮袄,扎腰带,瓜皮帽子头上戴,右手执大蒲扇。

干哥围绕幺妹转,相互旋转唱跳,干哥舞蹈动作丰富多彩,幽默可笑。后来逐渐发展为多人表演、有故事情节和人物矛盾冲突的花灯戏。

思南土家花灯有一定的行头,演唱时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有锣鼓灯、丝弦灯、说唱式、采茶灯、祭祀灯、扫刀、贺主人等几种类型。

其音乐采用民族调式、徵调、羽调较多,其曲调已初具板腔雏形,有路调、散板、数板、采茶调、五更调等。并融入本民族傩戏和摆手舞中的一些成分,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其婉转动人的优美唱腔、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灯戏兼容的独特民族风格折射出乌江流域的人文风采。

[旁注]

花灯 又名“彩灯”、“灯笼”,是我国传统农业时代的文化产物,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花灯是数千年来重要的娱乐文化,它酬神娱人,既有“傩戏”酬神的功能,又有娱人娱乐的价值,是民间文化的瑰宝。

苏秦 (公元前337年~公元前284年),是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相传为鬼谷子徒弟。苏秦最为辉煌的时候是劝说六国国君联合,堪称“辞令之精彩者”。

净 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宋元时期南戏和北杂剧始用净的名目。大致可归纳为大花脸和二花脸两大支系;二花脸中又有武花脸、油花脸等若干分支。

彩旦 旦行的一支,俗称“丑婆子”。化装一般面涂白粉,再搽厚重胭脂。基本上都说京白,以做工为主,是以滑稽和诙谐的表演为主的喜剧性的角色。

锣 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由锣体、锣架、锣棰三部分组成。锣体铜制,因用“响铜”制成,故也有“响器”之称。结构较简单,锣体呈一圆盘形,四周以本身边框固定,用锣棰敲击中央部分振动发音。在我国的民族乐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摆手舞 是土家族古老的传统舞蹈,土家语叫“舍巴”或“舍巴巴”。流传在湘、鄂、渝、黔省市交界的酉水流域及沅水流域一带,尤以酉水流域最为集中。摆手舞分大摆手和小摆手两种。摆手舞反映了土家人的生产生活。

[阅读链接]

思南土家族是湘鄂渝黔边界土家族整体中的一部分,是古代巴人的后裔,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从巴人聚居的长江之滨,顺乌江而进入思南这块土地。

土家族是我国能歌善舞的民族之一,土家族的茅古斯、摆手舞、傩舞等早已闻名于世。自古以来,思南土家族在祭祀神灵祖先活动中、在唱歌耕种中、在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传承演说中,均采用传统的说唱形式进行表达和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