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进军欧洲1 Lotus1-2-3

微软公司这套多计划软件在设计上充分考虑到适应各种不同的计算机和不同的操作程序,单就软件设计本身而言,作为微软的第一个应用软件,应当说是相当不错的,甚至是杰出的。微软公司在软件开发上获得成功,西蒙伊功不可没。他为实现自己的宏伟蓝图跨出了坚定的一步。

然而,这一套软件的设计却又有着致命的弱点。它受到 IBM 公司要求使用 64K 内存的制约,在功能、速度上都不能尽如人意,性能大受限制。西蒙伊后来回忆那个时候的情景时说:“我们一直在为一个错误的要求工作。”他意识到了:微软公司并没有预见到人们如此迅速地接受大内存计算机,因而没有使自己的产品适应这种高层的需要。它过分考虑了广泛的适用性,因此导致运行速度大为降低。他发现,微软公司实际上是走了一条错误的发展道路。

尽管“多计划”后来改名为“微软计划”,并一度被用户看成是摆脱以往电子表格枯燥无味的处理方式的希望,而且被《信息世界》杂志评为年度最佳软件,但它仍然很快就被同类型产品,著名的 Lotus1-2-3 取代。到 1983 年,“多计划”即“微软计划”完全被赶出了应用软件这

个最重要的市场。它落到了畅销软件排行榜的头 30 名内,而且情况还在继续恶化。

这里有必要谈谈莲花公司。

它的创建时间是 1982 年,创建者是 32 岁的米奇·卡泼。这也是一个奇人。在做程序编制工作之前,他曾迷恋过摇滚乐,做过音乐节目主持人。后来,他还指导过修练东方的静坐功。他把他后来创办的公司取名“莲花”(Lotus),原因盖出于此。1979 年,他为一家公司编制了两套程序软件,最后以 170 万美元出售给这家公司。不久,他计划开发一种将数字转变为图像的软件,并同一名叫做乔纳森·塞克斯的程序编制人合作,编写出名震一时的“Lotus1-2-3”软件。他在风险投资资本家班·罗森的资助下,募集了 300 万美元宣传费,在全国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宣传。1982 年 11 月,Lotus1-2-3 在拉斯维加斯的计算机展览会上首次亮相。它使用 256K 内存,功能比微软的“多计划”软件强大得多, 速度也更快。展出几天,莲花公司就接到了超过 100 万美元的定单。1983

年元月,这个软件的销售量就独霸了市场。到 80 年代末,它已累计销售

500 万套,创下了一个难以突破的纪录。

难怪查尔斯·西蒙伊在展览会上一看见 Lotus1-2-3 的展示,就知道微软公司“要遇到麻烦了”。

前面已经谈到,“多计划”惨遭淘汰,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在设计上过分注重广泛的适应性,这在策略上是一个严重失误。过多的适应性导致这个软件的运行速度大大慢于 Lo-tus1-2-3。Lotus1-2-3 的运行速度大约是其他同类产品的 10 倍。

这次失误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它导致微软软件一度退出软件市场,迫使比尔·盖茨放弃了开发“多用工具”的构想。因为,如果采用“多计划”这样的设计思维,Lotus 则足以抵挡住它的产品,甚至将它击

得粉碎。

这对比尔·盖茨的震动非同寻常,他慢慢地认识到,软件设计这个领域乃藏龙卧虎之地,稍有不慎便会被别人取而代之。经过精心设计的软件一夜之间就被别人比了下去,甚至从市场上扫地出门,这一方面使他怒不可遏,大发雷霆,另一方面又使他猛然惊醒。痛定思痛之后,比尔·盖茨决定仍然必须紧紧抓住软件市场这个风水宝地。

微软必须改弦易辙,另起炉灶。